楊慧河
“同頻互動課堂”是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網絡技術、通信技術,將城鎮(zhèn)優(yōu)質教育資源同步傳送到邊遠農牧區(qū)薄弱學校,供薄弱校師生進行在線互動學習和網絡教研,從而解決薄弱學校師資不足的問題,是促進教育公平和均衡發(fā)展的重要手段。
在2015年全區(qū)基礎教育工作會議和全區(qū)教育信息中心主任會議上,教育廳副廳長竇貴君也指出了“同頻互動課堂”對促進教育均衡的重要性。對此,教育廳也專門下發(fā)了推進“同頻互動課堂”建設與應用工作的通知,印發(fā)了《“同頻互動課堂”建設技術指導方案》,并于5月中旬舉辦了全區(qū)“同頻互動課堂”建設技術培訓班。那么,應該如何開展此項工作呢?筆者在考察巴彥淖爾市兩個“同頻互動課堂”試點后,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如何建的問題
1.宏觀層面:全市統(tǒng)一實施
全市統(tǒng)一實施的好處如下:一是避免“信息孤島”的出現,可實現跨旗縣、優(yōu)質校之間的互聯(lián)互通互動,既有利于全市各校間的互動,也便于日后與內蒙古自治區(qū)級平臺的對接。二是接收學??梢赃x擇不同的核心學校進行互動。三是利用同頻互動課堂實現全市視頻會議系統(tǒng)的功能。四是質量有保障且節(jié)省經費。
2.中觀層面:避免設備重復購買
“同頻互動課堂”建設時要充分發(fā)揮原有錄播教室和“班班通”設備的功能,以錄播教室所在學校為“發(fā)送端”,避免攝像機、麥克風、觸控一體機等設備的重復投資。接收端要充分發(fā)揮原有“班班通”設備和“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設備的功能。
3.微觀層面:嚴把技術關
(1)建議以硬件方式實現,即通過MCU+嵌入式在線教學終端實現。嵌入式在線教學終端通常都具有高清、標清、VGA等不同類型接口的輸入輸出,既可適應不同學校的環(huán)境,同時系統(tǒng)的安全性、穩(wěn)定性也比較高。
(2)編解碼技術應支持H.264 high profile或更高,要具有較高的容錯和抗丟包能力,抗丟包率達30%效果更佳,這樣在保證視頻質量的同時可降低對網絡環(huán)境的依賴,防止出現馬賽克、聲音卡殼或視音頻中斷等問題,確保畫面清晰、聲音連續(xù)、交流順暢,以提高互動質量。
(3)應支持多碼流技術,可根據網絡環(huán)境自動切換高清、標清等信號。
(4)應支持“發(fā)送端”和“接收端”自動屏幕共享和交互設備的互操作功能。所謂自動屏幕共享,是指“發(fā)送端”教師操作電腦或觸控一體機時,電腦或觸控一體機的信號要自動同步傳輸到“接收端”的顯示設備,保證接收端學生能同步接收到教學內容。所謂互操作是指交互雙方都配有交互式多媒體設備時,兩校師生能同時操作交互設備。如主講端在多媒體上做第一題,接收端學生在多媒體上做第二題,主講和接收端都可以同步看到兩端學生的做題情況。
(5)應支持在線評課和觀摩,不影響主講教室教師的正常教學。
(6)互動教室應支持錄制功能,方便教師教研和反思。
(7)應實現簡單的視頻會議功能。避免錄播是一套系統(tǒng),同頻互動是另一套系統(tǒng),視頻會議又是一套系統(tǒng),造成設備的重購。
(8)攝像頭應至少選用200萬像素以上,教師跟蹤攝像頭應更高。
(9)麥克風根據環(huán)境需求宜選擇360度全指向麥克風。
(10)如果新購設備,需支持HDMI接口。
二、如何用的問題
筆者認為,同頻互動課堂的應用大體可以分為三類:教研類、教學類、培訓和視頻會議類。
1.教研類應用,主要服務教師
一是學科教研組通過視音頻進行互動教研。教研可以是兩?;蛉W科教研組之間的互動教研,筆者認為同時互動數量不易超過3所學校。教研可以是優(yōu)質校與薄弱校之間的教研,也可以是優(yōu)質校與優(yōu)質校之間或薄弱校之間的教研。二是進行遠程集體備課、在線評課或觀摩活動。在線評課又可分為課中和課后評課兩類。課中評課的老師之間可進行音視頻交互,但技術上必須保證不影響主講教師的正常教學;課后評課主要是對老師課后錄像進行評課。三是教師利用同頻互動設備的錄播功能,通過錄制播放進行教師反思,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
2.教學類應用,主要服務學生
一是兩校或多校進行同頻互動教學授課。課前,雙方教師要進行充分的溝通,明確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難點,對兩端的學習者進行分析,互通教學資料等等;課中,雙方教師和學生都要動起來,尤其是接收端的教師,要配合主講教師做好學生的組織、引導和指導工作;課后,雙方教師要反饋情況,及時總結互動過程中的收獲,同時對發(fā)現的不足和存在的問題要逐步完善和解決。
二是以“錄播”的方式方便學生學習。主要是將優(yōu)質校的名師課堂錄制后,薄弱校通過點播的方式進行學習,這也可以彌補教學進度不同步的問題。這里需要強調的是:最好將全市所有錄播教室、同頻互動主講教室的教學、教研活動統(tǒng)一發(fā)布到教育資源平臺上,實現全市范圍本地優(yōu)質資源的共建共享共用,解決農牧區(qū)學校師資不足的問題。
3.開展相關培訓和視頻會議,主要服務教育行政部門和管理者
開展各類教師專項培訓和視頻會議直播,既節(jié)省時間也能提高效率。
三、如何管理
這里主要談多部門協(xié)調配合的問題。
1.電教部門:主要負責平臺搭建、技術支持和同頻互動設備應用培訓工作。
2.教研部門:主要負責主講教室、接收教室教學、教研活動安排和“同頻互動課堂”的教學指導和效果評價工作。
3.人事部門:主要負責制度保障和應用考核工作,對主講校、接收校、名優(yōu)教師、年輕教師等都要有明確的考核要求。比如名教師、骨干教師要帶頭講示范課,年輕教師要參與聽課評課,并對自己的教學過程以錄播方式進行教學反思。
4. 財務部門:主要負責“同頻互動課堂”設施配套和經費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