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璇
春節(jié)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jié)日,也是人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如何慶賀這個節(jié)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fā)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臘月二十三
我國春節(jié)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極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有保護和監(jiān)察的作用;到了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匯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的命運交于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灶王爺的匯報具有重大利害關系。由于各地風俗不同,民間還有“跳灶王”和“打灶王”的活動。跳灶王是民間由古代驅儺發(fā)展而來的一種活動形式,主要是乞丐們的活動,臘月初一至二十四日是跳灶王的日子。進入臘月后,乞丐們三五成群,扮灶公灶婆拿竹枝鬧于百姓門庭前乞錢,謂之“跳灶王”,也含有驅邪之意。這一活動主要在我國的東南方進行。
掃塵
舉行祭灶后,家家戶戶便正式開始做迎接春節(jié)的準備。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作“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jié)前掃塵,是我國民間素有的傳統(tǒng)習慣。每逢春節(jié)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wèi)生,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wèi)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氣氛。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jié)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也有“除舊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tǒng)統(tǒng)掃出門。
臘月二十五
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后,玉皇大帝會于農歷臘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并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人們的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好表現,以博取玉皇大帝歡心,使其降福來年。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在此期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故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jié)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閑暇時間與積蓄,對于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的時機。因此,根據現實生活需要,產生了這一特殊的時間民俗。可見,在傳統(tǒng)社會里,民眾的生活秩序是依賴民俗進行調節(jié)的。
千燈節(jié)
照田蠶也叫“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于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人們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
千燈節(jié)是蒙古族、達斡爾族的宗教性節(jié)日。蒙語稱“明干卓拉”,意即千盞燈節(jié)。臘月二十五這一天,蒙古族民眾要做多盞燈去廟里點燃,認為點得越多越吉利。這一節(jié)日習俗在新疆維拉特蒙古族中最為盛行。當地群眾在這天還要吃烤牛羊肉,舉行傳統(tǒng)的體育游藝等活動。
臘月三十
除夕是指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后一天晚上,它與春節(jié)(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布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寓意。故此期間的活動都以除舊布新、消災祈福為中心。各地還有貼門神、貼對聯、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的習俗,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飾居所的民俗功能。
送灶王
天地桌,這是一個臨時性的供桌,是除夕專設之桌。一般無大佛堂之家特別重視天地桌,因為平時對神佛供獻較少,所以到年終歲盡時要對神佛進行一次大的酬勞;此外,天地桌主要是為接神使用。傳說除夕夜是天上諸神下界之時,所以民間有接神習俗。祭灶后,諸神都回到天宮,不理人間俗事;到除夕子時后,即新的一年來臨時,諸神又降臨人間理事。接神的儀式便要在天地桌前舉行,由家中的最長者主持。因為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時來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于接何神、神從何方來,要預先查好“憲書”,然后帶領全家舉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憲書”上指示:“財神正東、福神正南、貴神東北、喜神西南、太歲神西南等?!卑捶轿贿凳锥Y畢后,人們肅立待香盡,再叩首,最后將香根、神像、元寶錠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備好的盆中焚燒。天地桌與常年設置的佛堂有所不同,其受祀的對象大都是臨時性的。擺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統(tǒng)一,如堂屋地方寬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內沒有地方,就置于院中。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要一直吃到深夜。根據《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我國至少在南北朝時就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守歲的習俗,既有對逝去歲月的留戀之情,又有對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新年鐘聲敲響,家家戶戶放鞭炮,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最高潮。人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爆竹是為了新的一年大吉大利。民間有舊俗認為放爆竹要墊后,要想發(fā)大財者,爆竹要響到最后才算心誠。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fā)給晚輩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飯后,由長輩將壓歲錢發(fā)給晚輩;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將壓歲錢放在他們的枕頭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過年好,而后伸手要紅包。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是一項協(xié)調家庭倫理關系、增進家人感情的民俗活動。
古時,除夕祭祖的禮俗也十分盛行。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并在牌位前陳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
正月初一
春節(jié)早晨,開門大吉,家家戶戶先放爆竹,叫作“開門炮仗”。爆竹聲后,碎紅滿地,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人們喜氣洋洋。
拜年是春節(jié)的一項重要活動,人們要到親朋好友家里祝賀新春。漢族拜年之風早在漢代便已有之;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還可用名帖投賀;明代之后,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愿的一種方式。
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因此人們在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好運氣,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F在,我國許多地方還保存著這一習俗。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之前的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慣,在這天家家都要吃餃子。破五除了破除禁忌外,還要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
南方多在正月初五接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接財神需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討個吉利。人們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向財神表示歡迎。
正月初五“送窮”也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其意就是祭送窮鬼(窮神),這一習俗反映了人們希望送走舊日貧窮,迎接來年吉祥富貴、美好生活的傳統(tǒng)心理。陜西韓城一帶,破五這一天忌出門,而且要將鮮肉放在鍋中炙烤;還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發(fā)聲,認為這樣可以崩除窮氣,求得財運。此外,舊時人們要在除夕或正月初五吃得特別飽,俗稱“填窮坑”。
正月十五
元宵節(jié)是我國主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jié),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在這一天都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jié)。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fā)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后,已發(fā)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jié)。唐玄宗時,長安的燈市規(guī)模很大,燃燈5萬盞,花燈樣式繁多,燈光璀璨,極為壯觀。以后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fā)展,燈節(jié)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正月十六之后加了兩日,明代則由正月初八一直延續(xù)到正月十八。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依然壯觀,日期縮短為5天,一直延續(xù)到今天。
紫姑也叫戚(七)姑,北方多稱廁姑、坑三姑。古代民間在正月十五要迎紫姑,占卜蠶桑,并占眾事。此俗早在南北朝時期就已見于史書記載。
流行于貴州省黃平一帶苗族的偷菜節(jié)也是在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舉行。正月十五這天,姑娘們成群結隊去偷別人家的菜,嚴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為偷菜與她們的婚姻大事有關。偷的菜僅限白菜,數量夠大家吃一頓即可。偷菜不怕被發(fā)現,被偷的人家也并不責怪。大家把偷來的白菜集中在一起做成白菜宴。據說誰吃得最多,誰就能早得意中人;同時所養(yǎng)的蠶也最壯,吐出的絲也最多最好。
相關鏈接
立春日迎春是我國先民于立春日進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從天子到庶民都要參加的一項活動。在周代,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古時的迎春活動開始時在東郊,因為迎春活動中祭拜的句芒神是東方之神。后來,迎春活動的地點就不止是在東郊了,宮廷內、府衙門前等地也都有迎春的活動,活動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在宋代,“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稱賀”,這種立春的賀節(jié)也是一種迎春活動。在清代,還有所謂拜春的習俗:“立春日為春朝,士庶交相慶賀,謂之拜春。”
立春日吃春餅稱為“咬春”。民間在立春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鮮蔬菜,既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代人已經開始試春盤、吃春餅了。春餅又叫荷葉餅,烙熟后可揭成兩張;春餅是用來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
【責任編輯】王 ?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