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曉霞
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讓學生“動”起來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個方向,但這并不意味著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的“動”。事實上,那種“命令式操作”或動手和動腦相脫節(jié)、目的性差,為操作而操作,有操作沒有體驗、沒有反思的“動”毫無價值。在操作過程中,與學生的思維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展開分析、綜合、比較、抽象、判斷、推理等邏輯思維活動,使操作活動充滿生命力,才能有利于建構知識與應用的橋梁,發(fā)展思維,提升操作境界。
一、靈活操作,體會概念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人有兩件寶,雙手和大腦;雙手能做工,大腦能思考?!币虼?,在操作的過程中應意識到手和腦是并重的,應將動手和動腦有機結合,不僅通過動手來促進動腦,更要讓動腦來指導動手。
1.“慢操作”
近幾年來,已有人提出數(shù)學是研究思維方式的科學,許許多多的學生正是在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地優(yōu)化了自己的思維方式。在操作中,教師要放慢操作的腳步,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不要急著讓學生匯報答案,要讓學生充分地探究,這樣必將讓學生的思維走向全面、走向嚴謹、走向深刻。
如:數(shù)100以內的數(shù),當學生利用學具數(shù)到幾十九的時候,想想下個數(shù)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梢愿勒f一說,使學生知道了“滿十要進一。
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放慢了教學的節(jié)奏,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探索、發(fā)現(xiàn)、交流的時間,促進了學生在思考中感悟、在操作中發(fā)現(xiàn)、在交流中建構,學生學會了數(shù)數(shù),感知了“滿十進一”的概念,數(shù)學學習因放慢了教學腳步而富有生命成長的氣息。
2.“合作操作”
每個人都有其不同的優(yōu)勢,都有其獨特的一面。合作操作的目的也是通過學生間的互動交流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從而促進知識的建構。合作操作有家長合作型操作和學生合作型操作。
(1)家長合作性操作
如一年的學生年齡小,缺乏社會經驗,市場購物的機會肯定少,可以讓孩子在家里和家長模擬購物活動,認識人民幣,利用電子秤稱生活中物品的重量,也可以做一下推算大約多少個梨是1千克,大約多少個雞蛋是1千克,彌補學生在課堂學習上的不足。
(2)學生合作性操作
可以同桌合作或四人小組合作,明確每次活動的內容和要求,每個人明確自己的任務,學生在操作和探討中使思維得到充分發(fā)展,互相啟發(fā)、互相補充,使問題得到比較清晰全面的認識。
通過學生與他人合作操作,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操作能力得到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減輕了壓力,增強了信心,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促進了全體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同時教師也要組織好、協(xié)調好,不能將合作操作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要真正發(fā)揮合作操作的優(yōu)勢,達到合作的目的。
3.“還原操作”
學生通過操作活動,不僅要從具體情境中學到抽象的知識,也要從抽象回到具體的認知過程,使學生在建立表象的基礎上更好地理解概念。我把這一過程稱為“還原操作”。
如學生通過數(shù)各種具體的學具數(shù)量時,抽象出數(shù),在練習時,將抽象出的各個數(shù)讓學生物化為相應的某種學具的數(shù)量,使學生不僅形象感知各數(shù)的基數(shù)含義,并會認讀所學的數(shù),在“認識人民幣”“認識‘倍”教學中也可以采用這種方法。
二、反思操作,感悟概念
荷蘭著名數(shù)學家費賴登塔爾教授曾指出:“反思是數(shù)學思維活動的核心和動力”“通過反思才能使現(xiàn)實世界數(shù)學化”。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經歷知識在大腦中的建立、推翻、再建立的過程,可以使學生建立牢固的概念知識。這其實也是學生自我反思的過程。在操作中,教師應留有時間充分展示學生的成果,讓學生反思自己操作時成功的收獲、失敗的教訓等等。
1.反思失敗過程,加深體會
讓學生反思操作過程中失敗的原因,能促進學生充分認識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使深刻的思維品質得以養(yǎng)成。如“這次活動失敗的原因是什么?”“我該怎么做呢?”“現(xiàn)在對了嗎?”
【案例】“認識鐘表”的教學
我讓學生用撥學具鐘一個時間,然后同桌合作,評一評“你撥對了嗎?”有個別同學撥錯了,他們會馬上反思自己哪里錯了,主動探索,發(fā)現(xiàn)時針和分針反了,然后改正過來,進一步加深對幾時和幾時半的認識。
讓學生反思其操作中的思維過程,增加對新概念的感悟與理解;讓操作失敗的學生,通過與別人對比,找出失敗的原因,重新再做,取得成功,從而獲得一次探索的經驗,有助于理解知識間的聯(lián)系,更好地掌握新知。
2.反思操作結果,理清思路
通過反思自己的操作結果,對整個操作過程有了一個較好的回顧,理清了整個概念的形成過程和步驟,從而得到結論,明確了所學到的新知識,學會學習,增強了學生主體意識,提高學習的主動性。
通過操作活動有效參與低段學生“數(shù)與代數(shù)”中的概念學習,既能促進學生對數(shù)學概念的深刻理解,又能體驗到數(shù)學概念學習的價值。
參考文獻:
潘月建.中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銜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