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青
摘 ? ?要: 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為學生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課堂教學情境是教學的突破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創(chuàng)設好教學情境,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從“要我學”自覺轉變?yōu)椤拔乙獙W”,從而強化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 數學課堂 ? ?學習興趣 ? ?生活問題
《數學課程標準》十分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在教學要求中增加了“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不僅要求選材必須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而且要求“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在數學活動中,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從事教學活動的機會,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中掌握基本的數學技能。
一、觀察生活環(huán)境,主動學習數學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會使學生在參與學習中體驗到數學的價值,進一步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更好地理解數學。例如,教學“角的初步認識”一課時,可讓學生在平時生活中找角。課前先布置學生在家里找角,上課時讓學生自由大膽地說出自己找到的角,師生再共同討論這是不是角,從而總結出角的特征。再用這些特征在教室中找一找角,課后還可以讓學生找一找身邊的角,看誰找得多、找得準。這樣不僅讓學生在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習,還實現了教學目標,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也感受到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
二、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依賴于生活。尤其是小學數學,在生活中都能得到其原型,學生身邊蘊藏著許多熟悉的數學知識,是數學的活教材,教師要善于抓住并引導學生發(fā)現、組織、提煉、轉化為教學所用。教學中,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體驗,科學、有效地創(chuàng)設適當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生動的生活情境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并把教材內容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可以達到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趣味化的目的。例如在教學“可能性”時,設計了這樣的情景:“要過六一兒童節(jié)了,小鋼要為班里的同學準備一個摸獎游戲,其中準備了6個白球、3個黃球、2個紅球,設有三個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獎品有鉛筆、鋼筆、鉛筆盒。現在小鋼要請同學們幫他設計一個摸球有獎游戲規(guī)則,你能幫幫他嗎?”學生在看到題目后,經過討論都能確定摸到紅球為一等獎,摸到黃球為二等獎,摸到白球為三等獎;但在獎品的分配上出現了分歧,這時老師作為指導者告訴學生在獎品的分配上要考慮獎品的價錢,學生經過熱烈討論,最后確定了摸球有獎游戲規(guī)則。在這樣的實際運用中,學生的思維更活躍,創(chuàng)造意識和策略意識有所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三、運用生活經驗,解決數學問題
數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生活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能力,形成發(fā)現問題的意識是十分必要的。在數學教學中,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學習、活動有機結合起來,通過收集資料、動手操作、合作討論等活動,讓學生在生活中獲取知識,在實踐中自我發(fā)現問題和自我解決問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感到有的數學知識是我們在生活實際中已經會的,但沒有找到規(guī)律,我們可以運用經驗,通過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把經驗提煉為數學,充實和完善自己的認知結構。例如: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設計了這樣的情境:“孫悟空分月餅?!碧粕畮熗剿娜巳ノ魈烊〗?,路上遇到一位賣月餅的老爺爺,望著那香噴噴的月餅,孫悟空和豬八戒饞得直流口水。老爺爺說:“你們要吃月餅可以,我先得考考你們?!彼贸鏊膫€月餅,說:“四個月餅平均分給你們倆,每人得幾個?”兩人很快答出。然后又拿出兩個月餅平均分給兩人。最后他拿出一個月餅問:“一個月餅平均分給你們倆,每人得幾個?”悟空和八戒回答說:“半個?!蹦敲窗雮€用一個數表示怎么寫呢?這下便難住了悟空和八戒。這里利用學生喜愛的西游記故事,很自然地從整數除法向認識分數過渡,用舊知做鋪墊,過渡到新知,真正做到了“啟”而能“發(fā)”,激起了學生探求新知的欲望。這樣教學,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同時,對生活實踐產生興趣,并在實踐中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獲得探索數學的體驗,提高利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學習數學就是為了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是人們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其實數學問題就產生在生活中。比如,上街買東西要用到加減法,修房造屋要畫圖紙。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這些知識就從生活中產生,最后被人們歸納成數學知識,解決了更多的實際問題。
例如:教學“統(tǒng)計——最喜愛吃的水果”一課時,我在組織學生對生活實際情況進行調查與統(tǒng)計的過程中,用學生生活中接觸最多的不同顏色積木代替不同的水果,而一塊積木代表一位同學最喜歡的水果,在搭積木的實踐活動中滲透統(tǒng)計的思想。積木要放在同一桌面上,這樣能看得出哪種顏色積木搭得高,同樣在統(tǒng)計中也要用橫線表示相同的起點。哪種顏色積木搭得最高,表示喜歡那種水果的人數最多。正是在這樣的活動中,把統(tǒng)計中深層次的數學思想生活化了。
數學就應該在生活中學習。有人說,現在書本上的知識都和實際聯系不大。這說明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還沒有得到充分地鍛煉。正因為學了不能夠很好地理解、運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對數學不重視。希望同學們到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學深了,學透了,自然會發(fā)現,其實數學很有用處,可以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
總之,課堂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只有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學習活動,掌握基本的知識與技能,學會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從根本上改變數學課枯燥乏味的現狀,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能感受到其樂融融,從而達到“有趣數學”、“快樂數學”的最佳境界。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師范教育司.黃愛花與智慧課堂.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陳清容,呂世虎.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法.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