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家愛默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農村留守學生在長期的單獨生活中,與父母溝通甚少,在人際交往方面,也是缺乏自信的。課堂的朗讀環(huán)節(jié),基本看不到他們的身影,有時勉為其難指名讀,也是唯唯諾諾,支支吾吾,音量極低。新課標要求學生“閱讀優(yōu)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發(fā)展想象力和審美力”,這就要求老師要充分運用朗讀法,教會學生如何通過“讀”來領悟語言的魅力。要想提高他們的朗讀力,膽量的錘煉,方法的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大聲朗讀,提升自信
南宋朱熹對朗讀的看法是“要讀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笨梢娮x的響亮是朗讀的第一要素。課堂上如何提高音量,是在語文課中必須指導的技巧。首先必須昂首挺胸,感受腹部的氣息感;然后需張大嘴巴,將每一個字擲地有聲地砸到共鳴點。這樣可以增大音量。當然,如果僅僅如此,根本不夠,最大的障礙,其實是顧忌太多,在意別人異樣的看法。平時課堂上,稍有投入的朗讀,必有同學捂嘴笑或者嗤之以鼻。學生間的負面評價,對于留守學生大聲朗讀牽絆甚多。
訓練的初期,我會試著讓每個留守學生逐個過關。我坐在走廊的最外邊,學生站在教室的門口進行展示,要求用最高的音量,讀出一段文章,在我的位置能清晰聽到則算過關,否則要進行第二次測驗。留守學生在這樣的練習中,漸漸找到了自信,為大膽朗讀打好了基礎。
二、大方朗讀,儀態(tài)得體
中國歷來都是個講求儀態(tài)的國家,儀態(tài)對于個人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有著極大的作用。對于父母均不在家的留守學生,他們的爺爺奶奶關注更多的是能否吃飽穿暖,而儀態(tài),可能就無暇顧及了。
班級上學生的朗讀儀態(tài),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經(jīng)??吹剿麄冊诶首x時表現(xiàn)出來的形象是低頭、彎腰、無精打采。為此,早讀課的時候,我要求讓每一個人上臺訓練。
首先,要做到直視別人的眼睛,不笑場。不少學生剛上臺很不習慣,捂住嘴、扭過頭的都大有人在。但是有一位學生,踏上講臺的過程中,用遠眺讀出“欲窮千里目”,緩緩掃視全班,而后將眼神聚焦于教室的中間。因為當時是錄像,我把這段反復播放,其他同學漸漸找到了這種感覺。
其次,就是面部的表情。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表情朗讀就不可能培養(yǎng)流利的、有理解的閱讀能力。”表情朗讀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提高閱讀能力。只要覺得朗讀的表情比較自然,不做作即可。如果遇到深情的文章,亦可自己挖掘,如讀冰心的《致母親》,可以要求學生把對母親的情意,毫無保留地體現(xiàn)于自己的表情中,使人感受真切。
最后,可以適當?shù)募尤胧謩莺蛣幼??!对姶笮颉芬舱f:“詠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逼鋵崳竞芏鄬W生上臺就有一些負動作,此時做一些簡單的設計,配合朗讀,反而可以減弱緊張,增加朗讀的藝術性。但也要注意:動作手勢都要緊密配合,范圍要小,不宜太多,自然為好。動作也要精心設計,在聲音發(fā)出之前表現(xiàn)出來,以起暗示和引導的作用。
三、朗讀測試,全面體驗
我們之前所做的訓練,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留守學生的心理定勢,使他們能夠大膽大方地讀書。但如果需要檢驗,則需要更大的環(huán)境,更復雜的氛圍。
測試時將留守學生分為10個小組,分別到各個班級和辦公室,進行朗讀能力的錘煉測試。第一組的組長開始稍有羞怯,“對不起,打擾下,我們在進行朗讀力的過關測試,能打擾5分鐘么?”他朗讀了自己最擅長的《沁園春· 雪》右手一揮,豪情萬丈,最后收尾的手勢和眼神也是恰到好處。后面基本沒有什么懸念,包括在教師辦公室的表現(xiàn),都是落落大方,聲音響亮,偶而有兩個搓手、摸衣角的,都被同組糾正。
全校的老師同學,作為評委,為每個小組進行了打分。最后,所有的留守學生對這次活動做了深切的反思,很多同學表示,這樣的活動對于提高他們的朗讀膽量、迎接社會的洗禮,提供了展示和演練平臺。
附體驗表
大豫初中留守學生語文朗讀
體驗評分表
活動地點: 組別:第 組
時間: 年 月 日
評委簽字:
四、循序漸進,穩(wěn)步提高
夏丏尊、葉圣陶合著的《文心》中說:“他們朝夕誦讀,讀到后來,文字也自然通順了,文義也自然了解了。”作為教師應在上課前讓學生能有充分的時間去朗讀課文,使其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1、重音把握,起步提升
一是加強音量。如“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中把“實在”音量適當增強,對于表現(xiàn)白鷺的靈動美,有突出的效果;二是拖長音節(jié)。有意將音節(jié)拖長一些,用延長音節(jié)的辦法使重音突出。學生讀《鄉(xiāng)愁》時,始終找不到作者的離別愁緒,只能暫時用技巧來彌補,一位女生將“矮矮”拖長聲音,起到了較好的表現(xiàn)力;三是重音輕讀。也叫弱強化。表現(xiàn)重音,不一定非要增加音量,有時用減輕音量的方法,將重音低沉地輕輕吐出,效果反而會更好。一般在表達極為復雜而細膩的感情時,多用這種方法。當然這需要把其他的詞語整體略強,對比中,才有表現(xiàn)力?!斑@人怎么了?怎么了呢,父親老了?!薄杜_階》中的父親的心愿雖然實現(xiàn)了,但是人老了,發(fā)人深思,回味無窮,就需要用弱強化的方法。
2、語調體現(xiàn),情感分明
語調是指朗讀時用不同的聲音和氣息表達不同的語意和感情的,即“聲氣傳情”的技巧。
升調:疑問句、反詰句、短促的命令句朗讀,語氣上揚。
降調:感嘆句、祈使句的朗讀調子逐漸由高降低。
平調:敘述、說明的句子,朗讀時始終平直舒緩。
曲調:特殊的感情,如諷刺、譏笑、夸張等句子里,朗讀時形成一種升降曲折的變化。
《藤野先生》中 “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睂τ诖颂幷Z調的把握,理所當然用曲調,但有學生持不一樣的看法。
生1:用升調,更能突出作者的悲憤,用短促的語氣,激動一點,也很正常啊。
生2:我覺得用平調也不錯,魯迅先生一直是一種冷峻的感覺,雖然內心波濤洶涌,但是在當時所處環(huán)境中,不太方便表現(xiàn)出來,如果現(xiàn)在就有激動的情緒,那下文中看電影的環(huán)節(jié)就沒有起伏了,后文的刺激更深,為了有層次,這里用思索的語氣,對下文好。
生3:這里的語氣應該有悲憤的感覺,用降調也可以,心痛的時候,用這種語調,身在異國他鄉(xiāng)的悲涼,就比較到位。
生4:反正我覺得,全部用曲調,怪怪的,有點楊二嫂說話的樣子,我不喜歡這樣讀,平調,升調都行,不要太刻意!
留守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其實并非我們所想象的一味的退讓,他們漸漸學會了敢說真話,朗讀的時候,自然也想表現(xiàn)出他們自己的個性。
3、節(jié)奏變化,精彩紛呈
可以說一篇節(jié)奏處理得當?shù)恼n文,和一首旋律動人的樂曲,有著同樣的美感。
根據(jù)課文的感情基調,有六種節(jié)奏類型:輕快型,輕快歡暢;凝重型,語勢平緩;低沉型,語勢壓抑沉重;高亢型,語勢高昂;舒緩型,聲音清亮舒展;緊張型,氣促音短。
眾多方法中,節(jié)奏的確比較難處理,開始的時候,可從模仿入手。如教學《沁園春·雪》時,學生能明白是高亢型,但是真正做到層層遞進的高昂,難度較大。為此,先讓學生聽一遍唐國強的朗誦,觸摸詩歌的靈魂。
聽完名家的朗誦,有學生馬上發(fā)現(xiàn),唐國強并不是完全一直高昂,他也有舒緩的部分如“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留守學生用電腦課的機會,下載了不同的朗誦版本,一起在語文課上聆聽、比較,而后一起模仿朗讀節(jié)奏,經(jīng)過多次的練習,學生對于朗讀的節(jié)奏把握有了質的提升。
五、換位移情,以情動人
換位移情就是指人們在察覺他人情感時自己也體驗與之相同的感情,使學生與作者產生共鳴。朗讀時要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達到入境的水平。
美學家王朝聞說:“朗讀者的高明之處,不只在于清晰、流利、悅耳的音和調,主要在于他進入了文學作品所規(guī)定了的情景?!崩首x者如果不將自己虛擬地置換至作者的角度去體會詩歌中的具體內容及情景,也就無法完全真正地入“詩”。
《記承天寺夜游》一文,貶謫的悲,賞月的歡愉都包含其中。這正是朗讀者心理角色“換位”的模擬“情境”之處。留守學生在熟悉這個環(huán)節(jié)后,進入蘇軾的角色,演繹一個蘇軾,似乎不是什么難事了。
余光中的《鄉(xiāng)愁》中,出現(xiàn)了不少的意象: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在課文的講解中,留守學生經(jīng)過反復朗讀,終于明白此中的真意。
生1:小時候離開家了,與母親書信往來,鄉(xiāng)愁寄托在小小的郵票上。
生2:成年后,為生活而奔波,與愛人聚少離多,船票成了寄托鄉(xiāng)愁的物件。
生3:到后來,一方矮矮的墳墓,一灣淺淺的海峽將‘我’與祖國大陸隔開。
生4:個人的故鄉(xiāng)之思上升到了家國之思。朗讀這篇文章時,移情于意象的時候,情感就更容易表現(xiàn)。
如何朗讀作者筆下這些具體的意象,這就需要朗讀者在心理角色“換位”后,體會作者借“景”抒情之“情”。如此一來,學生才能換位移情,做到以情動人。
六、踴躍朗讀,相互評價
朗讀前的激發(fā)興趣,是讀好文章的先決條件。但要能持之以恒地堅持在一堂課上有朗讀的效力,就需要用到“評價”。斯金納所倡導的強化理論認為對一種行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報酬或懲罰),會決定這種行為在以后是否會重復發(fā)生。強調了正強化對于修正人的行為有一定的積極影響。而課堂上,學生能否自始至終踴躍的朗讀,一定要注意評價的運用。
在朗讀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贊賞,激勵的評價語言就像是催化劑,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閱讀實踐,而且能交流師生情感,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但如果僅僅是類似 “讀得不錯,很好”,那么這樣的評價沒有積極的意義。
如果我們要根據(jù)學生朗讀實際水平評價:“你讀得有感情,我看到林間小溪的美麗了!”“語音準確,并且沒有多漏字?!边@種評價對學習方式、學習態(tài)度都有了暗含的指導。當學生的回答不是很準確時,可采用“你能夠積極發(fā)表意見,但思路要換一換”、“這個問題,答對了一半,也是一分貢獻,另一半,再想想,相信你一定能想出來的”這樣的方式。這樣的評價會讓學生感到老師的態(tài)度誠懇,評價中肯,進而產生主動求知的心理,以良好心態(tài)進入學習。
當然,其實這樣的評價,絕不僅僅是老師的專利,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同學間的相互評價,有時效果可能更佳。相對于教師的評價,自我評價雖然不易把握,但終究是自己的朗讀,認識自己,沒有人會計較你評價的語言高低,坦誠表明即可。而同伴評價,因為是同一個角度,基本同一個層次,旁觀者更清。優(yōu)劣方面,一目了然。直言說出,更會激發(fā)被評價者下次讀的更好。幾番輪回之后,相互評價成為常態(tài)。用這樣的刺激,帶來的反應一定是深刻的。
蔣仲人先生說:“就學習語文說,朗讀最重要。可以說,不朗讀,不出聲朗讀,光靠看,光靠瀏覽,是學不好語文的?!笨梢娎首x的重要意義。朗讀其實是口語交際的一種重要形式。不僅可以提高閱讀能力,增強藝術鑒賞,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朗讀,可以陶冶性情,開闊胸懷,文明言行;也可有效地培養(yǎng)對語言詞匯細致入微的體味能力。
農村初中的留守學生們,有他們的特殊性,無論在本身的性格特點還是在學習能力上,多少都有些差異。當然這種差異并不是全部的劣勢,調查中,也發(fā)現(xiàn)部分留守學生的朗讀力,其實遠遠超過同齡學生的平均水平。筆者只是希望在自身的努力下,做一些研究、探索,為留守學生的能力的提高,做出些積極的貢獻。
通過各種活動的錘煉,我校的留守學生的確在朗讀方面,有了極大的提升。校園廣播臺、校園朗誦比賽、社區(qū)的文藝匯演、市縣級的朗誦演講比賽,都驚喜地看到他們活躍的身影。不僅如此,能夠大膽展示的他們,在學習中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許多留守學生的家長表示,原先膽怯、自卑不敢說話的孩子不見了,換來的是爽朗說話,偶爾還能為家長表演一段朗讀的孩子。
上述方法,僅作為個案,如果可以進行小范圍推廣,驗證其合理性或者有所補充,應該是作為語文人的樂事。同時,朗讀力的培養(yǎng)與留守學生的素質教育,不是兩個孤立的個體, 希望更多的語文人為留守學生的健康成長,播撒陽光,收獲溫暖。
(本文為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重點自籌課題“農村初中留守學生心理現(xiàn)狀分析與輔導策略”,課題編號:B-b/2013/02/221,與南通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立項課題“農村初中‘留守學生’心理現(xiàn)狀分析與輔導策略”的成果之一。)
(作者單位:如東縣大豫鎮(zhèn)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