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勁芳
摘 要: 隨著教育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新時期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模式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怎樣才能將高中地理課堂變得生活化,已經(jīng)成為教師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本文立足當今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實際情況,對生活化教學在高中地理課堂中的實踐應用與開展價值進行剖析,從而對新時期高中地理課堂的生活化教學作總結。
關鍵詞: 高中地理 生活化教學 舉例說明
國家教育部發(fā)布的《地理課程標準》,提出了地理教學基本理念“學習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正是倡導地理教學生活化,也就是說地理教學要走進學生的生活。生活即是地理的源泉,只有把教學與生活實際相連,才能使地理課堂煥發(fā)出應有的活力與生機,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學實踐證明了地理教學生活化效果更好。
一、開展高中地理課堂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
現(xiàn)階段大部分教學模式都是以老師教授課本內容占主導,這種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經(jīng)常被動服從式學習,這樣不僅會讓學生失去學習地理知識的樂趣,甚至會產(chǎn)生嚴重的抵觸心理。由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學習并沒有與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還可能導致學生成為只會念書不懂生活的“書呆子”。明明學到手的知識反而成了雞肋,沒辦法學以致用。這樣呆板的教學模式,很有可能只起到反作用。在舊的教學模式下學習一些學生嚴重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新課程改革下生活化教學就是針對這一現(xiàn)象的良藥。可是一些教師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難以落實到位。造成該現(xiàn)象發(fā)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方面:一是當前地理課堂內容呆板無趣,多數(shù)學生都將地理作為一門理論性的課程,學習積極性不高,導致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很多教學方法無法開展;二是教師授課缺乏創(chuàng)新,一味的照本宣科的課堂嚴重偏離現(xiàn)實生活,學生無法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問題。比如在講授“經(jīng)緯度”時,大部分教師無法讓學生結合現(xiàn)實學習,致使學生只能死記硬背卻很難真正理解。這樣枯燥乏味的地理課堂終將被生活化教學課堂取代。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學極其需要生活化教學這樣的新生力量去改變現(xiàn)狀,因此落實高中地理課堂生活化教學迫在眉睫。
二、新時期高中地理課堂的生活化教學
(一)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與創(chuàng)新
與“填鴨式”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同,生活化教學更加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把握學生心理,結合學生生活經(jīng)驗,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例如教授“黃河”的時候,播放一段優(yōu)美動聽的“黃河大合唱”。如果教師自己發(fā)揮“歌唱家風范”唱出激情,就更能吸引住同學們的目光,并且激發(fā)學習熱情。再者,教師也可以根據(jù)以往知識和生活常識設置場景模式,比如說“因地制宜發(fā)展農(nóng)業(yè)”。這樣教學既烘托了學習氛圍,牢牢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又提高了學生的素養(yǎng),陶冶了情操。最重要的是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自主參與了課堂活動,更加深了對知識的印象及理解。
(二)深化教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地理本身與人類社會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的吃穿住行都離不開地理資源。地理更加貼近實際生活。新課改后,地理教科書中出現(xiàn)了大量舉例說明和形象插圖,問題更貼近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這體現(xiàn)了現(xiàn)階段國家對生活化教學課堂的重視。傳統(tǒng)教師應積極轉變思想觀念,改變一味的灌輸式教育方法,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生活化教學。舉例來說,在學習中國的交通時,可以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討論,假設每組組團去中國的不同地方旅行,通過中國交通圖,設定盡可能多的路線和旅行方式,衍生出根據(jù)當?shù)貧夂?,旅行箱中應該帶些什么等一系列探討話題,先進行組內討論,再進行集體討論,最后教師給予正確指導。如此加深對教授內容的理解的同時,引導學生自主思考,運用所學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各種相關問題。
(三)社會實踐——把課程融入到生活中
教學源自生活,生活決定教學?,F(xiàn)階段來說,學生僅是在教室里學習,無法更好地把知識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高中地理教學生活化,要求教師不但全面掌握新教材,而且要將教學工作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把教學帶到生活中。因此,教師應大力倡導并實行“返璞歸真式”教學,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讓學生在生活中感知并學習地理知識。運用已掌握知識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提高對地理的學習興趣。事實上,生活中既簡單又常見的東西經(jīng)常還會成為學生在課堂上無法完全吸收的知識。例如,學生在學習三大類巖石的成因時,經(jīng)常會感到太抽象而難理解,學起來非常困難,書本上只有幾張抽象的圖片和定義,但是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很多書本上的知識終究沒有實踐得來的知識具體化。教師把課堂帶到社會實踐中去,無疑是雪中送炭。比如說現(xiàn)實生活中普普通通的陶瓷碗和杯子,就是因泥土高溫加熱后而形成的變質巖。從自身生活當中所學到的地理知識不但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更會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并且能達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效果,更會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學習地理是有深遠意義的。
綜上所述,地理教學和生活緊密相連,將高中地理課程教學生活化,填補了現(xiàn)階段地理教學與生活之間的巨大鴻溝,是今后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必然選擇。這種生活化的教學理念不但使地理課堂變得真實生動,貼近生活,更加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應充分利用生活中常見的地理知識,結合書本知識,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將二者更好地結合,以提高教學的有效職能。
參考文獻:
[1]張淑媚.回歸生活:高中地理綜合性學習的應然追求[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1(8):119-120.
[2]包有亨.實現(xiàn)高中地理教學生活化的探究[J].教育學論壇,2014,34(OS):198-199.
[3]陳蓓.高中地理教學生活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3,26(04):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