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飛
摘 要 在理解MiniQuest的基礎上,闡述其由來及特點,并結合案例對初中生物如何進行MiniQuest探究教學模式進行探索。
關鍵詞 MiniQuest 探究學習 生物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91 文獻標志碼 B
1 MiniQuest的起源及特點
1.1 MiniQuest的起源
MiniQuest由WebQuest發(fā)展而來,WebQuest是美國圣地亞哥州立大學教育技術學院的兩位教授伯尼·道奇和湯姆·馬奇于1995年開發(fā)的一種課程計劃。它是一種探究導向的學習活動,但存在耗時過長等問題。
針對WebQuest的優(yōu)勢和不足,美國伊利諾斯州的互聯(lián)網(wǎng)創(chuàng)新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究小組對WebQuest的基本結構進行了一些適應性的調整和改進后,開發(fā)了一種“微型WebQuest”,他們稱之為“MiniQuest”?!癕ini”的含義是“微型元件”,“Quest”的含義是“尋求”“調查”。MiniQuest是一種以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以探究為基礎的學習活動,是由教師設計的在線教學模塊,使學生參與到一個真實主題或問題的研究中,目的是為促進學習者批判性思維和知識建構能力的發(fā)展。MiniQuest可以只由三個模塊構成:情境、任務、成果,也可以有選擇地增加過程、資源、評價等要素。具體講,MiniQuest本身為真實問題的研究提供了框架,該框架引導學生帶著特定的目的,通過專門的網(wǎng)絡資源,回答有意義的問題,從而提升學習者成功地遨游高度未組織環(huán)境(例如因特網(wǎng))的能力。
1.2 MiniQuest的特點
(1) 簡單易行。
MiniQuest為不同能力的生物教師提供了較為合理的起點:對于電腦和網(wǎng)絡基礎薄弱的生物教師可邁出網(wǎng)絡教學的第一步;而基礎較好的教師可以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開發(fā)出豐富多樣的學習活動,很快地在教學中融入有效的、基于探究的學習經(jīng)驗。
(2) 靈活性大。
教師可以單獨用MiniQuest來上一節(jié)課,也可以用MiniQuest為平時的課堂教學增添一些東西來提高教學質量。MiniQuest可以用于教學過程中的任何階段:課程的單元引入、中間或結束階段。
2 MiniQuest在初中生物探究實驗中的嘗試
下面結合探究實驗“酒精對水蚤心率的影響”,說明MiniQuest下的初中生物探究教學模式。此模式通常可以包括情境、任務、指南與資源、成果、評價等模塊。
2.1 情境模塊
情境主要是讓學生形成清晰的目的圖式,奠定解決問題的方向,引起學生對探究活動的動機和興趣。教學情境是指在教學中學習者和教師發(fā)生作用的客觀要素之總和,是教學得以發(fā)生和維持的環(huán)境條件。它也包括在一定時空下教學的背景,同時又反映教學的生動過程。教學情境應具有激發(fā)、維持和定向的作用,能將學習發(fā)動起來,使之持續(xù)進行不中斷,且能有的放矢。教學情境是以學生的問題探究活動為核心來設計的,教師還應考慮為學生留下“設計的時空留白”,使其有自由選擇和探究機會。
MiniQuest的情境的設計比傳統(tǒng)教學的設計要復雜得多。在設計教學情境時,教師要注意考慮以下幾點:
(1) 情境設計是否能激發(fā)學生投入到探究之中?
(2) 從情境中學生是否自然地獲得問題或教師自然的提出問題?
(3) 是否為學生探究活動的順利進展提供足夠的條件?
(4) 是否把教學預定目標很好的組織在連續(xù)探究活動中?
例如,教師展示一組人喝酒由少到多不同狀態(tài)的圖片,提出以下問題: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狀態(tài)?酒精對人體有什么影響?作為中學生,該如何正確看待酒精的影響?實際生活中,我們不能用人來做實驗,那我們用水蚤來探究不同濃度酒精的影響有什么好處?你能提出什么的問題?
2.2 任務模塊
任務模塊包括一套教師設計好的提問,旨在提供回答本質問題所需的事實信息,使學生從總體上對即將完成的任務有大致的了解。另外,教師還應使學生感覺到如果僅僅依靠自己原有知識結構和生活經(jīng)驗,還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從而產(chǎn)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這一任務要是可行的、富有趣味的。提出任務或是需要研究的問題是一項難度很高并且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任務包括一系列設計好的問題,如設計本職問題、設計基礎性問題、發(fā)展搜索策略、定位特定信息的網(wǎng)站、提取信息和信息的組織與綜合等步驟。
例:通過探究活動,各學習小組將完成下列任務:
(1) 對于探究酒精對水蚤心率的影響,提出探究的問題并做出假設。
(2) 在實驗設計過程中,是否要設置對照實驗?如果要,那如何控制好變量?
(3) 如何配置不同體積分數(shù)的酒精?
(4) 明確實驗步驟及注意事項
(5) 統(tǒng)計不同酒精濃度下水蚤心率(各組平均數(shù))的表格。
(6) 一份在全班共享交流的曲線圖:橫坐標為酒精體積分數(shù),縱坐標表示水蚤的平均心率。
2.3 指南與資源模塊
指南和資源模塊是任務設計的一個補充,其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完成整個探究性學習過程?;顒又改喜糠质敲枋鲈谔骄繉W習中學生應遵循的活動步驟和相關建議,包括小組角色與任務的分配、工作流程與進步控制等。資源部分則為學生提供回答問題所需信息的網(wǎng)上資源。由于課時限制,教師最好為學生提供特質的資源網(wǎng)站,以便學生可以高效率的獲取能夠回答任務問題的“原材料”。在不具備網(wǎng)絡檢索條件的情況下,教師也能利用光盤資源和圖書館資料。
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們通過分析、評價,提煉出有用的信息,并用Word、Excel或Frontpage等工具以一定的格式記錄下來,記錄的信息并不是原文的復制品,而是在自己理解深透的基礎上的有所綜合、重新組織的內容。教師要提供計算機常規(guī)操作、Word、Excel或Frontpage等軟件使用方面的幫助。這一階段的任務主要是讓學生學會分析學習材料,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
過程如下:
(1) 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酒精對人體的危害,及探究實驗的目的,器材等,并提出結構性問題:
① 對于探究酒精對水蚤心率的影響,提出探究的問題并做出假設
② 在實驗設計過程中,是否要設置對照實驗?如果要,那如何控制好變量?
③ 如何配置不同體積分數(shù)的酒精?
④ 明確實驗步驟中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 學生分組進行MiniQuest環(huán)境下的探究學習。
每組根據(jù)下列結構性問題自行分工收集各種信息資料,以探究問題的答案。
① 如何正確連接使用顯微鏡?
② 如何取水蚤?
③ 如何觀察到水蚤的心臟?
④ 如何計數(shù)?
⑤ 如何配置不同體積分數(shù)酒精?
⑥ 如何避免實驗的誤差?
⑦ 實驗后如何處理水蚤?
(3) 每組提供一份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表格及曲線圖,在全班交流共享學習成果。
(4) 根據(jù)評價量規(guī)進行自評和師評,教師做總結性發(fā)言。
資源包括:
(1) 學生多媒體演示文稿范例(酒精對人體的影響)。
(2) 軟件:繪圖軟件、文字處理軟件、PowerPoint等。
(3) 網(wǎng)站:關于酒精對人體的影響及探究酒精對水蚤心率影響。
2.4 成果模塊
成果模塊是學習者通過作品(可以是論文、報告等形式)來表現(xiàn)他們?yōu)榍榫衬K中提出的本質問題所尋找的答案。在成果模塊中,教師必須引導學生總結所學到的東西,且對所理解的結果加以“論證”。成果需要整合信息以便知識能高度建構。換句話說,學生必須發(fā)展對問題的新的見解。如果沒有期望的知識創(chuàng)新,那么這項活動僅僅是一張在線工作表,而不是一項探究活動。成果也應該是真實的,是學生在情境中扮演真實角色的反映。學生的探究結果最常用的是用制作網(wǎng)頁和幻燈片的形式展現(xiàn),在網(wǎng)頁或幻燈片中表達學生對某問題的探究過程和結論。當然,成果也可以用其他多種方式表達出來。
例:MiniQuest探究活動結束后,教師把集體智慧的結果用電子文檔形式記錄。這個電子文檔便于繼續(xù)創(chuàng)作和修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指導并監(jiān)控學生們的討論,防止偏離主題,把大量時間花在無關問題上;確保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討論;對學生制作作品過程中出現(xiàn)的困難要快速排除,使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任務。
2.5 評價模塊
對MiniQuest探究活動的評估是至關重要的,評估方式也是多種多樣,既可以放到互聯(lián)網(wǎng)上,又可以在校園網(wǎng)上,不僅可供其他同學、老師評價,還可以采用一個班級規(guī)模的學術交流會,或請專家評價等。MiniQuest強調教育評價觀念的發(fā)展性,為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評價標準,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學習即將達到的目標。同時,MiniQuest評價還體現(xiàn)在對學習的過程進行監(jiān)控與評價上,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隨時與教師與同伴交流討論,教師需要不斷根據(jù)學習者交流、提交的內容評價各個學習小組的進展情況,評價每個小組成員的貢獻,將過程性評價與最終的學業(yè)成績即總結性評價聯(lián)系起來。而且,教師可以鼓勵學習小組及個人不斷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這種評價和監(jiān)控對于維持高水平的交互活動具有重要意義。
3 MiniQuest在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法
(1) 教學設計要精細。MiniQuest教學模式是在確立了單元課程目標的前提下而展開的,教師根據(jù)課堂單元目標開展教學設計。如果教師只是把所要教授的知識點以網(wǎng)站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則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學效果也將事倍功半。所以教師需要對MiniQuest模塊進行精細設計。
(2) 正確處理小組協(xié)作和獨立思考之間的關系。在MiniQuest探究活動過程中,通常是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學習的,要求學生能夠在學習中發(fā)揚合作精神,遇到問題一起解決,有好的網(wǎng)絡資源一起共享,這無形中使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得不到好的鍛煉,不利于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所以教師如何正確處理MiniQuest教學過程中小組協(xié)作和學生獨立思考之間的關系,這也是要考慮的問題。
(3) 完善網(wǎng)絡學習資源。讓學生通過網(wǎng)絡進行完全自主的學習是不現(xiàn)實的。這就需要教師利用專業(yè)優(yōu)勢,合理篩選網(wǎng)絡學習資源,讓學生最大限度的使用網(wǎng)絡,同時規(guī)避不良信息對他們的影響。
(4) 完善評價體系。MiniQuest評價目標與有標準答案的考試測驗相比是較為寬松的,雖缺乏一些指導性的評價,但它的靈活性、激勵性較強。合理使用MiniQuest可以讓學生成為自主的、協(xié)作的、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學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