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
摘 要: 小學生有創(chuàng)見性地悟是語文教學課堂極力爭取實現(xiàn)的目標,是人們必須共同研究的話題。讓學生快樂地讀,是促使學生有創(chuàng)見地悟的最起碼途徑和最理想策略。
關鍵詞: 閱讀快樂 感悟創(chuàng)見 策略思考
語文教學要讓學生感悟教材文本內(nèi)容,而且有創(chuàng)見地感悟。小學生能夠自主有創(chuàng)見地感悟嗎?回答是肯定的。怎樣促使小學生有創(chuàng)見性地感悟?首先必須建立在小學生自主快樂閱讀的基礎之上。筆者任教小學中年級,現(xiàn)結(jié)合三年級語文教學,談幾點措施讓學生快樂地讀、有創(chuàng)見地思考和實踐。
一、讓學生快樂地讀必須引領學生多方式讀
小學生應當說還是比較好讀書的,但在現(xiàn)實中往往讀不好書。究其原因,是學生讀書形式比較單一,而且讀的時間比較短,因為教師大都只考慮讓學生獲取感悟即可,讀多讀少、讀好讀差都是無所謂的。實際上,讓學生真正把書讀好,不但對學生感悟有“磨刀不誤砍柴工”的好處,而且完全可以促使其產(chǎn)生無限樂感,從心底深處喜好讀書。當小學生真正意義上喜好讀書時,可想而知讀書的勁頭有多足了。如果能讓學生在課堂上以多樣形式去讀,那學生對讀不會產(chǎn)生任何厭惡感。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是引領學生多形式讀的高手,只要聽過先生課的人,沒有不對其嘖嘖稱贊的。先生以赤忱之心,為了一切學生,采取多種形式,讓學生從不愿讀變成自愿讀,從讀不好變成讀得妙,給我們在閱讀教學方面的借鑒意義是極其深刻的。
入選小學三年級教材的篇目,篇幅都比較短小,語言相當規(guī)范,都是便于小學三年級學生讀的。但這仍然需要教師用心有效地引領,引領學生一個個地美讀,把作者真正的感情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傳達出來,這是教師的天職。譬如葉圣陶老先生的《荷花》可以說是人教版乃至蘇教版的傳統(tǒng)篇目,寫荷花寫得那樣細膩,寫自己賞荷花表現(xiàn)得那樣淋漓盡致。教學時,筆者注意引領學生多角度地讀,首先讓孩子用“耳”和“心”去讀,即讓學生聽老師的范讀,初步感受葉老先生筆下荷花充滿的神韻;其次讓學生和老師用“口”和“心”對讀,即先教師讀聞到花香,后學生讀觀察形狀,再教師讀欣賞姿勢,又學生讀想象情景,再讀回現(xiàn)實;最后讓男生和女生分別以這樣的形式對讀。在讀當中,筆者力求引領學生設身處地地讀,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這樣多角度讀可以讓小學三年級學生知道葉圣陶老先生在說荷花什么,從而與葉老先生心靈相通,在不知不覺中愛上這一池大自然的神作——荷花。
二、讓學生快樂地讀必須引領學生有成效地讀
小學生快樂意義上地讀,創(chuàng)見意義上地悟,必須賴于形成有效的成果支撐。引導小學生快快樂樂地讀出成效,教師首先要有一顆火熱的心,努力讓每個學生都可以讀得成功、讀出美感。小學三年級學生在閱讀感悟方面有時就是讀不好,有時就算讀得好,可還是悟不出,需要我們做出這樣的思考:既要讓學生讀得好,又要讓學生悟得出。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筆者以為教師要做個有心人。譬如小學生朗讀破句的現(xiàn)象比較嚴重,有些學生本身不是口吃者,可讀時經(jīng)常會有類似口吃現(xiàn)象。如果我們善于做矯正性工作,那學生就可以讀出好的成效。小學生讀得好,但有時就是悟不出,其原因是比較復雜的,但對小學生而言不外乎感悟的態(tài)度和水準能力的制約。不少學生是小和尚念經(jīng),有口無心,往往還是讀是讀、悟是悟,將其變成兩股道上跑的車。當然,有創(chuàng)見地感悟與水準和能力還是具有較為緊密聯(lián)系的,離開一定能力,創(chuàng)見性地感悟?qū)⑹瞧ぶ淮?、毛將焉附?/p>
對此,引領學生有成效地讀,必須做好兩方面的事情:一是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讀中有思,平時多讓學生帶著問題讀,學生在讀中悟的效果會好些。二是學生在讀中悟時,教師不必坐壁上觀,可以充當“心有靈犀一點通”的點擊者。我們所教的學生雖然只是九、十歲的孩童,但只要教師點得適當,孩子們完全可以心有靈犀。譬如教學《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駱駝媽媽為什么沒有直接告訴孩子,而是讓其在沙漠的旅行中知曉自己問題的答案所在?在老師的點撥下,孩子們很快知曉:一些道理要在具體實踐體驗中才能得以充分領悟。
三、讓學生快樂地讀必須引領學生可積累地讀
現(xiàn)行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特別是三年級語文教材,入選的課文都是便于對學生進行朗讀、背誦、默讀、復述等常規(guī)訓練的,其實就是在一定程度訓練中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在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過程中增加語言積累。要想增加學生語言積累,離不開小學生自主快樂地閱讀,學生較為快樂地閱讀,應當是能有意識地增加語言積累意義上的讀。作為閱讀教學,對學生快樂閱讀的引領,必須多考慮學生可積累地閱讀。在學生的閱讀積累上,我們平時似乎犯了不少大忌,譬如為了學生積累,要求學生摘抄大量優(yōu)美語句。前些年有些縣域統(tǒng)一讓學生使用《蜜蜂集》,上面有閱讀時間和閱讀篇目的記載,有摘抄優(yōu)美語句的要求,還有閱讀感悟的要求。把這種成人式又近乎研究型的閱讀積累方式強加給嗷嗷待哺的孩子,既不現(xiàn)實又無實用,在一定意義上更顯得極不公道。
小學三年級學生可積累性閱讀,筆者以為應當是閱讀實踐層面上的,是學生自己心里掌握的,并不能強制性地讓小學生單單以書面形式表達出來,那是一種急功近利的揠苗助長。譬如三年級語文教材每個單元后的讀讀寫寫,都是些比較朗朗上口的詞和句,像這樣一些讀起來上口的詞句,學生會有興致地讀,也容易爛熟于心。譬如一些故事性極強的課文,可以多讓學生試著用自己的語言復述,學生能自主有效地復述,事實上就是一些較為有效的語言積累。讓學生自主復述,對其而言,肯定需要事先進行一些較為用心地讀,應當看到的利好因素是教材文本題材廣泛,內(nèi)容豐富,既是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繼承,又是新時代風貌的理想展示,再加上語言文字的規(guī)范使用,必定會形成一道讓學生喜聞樂見的亮麗風景線。只要我們在不增加學生課業(yè)負擔的基礎上,進行一些可積累性閱讀感悟,筆者想學生會樂意接受。
參考文獻:
[1]祁智.剝開教育的責任[M].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06.
[2]曹津源.曹津源文選[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3]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