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
【摘 ?要】微課程基于當前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以靈活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為出發(fā)點,自誕生之日起便呈現(xiàn)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它簡潔明快,時間短、效率高,有效地解決了語文學習中家校共育、綜合實踐、教研活動、推薦學習等歷史性難題,受到了廣大師生的一致贊譽與推崇。
【關鍵詞】初中語文;微課程;教學策略
微課程,即運用建構主義方法,以在線學習或移動學習為主要方式,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與綜合能力。作為一名執(zhí)教多年的語文教師,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微課程帶給傳統(tǒng)課堂的挑戰(zhàn)與沖擊力。而微課程在制作與實施時,不僅要關注技術層面,更應關注課程內(nèi)容。
一、家校共育,微課程鋪設了一條連通的大道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學校的教育教學就會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傳統(tǒng)意義中的家校共育,主要依靠家長會,還有移動終端的“家校通”,但家長最關心的學生在課堂中的具體表現(xiàn),還有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我們都無從溝通。微課程的出現(xiàn),無疑彌補了這一缺憾,為家校共育鋪設了一條連通的大道,使得學生能夠在家庭、學校的雙重呵護下努力學習、健康成長。
以七年級第一單元課堂預習為例,結合學生剛剛步入初中生活的特點,我精心制作了“親近文學”微課程。其內(nèi)容涉及巴金、冰心、雨果、蘇軾等古今中外文學大師的畫像、代表作品,還有學校校長、老師、學生們誦讀經(jīng)典作品時的瞬間,教材文本中涉及的名言警句,對引導學生預習本單元的幾篇文章,激發(fā)他們熱愛文學的美好情愫大有裨益。我把這個微課程發(fā)送到班級論壇“家校共育”版塊,囑咐家長要和孩子一起預習文章、親近經(jīng)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不少學生和父母一起閱讀了冰心的《繁星》《春水》,泰戈爾的《新月集》《飛鳥集》等,還有家長對我的微課程制作技術提出了改進意見,真正地將學校、家庭緊密地聯(lián)系在了一起,為未來三年的語文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家校共育的基礎。
另外,像班里楠楠同學在朗讀《再別康橋》時,聲情并茂、抑揚頓挫,極富詩情畫意;建雄主辦的手抄報結構新穎、內(nèi)容充實,寥寥幾筆簡筆畫十分傳神……我把這些教學點滴都制作成了微課程,傳到了他們父母的郵箱里,大大增加了家長們對孩子的信心與贊賞,與學校教學工作形成了良性互動,讓語文課堂展現(xiàn)出一片蓬勃的色彩。
二、綜合實踐,微課程飄來了一朵絢爛的云霞
新課程背景下,語文課程標準首次把“綜合性學習活動”納入到語文課程體系當中。作為一個全新的課題,綜合實踐教學活動沒有既定的經(jīng)驗可循,教師們只能摸著石頭過河,也走了不少彎路。可喜的是,微課程的出現(xiàn),給綜合實踐語文課堂飄來了一朵絢爛的云霞,將這個課改角落點綴得分外美麗。
以八年級下冊《如果我主辦??肪C合實踐活動為例,筆者主要在以下幾個實踐步驟巧妙地運用了微課程:
1.展示???。我充分利用了微課程使用便捷、容量巨大的特點,向同學們展示了我校校刊《春暉》的發(fā)展歷程,介紹了歷屆編委,還有其中被各大報刊轉(zhuǎn)載的文章。
2.??O計。從擬刊名、設欄目、定計劃,到編內(nèi)容、選封面,用微課程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了全程了解。
3.展示作品。學生們精心制作的??匀恍枰粋€展示的平臺,僅限于教室是遠遠不夠的,校園展示的份數(shù)又不足,展示的時間也有限。微課程自然成了展示作品的首選,作品集從學生的視野流傳到家庭,最后還吸引了兄弟學校師生的駐足瀏覽,或點贊,或提出中肯的意見,一切都新穎、高效。
當然,作為一種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與綜合能力的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更多地需要學生們動手操作、親力親為,但微課程在其中的激勵、展示、評比、鑒別、指導的作用同樣不可或缺。
三、嵌入教研,微課程鑄就了一把鋒利的刀刃
在教學活動的不斷改進過程中,教研的重要意義不容忽視。反思當前語文教研活動,還存在著種種難以令人滿意的地方,其中最明顯的一點就是不夠務實。教研過程中,教師們會針對具體的課堂問題展開討論,但沒有具體的教學情境,只能憑感覺回憶、闡述,這無疑在教研活動與教學實踐間拉開了很長的距離。為此,筆者在參加教研活動的時候,將微課程手段嵌入其中,為其提供了栩栩如生、真實生動的教研案例,提升了教研活動的實效性。
一位老師講授《藤野先生》時,采取了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七人一組,課堂討論積極熱烈,氣氛活躍,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我對這樣的小組合作人數(shù)頗不認可。于是,我利用微課程的方式再現(xiàn)了這堂課上小組合作的過程,就“小組合作幾個人合適”的問題開展了教研活動。
活動中,由于有了學生視頻現(xiàn)身說法,老師們逐步發(fā)現(xiàn)了這堂課“虛假繁榮”表面下,七人一組合作方式存在的討論時間長、傾聽難度大、管理難度大、發(fā)言機會少、偷懶機會增加等諸多問題,結合他們的自身體會,得出了小組合作2——4人為宜的觀點。
課程改革,最忌諱的就是空談誤學。這方面,微課程鑄就了一把鋒利的刀刃,向一切夸夸其談者說“不”。
四、推薦學習,微課程拉起了一張朝日的風帆
進入初中階段,學生們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辨識能力、閱讀能力,推薦學生由課堂學習轉(zhuǎn)向廣闊的課外閱覽,是語文教師的一項基本任務。初中語文教材中,無論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還是誦讀欣賞、口語交際、拓展鏈接、寫作指導等版塊,我們都可以尋得向?qū)W生推薦學習的蛛絲馬跡。遺憾的是,限于種種因素,我們只能向?qū)W生說一句,“對于這一點,XX小說有著精彩的介紹,希望大家下去能夠借閱一下”。蜻蜓點水、隔靴搔癢,雖聊勝于無,終歸起不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微課程,在這方面便有了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講授《錯過》一文時,筆者注意到了它的作者——劉心武。一直以來,我認為中國的語文課堂絕不可以不提《紅樓夢》,無論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大學。但我又深深地知道,推薦《紅樓夢》需要一種藝術。于是我截取了中央電視臺《劉心武揭秘紅樓夢》的視頻片段,制作了一部微課程,便巧妙地將學生帶到了那個神奇瑰麗的“紅學”世界。
在推薦方式上,QQ群、學校網(wǎng)站、微博、論壇都是不錯的選擇。另外,微課程推薦學習對教師進修也同樣適用。
總之,微課程不僅大大豐富了我們的課堂手段與形式,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學生的學習空間與時間,更是我們教師不斷提升自身教學水平的新途徑。但在這方面,我們?nèi)栽诼飞?,還任重而道遠!
——————
參考文獻:
[1] 錢柳云《新課程理念下化學微課程教學的實踐與思考》,《新課程》2012年第12期。
[2]李玉平《微課程的實踐與思考》,《中國教育報》2014年第176期。
(作者單位:海安縣濱海新區(qū)
老壩港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