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德銀
摘 要: 提問是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也是師生互動的一種重要形式,但是切忌“滿堂問”、“轟炸式”、“口頭禪式”、“半截話”等提問方式,課堂上的提問應該具有目標明確、難易適度、注重知識的生成性、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等特點。
關鍵詞: 數(shù)學課堂 問題導學 高效提問
在課堂教學中,提問是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也是師生互動的一種重要形式?!秾W記》中說:“善問則如撞鐘,扣之以小則小鳴,扣之以大則大鳴;待其以容,然后盡其聲?!比欢?,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課堂提問的隨意性較為普遍。諸如,提問只求正確答案,排除求異思維;提問隨意性,不看提問對象等現(xiàn)象,幾乎隨處可見。
教學總是給人那么多的矛盾,到底怎么樣的問題才稱得上真正的有效提問?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闭n堂上的提問應當來自學生的疑惑,即對文本的困惑與不解。按照數(shù)學新課程理念,我認為數(shù)學教學中一個好的數(shù)學問題應該具有以下標準的某些方面。
一、提問的目標明確
課堂教學提問要緊緊圍繞課堂教學中心進行,不能為提問而提問,單純追求形式上的熱鬧。提出問題應選在知識重點的關鍵之處,如新舊知識的銜接處、轉化處,以及容易產生矛盾或疑難之處。如果把課堂提問加以分類,似乎更能明確每個提問的目的。課堂提問可分為新授課前的復習提問、過渡提問,講授中的突出重點提問、化解難點提問,小結中的知識總結提問、整理知識提問等,教師只有做到心中有數(shù),才能使提問具有針對性,做到運用自如。如在“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這一節(jié)的教學中,可以設計以下問題:(1)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平行的定義是什么?(2)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是什么?(3)分析定理的題設和結論,在什么情況下應用這個定理?(4)使用這個定理時應注意什么?這些提問旨在檢查這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及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表達能力。
提問的目標明確,緊扣主題,不僅能讓學生明確教師在問什么,而且能引導學生思考。否則,學生會在“?”的海洋中隨波逐流,毫無思維目標,注意力分散,這樣就會影響課堂教學。所以提問要順著教學的思路,有計劃、有方向、有目的地出現(xiàn)。
二、提問要有針對性,難易適度,接近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
瑞士教育學家裴斯泰洛認為:“教育的主要任務,不是積累知識,而是發(fā)展思維?!币屗械膶W生對老師提出的每個問題都有濃厚的興趣也是不可能的,但是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是我們應不斷追求的。第一,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提問應有針對性。課堂上要想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就要因材施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特別對學困生,課堂上應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讓他們有參與的機會,增強學習信心。如果教師的提問過于膚淺,學有余力的學生就會對所提的問題感到索然無味,所提問題就不會引起他們的積極思考。長期提問過于膚淺的問題,不僅浪費大量的課堂教學時間,還會導致學生思維的懶惰??紤]到學生的需要,就要提有難度的問題。第二,提較困難問題時,要有充分的預設。教師要深入了解任教班級學生學情,考慮學生的原有認知結構,切實提高提問的有效性。設計好課堂提問的順序,使問題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依次解決,把學生的思維一步步引向新的臺階。努力做到解決前一個問題是解決后一個問題的基礎,后一個問題的解決又是前一個問題解決的必然結果。教師提問設計的大體方向是按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但也要符合學生的原有認知規(guī)律,在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提出問題,使他們“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因此,所提問題要難度適中,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注重知識的生成過程
在數(shù)學發(fā)現(xiàn)過程中,首先是通過一系列活動(觀察、操作、實驗、歸納、類比、聯(lián)想、推理等)提出猜想(實際上是一個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又要進行大量的思維活動(尋找反例、驗證、推理、邏輯論證等)。同時,解決問題的每一步都是不斷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習慣于把結論直接告訴學生,把學生看成是一個個裝知識的“容器”,或者直接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啟發(fā)引導,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是一個質變的過程,伴隨著較高層次的思維活動。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提問,已經不僅僅是為了理解教學內容,也不僅僅是為了學習知識、啟迪思維,更是師生一起發(fā)現(xiàn)問題、探討問題、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從而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學生提問是師生活動共同體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明確地將學生提問納入課堂教學提問的范疇,有助于教師在觀念上進一步重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重視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關注學生的主動發(fā)展。因此,通過問題使數(shù)學探索過程得以再現(xiàn),在教師引導下學生進行再發(fā)現(xiàn)、再創(chuàng)造。學生只有經歷類似的過程,思維才能得到鍛煉,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四、生成新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傳統(tǒng)教學設計,往往重視初始問題的設計(引入),之后便變成教師的講解。在講解過程中,盡管也會提出一些問題,但這些問題多是孤立的、隨意的。課堂便被分解得支離破碎,沒有合力感,帶給學生的只是知識與技能,而不是思維的整個過程。問題只有以“問題串”的形式出現(xiàn),在問題串的引領下,學生進行系列的、連續(xù)的思維活動,才能不斷攀升思維高度。
我國大教育家陶行知曾說“發(fā)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這是對課堂提問給予的充分肯定。教師有效的課堂提問,能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的思維,有效的提問更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有效的提問離不開有效的設計,也離不開學生的主動參與。沒有課前的預設,教學將變得隨意和盲目;沒有動態(tài)生成,教學將失去光彩和活力。
參考文獻:
[1]俞宏達.數(shù)學解題教學中自然而有效的提問方式探究[J].中學數(shù)學教育,2006(1).
[2]肖成全.有效教學[M].大連: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6.
[3]李善良.關于數(shù)學教學中問題的設計[J].高中數(shù)學教與學,2008(1).
[4]胡小英,曾菊華.數(shù)學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提問[J].教學與管理,2008(3).
[5]朱卓君.數(shù)學課堂有效提問的設計策略[J].高中數(shù)學教與學,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