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基于信度,下面幾例高考作文題均來自全國各地高考語文試題的掃描圖片(文字下的點號系筆者所加),它們在語言表述上都有不盡如人意之處。
1.“有些忐忑不安”修飾不當
(2014年重慶卷)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一個游客去波羅的海海濱度假,找到一處房屋,打算同房東——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簽下租房合同。老人勸他不妨先試住幾天,看究竟合適不合適,再作決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滿意。到第5天,將要簽合同時,卻發(fā)生了一點意外:一個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電話告訴了老人,老人說:“不要緊,你又不是故意的,我過來簽合同時再拿一個來?!庇慰桶阉椴AШ臀堇锏钠渌驋吡恕2痪?,老人來了,進屋后就問:“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說,已裝進垃圾袋,放到門外了。老人趕緊出門,打開垃圾袋看過后,臉色凝重地對游客說:“對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給你了?!比缓?,老人仔細地將玻璃碎片一一撿了出來,放入另一個垃圾袋,寫上:
“玻璃碎片,危險!”
查《現(xiàn)代漢語詞典》等工具書,“忐忑”均作“心神不定”解。對于“忐忑不安”,《現(xiàn)代漢語詞典》《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化詞典》《漢語大詞典》等均未收入,《新華成語詞典》(商務印書館)釋義:心神極為不安。今天我們一般用“動詞或形容詞+不安”這類詞語組合來表達內(nèi)心極其不安,如“惴惴不安”、“惶惶不安”、“忸怩不安”、“局促不安” 、“坐立不安”、“寢食不安”等,它們均從不同角度表示不安程度之深,《新華成語詞典》把“忐忑不安”解釋為“心神極為不安”也是非常合適的。既然如此,那么“忐忑不安”前面再加“有些”自然就矛盾了。我們可以說“很忐忑”,有些“忐忑”,“忐忑不安”,但不能說“有些忐忑不安”。
2、“給……喂食”無端贅余
(2014年新課標卷Ⅱ)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少人因為喜歡動物而給它們喂食,某自然保護區(qū)的公路邊卻有如下警示:給野生動物喂食,易使它們喪失覓食能力,不聽警告執(zhí)意喂食者,將依法懲處。
“喂食”,《現(xiàn)代漢語詞典》及《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均作“給人或動物東西吃”。照此理解,“給它們喂食”就相當于“給它們給動物東西吃”,這里的“給它們”與“喂食”搭配使用顯然就是重復的。此句只要將“不少人因為喜歡動物而給它們喂食”改成“不少人因為喜歡動物而喂食”或“不少人因為喜歡動物而喂它們食”就行了。
3. “作客”最宜“做客”
(2014年北京卷)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北京過去有許多“老規(guī)矩”,“如出門回家都要跟長輩打招呼”、“吃菜不許滿盤子亂挑”、“不許管閑事”、“笑不露齒,話不高聲”、“站有站相, 坐有坐相”、“作客時不許隨便動主人家的東西”、“忠厚傳世,勤儉持家”等,這些從小就被要求遵守的準則,點點滴滴,影響了一輩輩北京人。
世易時移,這些“老規(guī)矩”漸漸被人們淡忘了。不久前,有網(wǎng)友陸續(xù)把一些“老規(guī)矩”重新整理出來貼到網(wǎng)上,引發(fā)了一片熱議。
《現(xiàn)代漢語詞典》“作客”:(動)指寄居在別處:~他鄉(xiāng);“做客”:(動)訪問別人,自己當客人:到親戚家~??梢?,北京卷材料中“作客時不許隨便動主人家的東西”的“作客”應該就是“訪問別人,自己當客人”之義,即應當用“做客”。展開來說,“做客”是接受別人邀請或主動探訪別人,目的是交流思想,溝通感情,所到之地一般是就近的某家某處,時間較短,如“《人民日報》訊:人大代表做客央視”;“作客” 是出于求學、謀生、創(chuàng)業(yè)等原因而寄居在他鄉(xiāng),所到之地一般是遠方的某區(qū)某地,時間較長,如杜甫的“萬里悲秋常作客”。
雖然李行健先生主編的《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將“作客”與“做客”視為一對異形詞,認為“到親友家拜訪”用“作客”和“做客”都行,但筆者認為,此處用“做客”比用“作客”更合適些。理由很簡單:在一向以兼容、規(guī)范為編纂原則、更新及時、修訂頻繁且影響較大的《現(xiàn)代漢語詞典》明確主張此處使用“做客”的情況下,別的詞典又沒有說“到親友家拜訪”不能用“做客”,此處為什么還用“作客”呢?
4.“又進行了十天治療”表意不明且搭配不當
(2014年全國大綱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農(nóng)民工老王突發(fā)胃穿孔,被送進醫(yī)院。為救治這名貧困患者,醫(yī)院開通“綠色通道”給他做手術,又進行了十天治療。雖然老板主動送來5000元,老王仍欠下4000多元醫(yī)療費,而醫(yī)院默許他出了院。老王剛一康復就回到了工地:“哪怕打工還錢再難,我也得努力。是醫(yī)院和老板救了我。”可欠款還是像石頭一樣壓在他心上,最終,老王鼓足勇氣找到醫(yī)院,說出了想在醫(yī)院打工抵債的心思。院方深受感動,聘他為陪檢員,老王也特別敬業(yè),作為曾經(jīng)的患者,他格外懂得怎樣幫助病人。
“為救治這名貧困患者,醫(yī)院開通‘綠色通道’給他做手術,又進行了十天治療?!边@句的后半句“又進行了十天治療”主語沒有出現(xiàn),按蒙后省略對待應該是“醫(yī)院”,即 “醫(yī)院又進行了十天治療”。什么叫“醫(yī)院又進行了十天治療”?這顯然是病句。一是“進行了治療”屬于搭配不當,“進行”表示從事持續(xù)性的活動,比如“進行討論”“進行批評教育”等,表達的是正在持續(xù)的行為,而文中的這十天治療是“進行了”、“他出了院”的。另一方面更是表意不明?!爸委煛奔炔豢赡苁恰搬t(yī)院”為自己在治療,也不是“他”(農(nóng)民工老王)在治療,而是“醫(yī)院”為“他”(農(nóng)民工老王)治療。事實應該是醫(yī)院又為農(nóng)民工老王治療了十天,按這個意思,說“又為他治療了十天”語也順了、意也明了。
在公信力不斷被稀釋的當今,高考試題,尤其是高考語文試題,哪怕再細微的低級失誤,都會無情消解高考的嚴肅性與權威性,對此我們不應熟視無睹。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希望在新的一年高考命題到來之前,我們的命題專家都能體現(xiàn)出應有的專業(yè)精神與責任意識,真正擔負起自己所承載的社會期盼。
(作者單位:潁上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