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娟
摘 要:任務型教學法是一種強調“在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語言教學方法,是交際教學法的發(fā)展,這種教學理論也逐漸進入我國的基礎英語課堂教學,是我國外語課程教學改革的一個方向。通過對任務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應用的思考、探索,結合任務型教學的特點及環(huán)節(jié),分析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法;學習動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
一、任務型教學法的概述
任務型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師通過引導語言學習者在課堂上完成任務來進行的教學。它源于1982年英國教育學家珀拉胡介紹英語教學時采納的新教學方法,提倡把語言教學真實化和課堂社會化。它是一種強調“在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語言教學方法,是交際教學法的發(fā)展。這種“用語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學理論也逐漸進入我國的基礎英語課堂教學。該理論認為:掌握語言大多是在活動中使用語言的結果,而不是單純訓練語言技能和學習語言知識的結果。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圍繞特定的交際和語言項目,設計出具體的、可操作的任務,學生通過表達、溝通等各種語言活動形式來完成任務,以達到學習和掌握語言的目的。
二、任務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的意義
1.任務型教學法的運用,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課堂中教師設定任務后,學生對學習目標的認識將會清晰明了,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會積極地探索研究以期完成任務,實現目標。學習不再是枯燥乏味地聽講,而是親自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
2.任務型教學法的運用,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通過自己對任務的理解,自主尋找完成任務的方法,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由以前的以教師為主體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主體的課堂。
3.任務型教學法的運用,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任務型教學中,在教師設置任務后,一般由個人或者小組來完成任務,在小組合作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或角色扮演來完成任務,組內各成員在積極分享自己的個人經驗后,大家一起合作確定最終完成任務的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三、任務型教學的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
斯基漢(Skehan,1998)認為,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兼顧精確性和流暢性的要求,鼓勵來自學習者的更可信的產出(說或寫),其目的是改善交流方法。它鼓勵學習者公開陳述其工作,其計劃過程使得學習者對他們的介紹有更多責任和選擇(Willis,1996)。學生從一開始就要明白結果,因此,教師介紹和練習的語言中要有清楚的要點且提供一個清晰的目標。這種方法有三個階段:任務前的準備(對于使用的新語言和工作程序的介紹),任務本身(孩子們完成任務,然后對其結果公開陳述),以及最后階段,集中進行語言分析。任務可能包括付諸行動、記錄或編寫故事、角色扮演、調查等等(Jean Brewster、Gail Ellis、Denis Girard,2005)。
小學英語任務型課堂教學中,通常分為:(1)前任務(Pre-Task)——教師引入任務。(2)任務循環(huán)流程(Task-cycle):①任務(task)——學生執(zhí)行任務;②計劃(planning)——各組學生準備如何向全班報告任務完成的情況;③報告(reporting)——學生報告任務完成情況。(3)語言聚焦(Language focus):①分析(analysis)——學生通過錄音分析其他各組執(zhí)行任務的情況;②操練(practice)——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練習語言難點(Willis,1996)。
四、小學英語課堂中任務型教學法運用應注意的問題
1.任務的設置應貼近生活,具有真實性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活動的內容和形式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要盡可能接近現實生活中語言使用的實際情況。小學生的想象從形象片斷、模糊向著越來越正確、完整地反映現實的方向發(fā)展,而具有真實性的任務將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任務、完成任務。
2.任務的設定應具有趣味性,且難易適度
小學課堂的任務設定應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小學生意志活動的自覺性和持久性都比較差,在完成某一任務時,常需靠外部的壓力,而非自覺的行動。因此,在設計任務時,應當具有趣味性,使學生愿意主動完成任務。在任務具有趣味性之外,還應難易適度,增強學生完成任務的自信心及成就感。
3.任務的設置需要有實際意義
斯基漢(Skehan,1998)對任務有如下論述:意義優(yōu)先,任務完成為主,評估基于任務完成與否。也就是說,任務應重視學生如何溝通信息,而不強調學生使用何種形式;任務具有在現實生活中產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假交際”;學生應把學習的重點放在如何完成任務上;對任務進行評估的標準是任務是否成功完成。
任務型教學法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和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重要途徑之一。它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小學英語任務型教學課堂上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且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任務,從而掌握目標知識點。且在實施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任務設置的真實性、意義性及趣味性。
參考文獻:
孫科.淺談任務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