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新軍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為重要。”反思我們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教師對學生答問環(huán)節(jié)的處理,很多時候讓人總感到簡單、劃一。往往是師問生答,點到為止。就某一個問題, 老師一般會請三四位同學起來回答,期間老師擔當傳聲筒的作用,用比較響亮的聲音重復學生的答案。對學生的回答,不少老師是這樣處理的: “回答得很好! ”“不錯, 但還不夠完整! ”直至這一討論環(huán)節(jié)結(jié)束, 幾乎沒有看到老師對此有過什么補充和矯正。這一過程中,學習始終在一個平面上徘徊,課堂教學變得平淡無奇,效率不高。假使,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進行積極有效的追問,將使閱讀有深度,演繹出課堂的精彩。
那么,教師在課堂上如何構建有效的追問呢?
首先,有效的追問,它應該是在前次提問基礎上的延伸和拓展。為了使學生弄懂、弄通某一內(nèi)容或某一問題,在一問之后又再次補充和深化,窮追不舍,直到學生能真正解答出彩為止。
其次,有效追問要準確地把握時機,找準切入點,有利于在最佳突破口點撥學生。正如孔子云: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那么有效追問的最好時機是什么呢?
1、在缺乏思考處追問。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往往在思考問題借鑒別人的較多,而缺乏自己的見解。表述的時候基本上是重復別人的意見或舊知。這時,教師就應該通過追問,來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是什么?”“為什么這樣說?”“怎樣理解?”“你是如何認識的?”引導學生在借鑒的基礎上說出屬于自己的東西,幫助他們找到突破的點,并且體會到思考帶來的愉悅。
2、在欠缺深度處追問。學生在積極學習、認真思考、熱烈討論中,思維遇到障礙和矛盾,不能進一步地進行深層次的思考,使得回答顯得粗淺,缺乏深度。這時,教師要及時地提供科學的思維方法,搭設思維跳板,幫助學生開拓思路,突破難點,活躍思維,并在更高層次上繼續(xù)思考,進一步激起學生創(chuàng)新的火花。
3、在產(chǎn)生歧異處追問。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對同一個問題產(chǎn)生的不同意見,并巧妙地引導他們“真理越辯越明”,在爭論中求真知。學生的理解可能會有不成熟的地方,但學生能提出新的獨特的見解實在難得,表明他們真正地進行了思考。
4、在生成感悟處追問。我們在閱讀貝克特的荒誕劇劇本《等待戈多》時,我們當然需要這樣的提問:劇中的人物弗拉季米爾與愛斯特拉岡是怎樣的兩個人?他們所苦苦等待的戈多可能是誰?他們在等待的過程中為什么會有如此的無聊言行?但只有諸如此類的提問是不夠的,接著我們還應該這樣去追問:我們自己有過無聊的時候嗎?文本語言的意義向來是豐富多彩的,學生可以對此做多元解讀,然而無論是何種解讀,能與學生個體產(chǎn)生情感共鳴,應是我們語文教師共同追求的目標之一。
5、在缺少整合處追問。學生對文本的解讀往往是零散的,缺乏概括性的。他們或許能零星地得出一些理解和感悟,但卻沒有意識到或沒有能力將這些理解和感悟高屋建瓴地總結(jié)、概括、整合起來。而此時教師如能給以恰當有效的追問,相信定能將學生散亂的思維扭成一股緊密的繩索,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對生活的感悟。
第三,分散設問難點是有效追問的保證。設計提問要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有層次、有梯度。這是有效提問的基本原則,于追問效益而言也極為重要,有效性追問要讓學生有一個思考的過程。這樣利于學生克服畏難情緒,把學生思維逐步引向新局面。
“玉不琢,不成器?!贝蚰ヒ惶煤谜n是一個長久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追問、不斷反思、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的過程,要打磨出一堂有效的好課必須仔細地去雕琢、去打磨。只有我們在備課、聽課、上課中不斷追問課堂、剖析課堂,課堂才會充滿活力,學生的思維才會被點燃,學生的智慧才會被最大限度地開發(fā)。語文課堂必將因追問而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