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霞
在數學教學或者在老師引導下完成練習時候,大多數的學生都能較好的掌握教學的各知識點,也能練習做得不錯,但在讓學生自己獨立實際的操作中往往做得不盡如人意,而審題就是最突出的一個方面。審題能力的高低也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解題能力,也直接影響到學生考試成績。
影響學生審題能力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教材的呈現(xiàn)形式。新課程改革后,教材素材的選擇上,較之以往也有了很大的改動,強調數學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也對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沒有把題目看完,或看完了不加思索,按:“老印象”辦事。產生這類錯誤的原因,主要是“思維定勢”的消極作用。如有一道應用題:媽媽一共買了12個蘋果,吃了6個,還剩下幾個?學生一看到“一共“兩字,就斷定這道題是用“加法”,而題目不再認真往下讀。
(2)沒有注意到題目中的關鍵性字詞,這是因為小學生在觀察時只注意了整體,不注意細小的地方,因此看錯了題目,造成了感知的錯誤,因此列出錯誤的式子。如一次數學考試的選擇題:4個6相加是多少?選出下面錯誤的答案。A.4×6 B.4+6 C.6×4這道題有一半的學生都選擇A或C。關鍵是他們沒審清楚題目中關鍵詞“錯誤”,當然有些二年級的孩子對“錯誤”意思還不是很明白。
(3)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認識字不多,當然這個很大程度會影響他們的理解水平。每次考試或者完成練習我都強調要認真看清題目,但是還是一些學生把題目看錯。一些孩子真是答非所問,有些答案真叫你哭笑不得。問那些孩子,結果是:我沒有看題目,因為題目中太多字我不認識,也不理解,所以干脆不看。
(4)對數學術語或字詞不理解。
(5)審題時注意到了問題,但在做題目時候卻忘記了。我班里有一個孩子他每次考試時候都會把很簡單的題目做錯,他審題時審對了,但是真正動手就做錯。但是別人這道題目怎么做,他可以很完整很準確答出來。
對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題、讀題習慣是很重要的,良好的審題習慣是做對題目的開端,我班里有一些孩子以前解答題目從來不認真看題目,看題就做,自從我著手培養(yǎng)他們的審題習慣和能力之后,他們的成績進步大了。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教師必須時刻關注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努力把一些審題中出現(xiàn)的不好的審題習慣扼制住。審題時要求學生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
總之,教師要經常提醒學生仔細讀題,認真審題,要不斷做學生的表率,傳授他們審題的技巧及方法,提高解題的正確率。
(作者單位:江西省九江市興中學校 3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