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高
【關鍵詞】 班主任;管理機制;培養(yǎng);愛心專業(yè)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 G635.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6—0031—01
時代的發(fā)展,教育的改革,呼喚高素質的班主任隊伍。班主任是班級建設的組織者、管理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學校進行各項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班主任自身素質如何,直接關系到素質教育的成敗。一個班級如果沒有一位好的班主任,那將是不堪設想的班級。一個學校如果沒有一支優(yōu)秀的班主任隊伍,那將是不可思議的學校。那么,在新形勢下學校應如何加強班主任隊伍的建設呢?
一、學校必須高度重視班主任建設和培養(yǎng)工作
校長在教育思想上要樹立全面的素質教育質量觀:德育為首,全面發(fā)展,樹立“教師第一”的思想。學校必須高度重視班主任工作,始終把班主任隊伍建設放在學校工作的重要位置,要把班主任隊伍的建設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更加基礎的地位。因為班主任的工作每天做的都是一些看起來很平凡的事情,但是這些小事,關系著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關系著每一個家庭的幸福,關系著我們民族和國家的未來。班主任是學校德育的中堅力量。因此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提高班主任的德育素質就成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點。依據班主任隊伍建設收效慢,周期長的特點,學校應采取打持久戰(zhàn)的策略,力求造就一支思想水平高、德育操作能力強,學習創(chuàng)新型能力過硬的班主任隊伍。
二、學校管理者要深入實際、率先垂范
學校管理者重視了班主任隊伍建設,就能強化執(zhí)行系統(tǒng)。黨的方針政策、上級的指示精神和學校的各項工作,就能通過班主任及時、迅速地貫徹到底。為此學校管理者要經常深入教室、操場、實驗室、圖書室等活動場室,經常與學生交談,對各班的動態(tài)能了如指掌。經常和班主任交換意見,幫助班主任把班級工作落到實處,只有“下情明晰、措施得力”,才能出現(xiàn)良好的班主任工作新局面。
三、加強制度管理,確立有效的班主任管理機制
學校經過一定時間的管理經驗的積淀和提升,要結合學校具體實際,針對班主任管理,完善落實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加強班主任管理制度的建設和創(chuàng)新,實現(xiàn)以制度管人,以制度服人,以制度培育人,以制度發(fā)展人的管理方式。如建立各項常規(guī)制度,以指導班主任的工作程序,使之能正常健康地開展,如班主任一日常規(guī)工作制度,班級工作檢查制度,家訪制度,班級德育考核制度等。如文明班級量化評比制度的實施,可以把班主任工作管理引入到規(guī)范化渠道,使班主任工作更細致、更深入、更全面,更具有條理性。通過加強制度管理,促進班主任工作上軌道、有水平。
學校管理者要經常研究班主任工作,了解班主任的工作狀況,規(guī)范班主任的行為,建立班主任工作檔案,定期考核班主任的工作,考核結果要作為班主任和教師聘任、獎勵、晉升職務的重要依據。
四、學校管理者要注重班主任的選拔和培養(yǎng)
1.班主任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質和師德修養(yǎng)。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弊鳛榘嘀魅纹湔嗡刭|、道德素養(yǎng)、人格魅力往往對學生有著示范作用和潛移默化的影響,能夠如春風融化學生內心深處的冰霜,似雨露滋潤學生的心田,使學生受到感染,得到教育。所以師德師風應是學校衡量教師能否勝任班主任工作的首要條件。
2.班主任要敬業(yè)奉獻,對學生有一顆愛心。班主任工作能否做好,重要的一點在于有沒有敬業(yè)奉獻精神及愛生之心。當班主任把滿腔的愛獻給學生時,收獲的必將是結滿桃李的累累碩果。
3.班主任要有開拓創(chuàng)新意識。能夠面對形勢發(fā)展的需要,在遵循教育規(guī)律的前提下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改革的教師才能做好班主任。
4.班主任要有較強組織協(xié)調能力。一個班集體的健康發(fā)展必須要處理好各種人際關系,包括與任課教師、家長、社會等關系。班主任必須能合理處理好班中同學之間的矛盾和糾紛,能協(xié)調好任課教師之間的關系,能保持班集體利益與學校整體利益的一致性,能充分利用家庭、社會對學生發(fā)展的有利因素。
五、創(chuàng)造必要的條件,促進專業(yè)發(fā)展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專業(yè)性、實踐性和藝術性都很強的工作,班主任老師應該具備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綜合教育能力。從優(yōu)秀班主任的成長經歷看,注重不斷地學習和研究班主任工作的規(guī)律,是班主任成長的必由之路。因此,學校要切實維護班主任教師的合法權益,減輕他們過重的精神壓力和工作壓力,保障他們的身心健康,及時了解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為他們排憂解難;要切實加強班主任學習培訓,建立班主任培訓制度,為班主任學習、研修提供幫助和支持。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一是請專家進校園做講座,二是讓班主任走出去,得到更好的學習和培訓機會。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