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環(huán)
從2014年《第十一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數(shù)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50.1%,41.9%的國民進行過手機閱讀,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77本,人均閱讀電子書2.48本,國民數(shù)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首次超過半數(shù)。有74.2%的網(wǎng)民將“閱讀新聞”作為主要網(wǎng)上活動之一,上網(wǎng)時長和手機閱讀的接觸時長呈增長趨勢。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子閱讀器的流行,孩子的閱讀方式、閱讀習慣也將發(fā)生著很大的變化。這種通過手機短信、電子書、網(wǎng)絡等電子終端接收器進行的不完整、斷斷續(xù)續(xù)的閱讀模式,我們把它叫做碎片化閱讀。
大眾閱讀碎片化是社會快速發(fā)展的必然結果?,F(xiàn)代生活的快節(jié)奏讓人們沒有時間坐下來靜靜閱讀,只能抽零碎時間進行閱讀,加上手機網(wǎng)絡和多媒體的普及,讓人們不得不把閱讀時間打碎,而網(wǎng)絡為讀者提供了碎片化閱讀的平臺,使之順理成章地進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所以,碎片化閱讀的方式不可逆轉,而真正能充分利用此方式,又能提供系統(tǒng)化知識表達的工具,才真正有發(fā)展前途。
信息時代,不僅僅是提供概念信息本身,而且提供概念之間關聯(lián)關系的信息,讓復雜的知識系統(tǒng)變得一目了然,如同專家隨時隨地在身邊一樣。而在此基礎上的新型專家,將是更高層面上的知識創(chuàng)造與發(fā)現(xiàn)者。碎片化閱讀還有快速、及時、交互以及充分利用零碎時間的優(yōu)點,這些都是傳統(tǒng)深閱讀所不具備的優(yōu)勢。碎片化閱讀從某種意義上講,代表著一種閱讀的趨勢,或者說是時代特征。
科技的發(fā)展一定會帶來新的發(fā)展,總會有一些對社會有益的東西,同時也會帶來一些不利的方面。我們教師要利用好這一工具,促進學生發(fā)展。
閱讀層次越來越低,學生易產生思維惰性,孩子過度依賴網(wǎng)絡信息或者低層次的書籍,不利于其培養(yǎng)獨立的思考和判斷能力。從知識吸收的角度看,“碎片式”閱讀帶來的僅是單純的信息量累加,而且這種信息都是小朋友接收范圍之外的。而深度閱讀則可拓展心智,為閱讀者帶來更豐富的生命體驗。對于學生來說,培養(yǎng)學生深閱讀能力和習慣是我們在碎片化閱讀時代所要引導的內容。
第一,要因勢利導地引導學生利用好電子圖書閱讀軟件。手機和平板等工具的出現(xiàn)給我們學習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我們要利用這些新有的功能?,F(xiàn)在網(wǎng)絡上好的APP有很多種,如掌閱iReader、QQ閱讀、開卷有益等軟件讓我們的電子書閱讀更方便。同時wps文字移動版、福昕閱讀器可以使我們的文檔能方便在移動設備上閱讀。我們可以把一些需要閱讀的書籍和文檔傳到手機上,讓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閱讀。
第二,要利用好網(wǎng)絡交流工具引導好學生的閱讀方向。學生更多的是關注微博、微信、QQ空間等交流軟件。如果我們學??梢越⑽⒉┵~號、微信公眾號,那么,我們就可以每日推送經典閱讀內容,讓學生每天完成一點經典閱讀,還可以推送閱讀書目介紹閱讀書目,引導學生進行深度閱讀。
第三,利用電子設備進行深閱讀。電子設備閱讀并不一定就是碎片化閱讀,兩者之間是有交集的。如果我們把經典的書籍放在電子設備中進行閱讀同樣也是深閱讀。同時,我們也可利用手機中的《新華字典》等工具書把閱讀中不認識的字進行查閱,可以利用“有道筆記”“印象筆記”“百度記事”把閱讀的感想記錄下來,讓閱讀更方便。
第四,讓紙質讀書更方便。碎片化閱讀的興起主要是移動媒體讓閱讀更方便。在校園內,教室、走廊、廁所、路邊等都放置圖書,讓學生閱讀更方便。學生獲取圖書方便了,閱讀選擇上就不再傾向于電子圖書了。
第五,引導孩子讀紙質書籍。經典書籍對于學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低年級要以故事閱讀引導孩子讀書。教師可以經常拿出紙質圖書讀給孩子聽。給學生一個榜樣的引導,讓學生知道圖書中有很多有趣的事。在閱讀課上,讓學生把自己喜歡讀的書目推薦給其他同學,讓其獲得成就感,他們也就重視紙質閱讀。在節(jié)假日也可引導家長帶孩子逛書店,在重要的節(jié)日和活動中可以贈送圖書。對于高年級學生,學??扇骈_展如“書香校園——經典閱讀”活動。每節(jié)語文課前的兩分鐘,語文教師會帶領大家吟誦古詩文,無需深入、細致地講解,每天都能聽到各個班級此起彼伏的誦讀聲,讓人感覺非常舒心。古韻聲聲,師生們共同沐浴著經典文化的洗禮,其景融融。同時,也可開展這方面的競賽,激發(fā)學生的成就感和榮譽感。
最后,在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方面,學生閱讀依然需要有效地引導人們以深閱讀為主要方向,而不是以淺閱讀來替代深閱讀。培養(yǎng)學生對紙質圖書的閱讀習慣,仍然是當前數(shù)字化閱讀背景下非常重要的工作內容?!簦ㄗ髡邌挝唬航K省連云港市猴嘴中心小學宋跳校區(qū))
□責任編輯:鄧 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