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衛(wèi)東
編輯:老岳為什么堅持自己是義務幫工,法院又為什么不認可這個主張?
律師:本案庭審中,原告顯然是依據(jù)《合同法》要求被告方承擔違約責任;被告則認為自己是義務幫工,只承擔義務幫工的責任。性質(zhì)不同,適用法律不同,責任劃分大不一樣。
義務幫工是一個常用語,并非嚴格意義上的法律術語,是指一人或多人自愿無償?shù)貫樗颂峁┓?,而不收取任何報酬,被幫助人也明示或按慣例同意這種幫助;而合同行為依據(jù)《合同法》,雙方當事人以自愿平等為基礎,確定雙方的權(quán)利義務,并以誠實信用的原則履行合同。
由于特點的不同,義務幫工與合同適用不同的法律規(guī)范。就本案而言,義務幫工應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 為他人無償提供勞務的幫工人,在從事幫工活動中致人損害的,被幫工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被幫工人明確拒絕幫工的,不承擔賠償責任。幫工人存在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賠償權(quán)利人請求幫工人和被幫工人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如果按照《合同法》來確定責任,則依《合同法》第一0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p>
所以確定本案是義務幫工還是合同違約,是解決本案承擔責任份額的關鍵。
老岳自稱是義務幫工,但義務幫工須符合無償性要件,而無償性并不能僅僅理解為實施幫工行為時不要求對方給付金錢,而應當理解為不向?qū)Ψ揭蠼o付包括金錢、勞務、權(quán)利等任何對價。本案中,靈靈父母與老岳之間達成輪流接送小孩的協(xié)議,系以各自的勞務為對價,因此老岳義務幫工的抗辯主張不能成立。而且,張蕓和老岳雖然只有口頭協(xié)議,按《合同法》的相關規(guī)定,并不影響合同的效力,并且雙方按約履行了該協(xié)議,因此,本案是合同關系,應按《合同法》來調(diào)整雙方的法律關系。
按照《合同法》第六十條:“當事人雙方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合同的約定,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jù)合同的性質(zhì)、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xié)助、保密等義務?!币簿褪钦f,無論張蕓還是老岳,在接送孩子的過程中,都應按合同的性質(zhì)和習慣對孩子的安全等負責。
老岳有汽車卻使用摩托車接送孩子,按《合同法》的上述規(guī)定,是違反了按交易習慣履行合同的約定,且根據(jù)《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摩托車后座不得乘坐未滿12周歲的未成年人,老岳行為違約又違法。現(xiàn)老岳不能舉證靈靈父母同意或明知其用摩托車接送未成年人的情況,故老岳對靈靈的人身傷害具有明顯過錯,承擔主要責任。而老岳用摩托車接送孩子的事,張蕓應察覺而未察覺,沒有盡到監(jiān)護責任,對事故的發(fā)生亦應承擔相應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