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翔
中圖分類號:G62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9-0091-02
在這世上,有一種最能體現(xiàn)無私意蘊的情感叫做愛心,它能清除悲傷的瓦礫,推倒絕望的斷壁,也能點燃希望的燈。因為教育本身就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顆靈魂喚醒另一顆靈魂,是以德育德,以行導行,以智啟智,以性養(yǎng)性,以情動情的過程。我在工作中就是抱定“四心”腳踏實地的工作。何為“四心”呢?
一、擁有一顆“愛心”
愛,是每個人都存在人一種心理需要,每個人都想要得到別人的愛,同時,也愛著別人。我們知道學生都有一個共同特征,那就是“向師性”,尤其是小學生,對老師會有一種特殊的依賴。這時,孩子就會要求老師像父母那樣關心照顧他們,體貼愛護他們。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渴望能夠得到老師的贊許和肯定。而老師的一言一行,就算是你關注的一瞥、信任的點點頭,在孩子眼里都是一種鼓勵,都是一種愛,會讓孩子產生溫暖的幸福感。這就要求教師要用自己的真誠、熱情來對待他的每一位學生。
俗話說:“知之深,愛之切?!敝挥姓嬲亓私鈱W生,才能更好飛熱愛學生。了解學生不僅僅是要了解他們的思想品德、文明行為、志向、智力、能力、性格、興趣、特長、身體等等情況,更要了解他們的精神狀態(tài),體會他們的思想和內心感受,觸動他們的心靈。如果不能夠方方面面深入地了解,那么就無法走入學生的內心世界,也就不能按照學生內心世界的特點去找到合適的教育途徑、教育方法,那也就沒有盡到教師的責任,也就不是對學生真正的愛了。
二、抱著一顆“虛心”
虛心要求教師虛心學習。(1)虛心向學生學習。唐朝的韓愈在《師說》中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強調的就是教師應該虛心向學生學習。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可學之處,誠心誠意地向學生學習。(2)虛心向同事學習。教師要虛心向同事學習敬業(yè)精神,學習工作態(tài)度,學習教學藝術與方法,學習管理藝術與方法等。向同事學習應該是教師走向成功的一條“捷徑”。(3)虛心向家長學習。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沒有整個社會,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質,那么不管教師付出多大努力,都得不到完美的效果”??梢?,教師要想取得完美的教育效果,必須向家長學習,學習家長教育子女的成功經驗,學習家長的智慧和力量等。(4)虛心向教育專家學習。教育專家是教育教學的行家里手,他們往往具有高尚的師德、淵博的學識,豐富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教師不斷向專家學習才能使自己成為“專家”型教師。(5)虛心向實踐學習。俗話說:“實踐出真知?!苯處熤挥胁粩嗫偨Y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不斷向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學習,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只有這樣的修煉,教師才能真正涵養(yǎng)出學習上的虛心。
三、凡事“用心”
一個用心的教師在工作中十分注意講究方法,用心去做,不斷爭取獲得成功,換言之,“用心”是好教師的一個重要的特征。
好教師的“心”表現(xiàn)在有一顆認真細致的心。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工作的有心表現(xiàn)在:把事情做透。這個事包括工作和休息。上班時投入,高效;下班時放下,放松。一個幸福的教師的有心還表現(xiàn)在有一顆博大寬容的心,這是因為學生的成長像蛇蛻皮似的一次次掙扎,老師要幫助他們完成這一次次的成長,彼此必然會有摩擦、沖突,如果我們沒有一顆博大寬容的心,學生就會經常失去學習、進步甚至活下去的信心。所以作為一個教師,就要有一顆寬容的心,能夠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要學會賞識孩子。在評價孩子中,要能保持鼓勵性的傾向,使孩子時刻感到自信,能激發(fā)孩子的學習欲望和興趣;孩子犯錯時,能給孩子一個臺階下,當孩子取得成績時;別忘了給孩子送上一片掌聲;孩子有疑難時,做孩子最好的心理醫(yī)生和真誠的朋友;當孩子大膽表現(xiàn)自己時,讓自己成為最好的欣賞者。
四、不斷“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不是能在短時間內或經過幾次訓練就能形成的,它是在工作過程中不斷總結、改進、探索、創(chuàng)新、再總結、再改進如此循環(huán)往復的長期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在教學中,不斷接受學生的反饋信息,是加快這一過程的關鍵,也是促進思維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這種轉換是要通過思維的創(chuàng)新來實現(xiàn)的。這樣不斷接受信息反饋,不斷地創(chuàng)新,就能加速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
比如在教學中,學生預習課文的作業(yè)比較難控制,留下作業(yè)后,也比較流于形式,面對這種情況,針對每課的內容我就做出相應的表格,把需要學生掌握的內容,要求都明確地提出來,讓學生根據預習情況填寫,我也可以在課前用幾分鐘的時間檢查。以《植物媽媽有辦法》為例:
課前我給學生設計了表格,檢查巡視表格填寫的情況。表格如下:
總之,在教學實踐中,要及時抓住各種機會,使自己的思維經常處于求異,求新的狀態(tài),教師要為自己創(chuàng)造有利于思維創(chuàng)新的情境,經常展開創(chuàng)造性想象思維活動,積極參加教學交流研討,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責任編輯 曾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