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奎
摘要:在教學實踐中,每個班級學生都存在一定數(shù)量學困生,他們的學習基礎、學習習慣比一般學生要差。這部分學生往往學習興趣低落,逆反心理強,溝通困難。關愛這部分學生,將他們身上的“困難標記拿下,才會讓更多學生享受到學習成功的樂趣,也會切實提高班級綜合成績。如何有效關愛“困難學生”,真正撬開他們的心鎖,將他們拉回到正常的學習軌道上來?我認為幫扶“困難學生”要從平等關愛開始。
關鍵詞:學困生 平等 關愛
中圖分類號:G6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0-0109-01
關愛這部分學生,將他們身上的“困難”標記拿下,才會讓更多學生享受到學習成功的樂趣,也會切實提高班級綜合成績。如何有效關愛“困難學生”,真正撬開他們的心鎖,將他們拉回到正常的學習軌道上來?我認為幫扶“困難學生”要從平等關愛開始。
一、班級管理做到“優(yōu)”“困”平等,縮小學生之間的心理差距
“困難”學生往往座位靠后,提問機會偏少。犯了錯誤時對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容忍度一般較高,而對困難學生相對苛刻,很容易將不同層次學生在潛意識里打上烙印,讓困難學生自慚形穢,主動遠離身邊的優(yōu)秀學生,無形中給困難學生造就了“更加困難”的環(huán)境。在班級管理中要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優(yōu)秀學生與困難學生的差距,真正做到平等對待每個學生,才能讓困難學生走近優(yōu)秀群體。在安排班干部時不認人唯“分”,在分配學習小組時統(tǒng)籌劃分,不將成績作為主要依據(jù),班級座位不以“分”而論,在安排勞動任務時,平等分配;組織班級活動時,給每位學生同樣的表現(xiàn)機會,讓“困難”學生感受到“我”和他們在班集體里是一樣的,最大限度縮小學生之間的潛意識心理差距。在平等管理的環(huán)境中,優(yōu)秀學生的“優(yōu)越”環(huán)境不明顯了,困難學生的“困難”標記不見了,學生相互融合在班集體中,他們的學習潛力得到發(fā)揮,溝通不再是困難。這時利用小組互幫、幫學結(jié)對等方式提高困難學生成績才能發(fā)揮出最大效益。
二、教學過程中“教”“學”平等,縮小師生之間心理差距
在班級教學中,為提高教學成績,教師會采取各種方法,以不同方式關心關懷困難學生,付出精力更多?!氨弧备冻鲫P懷的學生卻不一定接收。一來是教師以關懷為前提,將學生綁架在“被動”身份上,學生自然不適應,關懷多了容易產(chǎn)生逆反心理。二是教師始終處在師者或長者的身份下,學生不可能敞開心扉與教師溝通。被“關懷”頻率多了,學生壓力大,產(chǎn)生厭煩,甚至厭學,效果適得其反。這時蹲下來,換個角色,以學生或朋友的身份與學生聊天,談談影視動畫,聊聊校園生活,用平等的姿態(tài)與學生交流,減小學生的壓力進而到溝通再到接收。讓困難學生不再對教師的談話厭煩,能夠主動和老師交流看法,訴說學習困難之處。殊不知,這時學生心結(jié)已解,正慢慢步入正常學習軌道。教師要保持好這份關系,找到學生學習困難的“癥結(jié)”所在,對癥下藥,解決學生學習征途中的“絆腳石”,提高學生的成績就變得容易多了。學生對老師也不再是感覺高高在上,而是解決問題中的“平等伙伴”,再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便不會輕易放棄,而是會首先想到老師,也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便捷途徑與可行方法。這時教師關愛與平等對話同步,激發(fā)興趣與知識“補困”同步,從知識基礎與學習方法共同引導學生提高。一個愿學,一個愿教,自然事半功倍,老師便作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而真正走進學生心里。
三、展現(xiàn)過程中機會平等,提高困難學生學習信心
展示學習成果是反饋學生掌握學習程度的常用手段,也是給學生提供享受學習成功平臺的一種方式,是學生學習前進的催化劑,對各層次學生都應考慮到。在教學預設中要針對“困難學生”分層設計問題,有意留一部分基礎性問題提供給“困難學生”展示,對他們展示的問題同樣予以評價,指出優(yōu)點與不足,提高他們的學習信心。若是這部分學生積極性不高,可以考慮“舉手”與“點將”的方式相結(jié)合故意將機會給“困難學生”,讓他們平等享受學習的快樂,從而幫助他們樹立學習信心。不僅是課堂上表現(xiàn),在課外表現(xiàn)中、實踐活動中,包括作業(yè)完成出色的“困難”學生,都要與優(yōu)秀學生一樣給予充分肯定。在優(yōu)秀學生交流學習經(jīng)驗的同時,讓“困難學生”交流學習進步的經(jīng)驗,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讓“困難學生”徹底從心理上擺脫“不會”“不好”的陰影,回到正常的學習環(huán)境上來。
責任編輯 劉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