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葉馨
摘 要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有許多學生害怕寫作文,為了使學生消除對寫作的恐懼心理,使他們愿意寫作、樂于寫作。我認為在作文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開展豐富多樣的作文交流活動;積極鼓勵學生向報刊投稿;將學生優(yōu)秀習作打印成冊,讓學生感受到收獲的喜悅。其次,作文備課要有創(chuàng)意:要找出本次習作的有創(chuàng)意、有創(chuàng)新的部分,并把有創(chuàng)意、創(chuàng)新的思維作為激發(fā)點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使之成為教學內(nèi)容的重點,從而發(fā)展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然后,指導要從細處入手、點滴抓起:注重學生日常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日常的閱讀教學來豐富學生的作文知識,注重日常口頭作文的訓練,注重日常學生譴詞造句能力的培養(yǎng),加強作文指導課范例的剖析。
關(guān)鍵詞 寫作興趣 仔細觀察 創(chuàng)新思維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9-0039-02
張志公先生曾經(jīng)說過:“語言教學在普通教育過程中恐怕算得上一個‘老大難問題,而作文教學恐怕又是語言工作中的一個‘老大難,也就是說作文教學是‘老大難中的‘老大難”。那么如何改變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呢?我將從以下四方面談談我對小學作文教學的方法的研究。
一、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習活動的內(nèi)部動力。作文是語文學習中最復雜的腦力勞動,如果小學生沒有寫作愿望,那么習作的教學目的就很難達到。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說:“兒童是個有主動性的人,他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的支配,強迫工作是違反心理學原則的,一切有效的活動必須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根據(jù)這一特點,在作文教學時一定要讓學生體驗成功,樹立自信,調(diào)動寫作積極性。我的做法有以下幾點:(1)開展豐富多樣的交流活動。我經(jīng)常在班級開展形式多樣的作文交流活動。有時,我充滿激情地朗讀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有時請學生上臺來自己放聲朗讀;有時要求各組分別圍成一圈兒,每個人都選讀一至兩篇自己的得意之作,其他組員聽評其作文的長處和短處,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充分肯定的評價中,在老師聲情并茂的朗讀中,學生逐步樹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覺得自己行。(2)我還積極鼓勵學生自己向報刊投稿。(3) 第三個做法是:打印成冊,讓學生感受收獲的喜悅。當學生們看到自己的優(yōu)秀作文變成了鉛字,漂亮、工整地從打印機打出,再配上美麗的、富有聯(lián)想的插圖,心里別提有多高興。在班會課上,組織學生互相借閱、討論、評議,學生的寫作積極性空前高漲。學生有了寫作的欲望教師一定要給予保護,即使有些學生寫的是“三言兩語的流水帳”,教師也不要責備求全,讓學生感到寫作不是“難于上青天”,這樣才會大大增強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和信心
二、備課要有創(chuàng)意
備課要有創(chuàng)意也就是說作文備課要和以往有所不同,小學語文教育大綱指出“作文是讓學生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有意義的內(nèi)容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钡牵谶^去的作文教學中,命題、指導、批改、講評等方面幾乎全是教師單方面的勞動:上作文課,在老師精心簡短的講解之后,立即讓學生動筆,這時學生即沒有心理準備,也沒有內(nèi)容準備,大部分學生把自己平日看到的有意義的內(nèi)容拋在一邊,去根據(jù)老師的要求湊合成文。這是作文教學費時效低的一個重要原因所在。因此,教師首先應該在明確習作內(nèi)容及訓練要求的前提下,要找出本次習作的有創(chuàng)意、有創(chuàng)新的部分,并把有創(chuàng)意、創(chuàng)新的思維作為激發(fā)點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使之成為教學內(nèi)容的重點,詳細地設計好每一步教學步驟。
三、指導要從細處入手、點滴抓起
1.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提高認識。學生從家庭到學校,所見所聞是有限的。法國雕塑家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因此觀察是認識客觀世界,積累寫作素材的重要途徑。為了讓學生寫好作文,作為語文教師要在平時就注意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的良好習慣。然而,由于小學生受各種心理因素的影響,往往觀察不細致,認識不深刻,寫出的文章缺乏真情實感。例如S版語文第十冊第一單元的作文習作《一次 的小實驗》,要求選擇你平時最感興趣的小實驗,按一定順序把實驗寫清楚寫具體,注意寫出實驗時人物的心情。但這次習作有一部分同學的作文寫得不夠理想,這顯然就是因為學生日常生活觀察不夠仔細,平時實驗做得較較少而造成認識水平較低、認識上的不足。因此就需要教師正確引導,幫助學生去認識事物、積累經(jīng)驗,通過表面現(xiàn)象認識事物的本質(zhì)。這要在平日里多下功夫,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認真分析提高認識。平時,如果我們很注意教給學生仔細觀察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細致觀察的習慣。要求學生在觀察事物時注意抓住事物的形狀、大小、顏色、味道,人物的衣著、神情以及景物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等方面的特點細致觀察。
2.注重平時的閱讀教學,豐富學生的作文知識。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強調(diào) “作文要與閱讀教學緊密配合。”所以,在教學中要牢固樹立閱讀為寫作服務的思想,在平時把閱讀教學始終貫穿于作文教學之中。無論是低年級的用詞說話,看圖說話,還是中高年級的讀段、寫段和寫一篇完整的作文,這一系列的作文訓練,都要與閱讀教學緊密結(jié)合。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時刻注意把閱讀中的作文知識有效合理的切入,通過導讀,課例,讀寫例話,基礎訓練這一個個訓練環(huán)節(jié),來豐富學生的作文知識。如在教學S版語文第十冊第一單元《三棵銀杏樹》時,讓學生體會三棵銀杏樹靜態(tài)的描寫及作用之后,讓學生練寫《校園里的梧桐樹》。梧桐樹對學生來說應該是十分熟悉的,但是有些學生筆下的梧桐樹確是簡簡單單的幾句話毫無文才可言,然而通過要求學生把凡是描寫銀杏樹的句子能運用到描寫梧桐樹上的全部摘錄下來,進行仿寫,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重視日常口頭作文的訓練。葉圣陶先生也曾經(jīng)說過“口頭為‘語,書面為‘文。文本與語,不可偏指,故合言之。”教育心理學研究也表明:兒童的身心發(fā)展具有不平衡性,這種不平衡性表現(xiàn)在語言方面則是口頭語言的發(fā)展先于書面語言的發(fā)展。抓住這一特點,我們在指導學生進行習作時,充分發(fā)揮學生說的這一優(yōu)勢,讓學生先說多說,說全說細,在說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去寫。學生說的內(nèi)容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說習作要求。進一步明確習作的具體規(guī)定,提高審題能力。二是說自己的準備材料。目的是檢查他們習作前的材料準備的情況。三是口頭作文。該項結(jié)合習作指導過程又分為說題目、說提綱、說作文。說作文可采用個人自說、同桌對說、班內(nèi)口頭作文交流等多種形式。通過說不但解決了學生作文的內(nèi)容問題,而且還解決了他們的語言表達問題。
(責任編輯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