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娟
摘要:班級中等生雖然是個龐大的群體,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常常被教師忽略,成為教育的一大盲點,而這些學生如若能引起老師的足夠關注,最大限度的被激發(fā)興趣,“遁入”數學之門,應該是教育界的一大幸事。
關鍵詞:中等生;輔導方式; 提高成績
在教育工作中,許多老師往往把較多的精力放在對優(yōu)秀學生的精心培養(yǎng)和對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上,這是必要的。但對大多數“中等生”的關注往往不夠,這部分學生是后進生的預備隊,也是先進生的后備軍,可能因為他們各方面都不上不下,容易被忽視,出現了教育工作中的“盲點”。其實,中等生并非天生的平庸,在中等生身上,同樣存在著優(yōu)等生具備的潛能,甚至在一些方面有超常的優(yōu)勢,只是由于種種原因造成他們在某些方面處于中等狀態(tài)。通過多年教育觀察,總結形成中等生的原因如下:有些學習非??炭?,競爭意識顯現無疑,但是由于沒有合適的學習方法,造成學習上事倍功半,成績難以提高;有些是因為缺乏堅強的毅力和釘子那種“鉆”的精神,怕吃苦,致使基礎總是難以夯實,可能意識到自己比較聰明,偶爾有一次或幾次會得到較好的成績,但也僅此而已;還有一些由于本身性格溫和,上課時大多數情況下做聽眾,不敢發(fā)表意見,害怕說錯,被同學笑話,而不敢在人前表露,在小組討論時,他們常常保持沉默,缺少主動參與意識,也因此失去了很多學習的機會,順理成章地“出落”為班級的中等生;還有一些由于各種內部或外部的原因,比如家庭條件困難、自己學習積極性不高、心理上的壓抑得不到適當的緩解等等,使得他們不能集中精力于學習,一直處于中等生行列。雖然中等生形成的原因,有學生自身素質、性格特征以及個人心理成長等主觀方面的因素,以及家庭社會環(huán)境、教育方式等客觀方面的因素,但是,由于教師的忽視,使中等生各方面的問題一直未能改善,也是確實存在的。長期以來,教師已經習慣于“抓兩頭、帶中間”的工作方法,對中等生的學習、生活未加重視,使中等生基本處于被遺忘的角落。長此以往,使他們自己也失去了對學習、生活的熱情,失去了與他人競爭的勇氣和興趣,甘于平庸。 為了改變中等生的這一境況,提高他們的數學成績,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嘗試:
一、注重定向培養(yǎng)策略,先確定中等生名單
做任何事情忌諱盲目,扶持中等生也不例外,要想在很短的時間內把某一中等生扶上去,那是不可能的,應做好長遠打算,體現階段性,循序漸進性。
二、定期做好家校溝通、心里指導
教師與家長要經常交流,以便能更全面地了解學生。加強對中等生的家訪,特別是那些對子女要求不嚴的家長,所謂“誠感動天”,家長和學生自然會被感動,中等生進步也就能加快。教師還可以選擇一些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中等生擔任小組長,一方面使擔任小組長的中等生嚴格要求自己,更快進步;另外,教師還要提醒家長使用正確的教育方法,多與子女進行平等交流,建設民主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不給子女過多的壓力。
三、培養(yǎng)中等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求知欲
興趣是學生探求知識的巨大動力,是學生對某學科形成愛好并深入學習的重要條件。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是一件應常抓不懈的事情,要讓他們一直情緒飽滿,才能信心百倍,永遠跟著老師走,因此對待中等生,既要時常觀察他們的心態(tài),又要注意他們學習的動態(tài),不斷地想辦法激發(fā)他們轉化的信心和學習興趣。并且在課堂上,要可能多的去關注中等生,在每堂課都要提醒他們緊跟課堂節(jié)奏,多給他們提供發(fā)言的機會,積極引導,及時鼓勵。盡可能挖掘其閃光點,可以號召其他同所學向他們學習。
四、提高成績從培養(yǎng)習慣開始
在數學教學中,我們發(fā)現,中等生學習成績平平的原因,在于很早就落后于學習習慣上。不論新學期伊始,還是新接手一個班,我習慣從“習慣”抓起。一般在第一節(jié)課攻心,激起興趣、講述方法、提出要求,從要求到習慣。比如在課前五分鐘做什么,在做題格式上的規(guī)范性要求,怎樣養(yǎng)成“超天”學習的習慣,閱讀思考的習慣,講課時跟著老師的思路思考并質疑的習慣,糾錯與研究錯誤的習慣,討論的習慣,小結的習慣,自測的習慣,筆記的習慣,復習的習慣,建立錯題集的習慣等等。在練習中要求學生勤動筆,推出一個結論,必須步步有據,親自檢驗。在不等式、方程的學習上很多學生在思維嚴密性的訓練中嘗到了甜頭,而那些不聽要求,習慣沒能改過來的學生也嘗到了苦頭。對學生來說,好的習慣是一個人成人、成功的基礎。對普通班學生而言,沉淀性的習慣,就形成了一種學科的學習文化,影響深遠。
五、不同學生選不同方法,因人制宜
作為教師雖然無法直接教給學生適當的學習方法,但是通過與學生的密切交流,溝通了解,發(fā)現學生在學習方法上有一定的問題,導致學習成績難以提高,其自身又沒能及時察覺時,就可以用恰當的方式提醒學生,讓他能積極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而不用一直朝著錯誤的方向花費不必要的精力。一旦中等生找到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能大大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增強自信心,再加上刻苦的學習,很快就能提高學習成績。
六、課后作業(yè)和考試,注重反饋
要及時精心設計、批改做業(yè),尤其是中等生的作業(yè),認真批改,從作業(yè)中發(fā)現問題,及時補救。教師還要特別注意檢查中等生的家庭作業(yè),對作業(yè)做得較好或有所進步的中等生,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重視每一次單元測試,教師在編寫單元測試題時,盡可能適合中等生,題目以基礎知識為主,盡量簡單一點,使中等生答題時感到容易。至于尖子生可以另外安排一點附加題??己?,重視試卷講評,中等生錯的題要舉一反三,鞏固落實到位。
七、建立錯題集,培養(yǎng)好習慣
在數學作業(yè)中,學生有很多做錯題的原因,可以通過錯題集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指導學生如何歸納分析、梳理,抓住問題的根本,能夠系統(tǒng)化、條理化地解決問題;并通過錯題集解決疏漏、零散等問題。學生可以不定期拿出來看看,從中吸取教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在漫長的教學生涯中,能對中等生持以耐心的教育和引導,剖析原因,對癥下藥,那么其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提高成績即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柯強、曹田,《淺談教師在“中等生”教育中的偏差成因及糾偏方法》,遼寧教育,2005,7-8
[2]張瑞章,《中等生的心理障礙及疏導方法》,教學與管理,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