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瑩
【內容摘要】探究性學習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意義重大,它的價值不可小覷。它能夠靈活學生的探究思維,充分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對實現(xiàn)素質教育起著強大的推動作用。因此,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探究,培養(yǎng)其探究意識,讓“探究”引領化學課堂走向高效。
【關鍵詞】探究性學習 ?高中化學 ?課堂教學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一直實行“包辦”教學,為學生“包辦”一切。這樣的教學方式,增強了學生的惰性,剝奪了學生思考的權利。新課改的今天,教師必須改變這種教學方式,要注重讓學生自主探究,培養(yǎng)學生探究意識,提高學生學習自覺性,讓學生肯于思考、善于思考,進一步提高其探究能力。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探究興趣
高中化學內容略為單調、無趣,因而學生對于化學的學習興趣不高。如果教師繼續(xù)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灌輸式”,只會使學習化學逐漸成為學生的一項負擔。因此,創(chuàng)新便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教師可以在化學課堂中為學生營造問題情境,以探究性問題喚醒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和欲望,從而激活學生探究主動性。
例如:在教學“鹽類的水解”時,在學生對本節(jié)的知識內容有了初步的認識、了解后,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新知,同時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教師引進問題情境。教師從身邊生活取材,營造了一個問題情境。師:同學們,我們都知道,消防隊員使用的滅火器中有一種泡沫滅火器。其實這種滅火器原理是兩種物質結合,經(jīng)過一定的化學反應,最后生成氣體二氧化碳,從而實現(xiàn)滅火。這兩種物質分別是:硫酸鋁溶液和碳酸氫鈉溶液,你們能利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探究出CO2這種氣體是怎樣產(chǎn)生的嗎?學生都被教師的問題所吸引,產(chǎn)生了很大的好奇心,都想知道其中的原理。于是,學生開始主動地去研究、探索。
二、鼓勵學生猜想,培養(yǎng)探究意識
猜想是學生思考的一種行為方式,是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思維能力的一種重要手段。如今的教育教學中,教師更傾向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提倡探究性學習。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探究性學習的有效價值,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大膽猜想,讓“猜想”帶動學生探究思維,激發(fā)探究意識,從而激活學生探究化學知識的積極主動性。
例如:在教學“化學平衡”時,在和學生共同學習有關“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時,教師改變教學方式,不再為學生“包辦”一切,而是采用和學生共同探究的教學方式。
師:我們學過很多有關這種影響因素的知識內容,根據(jù)你們的知識經(jīng)驗,請大家大膽的猜想一下,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都有哪些?
生1:我猜想可能與反應物的濃度有關。
生2:我猜想還可能與生成物的濃度有關。
師:到底你們的猜想是正確的嗎?
學生也都很想知道自己的猜想假設到底是否合理,于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都很主動地去驗證自己的猜想。這時,生2選擇了:2Al+6HCl=2AlCl3+3H2↑,學生在這個化學反應平衡狀態(tài)時,學生增大AlCl3的濃度,發(fā)現(xiàn)Al這種固體增加了,于是學生就判定,這個化學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了。于是,學生很興奮地向教師展示,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
這種鼓勵學生大膽猜想的教學方法,激活了學生的求知欲,推動了學生主動探究,從而促使學生探究性學習。
三、開展探究活動,提高探究能力
探究性學習效果顯著?;瘜W教學中,引導學生探究性學習,是教師要著重考量的。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心理出發(fā),激發(fā)起學生學習化學的欲望,為學生創(chuàng)設探究的條件和機會,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和空間。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探究實驗活動,以實驗活動的形式,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學生探究動力,推動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進而提高學生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學“氨、硝酸、硫酸”時,教師在和學生共同學習“氨”的知識時,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實現(xiàn)新教育理念,組織學生開展探究實驗活動,讓學生自由發(fā)揮,自主探究。師:現(xiàn)在將課堂交給你們,請自主探究制取氨氣的方法。當然,老師會深入到你們的探究中,給予你們一定的幫助。學生在教師給出任務后,都很積極地進入到探索中,在探索的過程中,學生很主動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生1:可以用N2和H2。
生2:你說的雖然很對,但是這兩者反應需要在高溫、高壓下,造價太高,而且不易操作這個實驗。我查閱到有一種制取方法比較合理:2NH4Cl+ Ca(OH)2=CaCl2+2NH3↑+2H2O。
生3:我們可以親自動手操作一下,可是到底如何操作這個實驗呢?
師:你們的方法,很合理,這個實驗裝置和制取氧氣的實驗裝置是一樣的,只是你們需要探究一下,如何收集氨氣這種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