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知非,詹樂昌,潘銳煥,郭友華,楊志敬,李梅,朱樂英,陳紅霞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0120
腦栓通膠囊與氯吡格雷片對腦梗死恢復期患者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
王知非,詹樂昌,潘銳煥,郭友華,楊志敬,李梅,朱樂英,陳紅霞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0120
目的:觀察腦栓通膠囊與氯吡格雷片治療腦梗死恢復期的臨床療效。方法:將符合標準的患者隨機分成3組,3組基礎治療相同(包括基礎疾病藥物及康復訓練),中成藥組口服腦栓通膠囊,西藥組口服硫酸氫氯吡格雷片,中西藥結合組予腦栓通膠囊加硫酸氫氯吡格雷片同服。3組在治療前及治療4周后予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數(MBI)分別評定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結果:治療后,中西藥結合組FMA、MBI評分均高于中成藥組與西藥組(P<0.05),中成藥組FMA、MBI評分與西藥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4周,3組腦梗死復發(fā)率、心腦血管病引起的死亡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中成藥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西藥組、中西藥結合組分別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西藥組與中西藥結合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腦栓通膠囊配合氯吡格雷片可促進腦梗死恢復期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恢復,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腦梗死;腦栓通膠囊;硫酸氫氯吡格雷片;日常生活能力;運動功能
腦卒中具有高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復發(fā)率等特點。腦卒中的二級預防是一項長期甚至終生的治療措施。缺血性腦卒中二級預防,原則上都應該規(guī)律服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藥物進行卒中預防,但是抗血小板或抗凝藥有一個不容回避的事實是其出血的不良反應,造成很大一部分患者因此不能服用。從中醫(yī)藥的角度,選擇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現代中藥進行研究,將為腦血管病二級預防用藥開辟新的途徑。中藥能夠從多層次、多環(huán)節(jié)、多靶點地發(fā)揮藥理作用,達到最佳的防治效果。而且中藥制劑藥效緩和,不良反應較少,最適宜作為二級預防用藥長期服用。本研究予腦梗死恢復期患者服用中藥制劑腦栓通膠囊或西藥氯吡格雷片或腦栓通膠囊加氯吡格雷片,并結合標準化康復方法,觀察3種方法對腦梗死恢復期患者運動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納入標準 根據《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1]腦卒中的診斷和分類標準,診斷為腦梗死,并經CT或MR確診;年齡45~85歲;為發(fā)病15~180天的初發(fā)腦梗死;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排除標準 腦出血、腦部占位性病變;合并嚴重心、肝、腎及感染等疾病;認知功能及精神狀態(tài)差,不能配合治療,不能按時服藥;有房顫、惡性腫瘤或其他疾病。
1.3 一般資料 本研究為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納入2010年10月—2013年6月在本院康復科住院的患者。由計算機將入選患者隨機分為中成藥組、西藥組及中西藥結合組。中成藥組26例,西藥組25例,中西藥結合組26例;最終完成臨床觀察、資料收集完整的病例為中成藥組20例,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齡(72.47±11.25)歲,平均病程(72.35±59.44)天。西藥組24例,男18例,女6例;平均年齡(69.04± 8.70)歲,平均病程(68.04±50.97)天。中西藥結合組21例,男20例,女1例;平均年齡(70.14±9.28)歲,平均病程(64.14±44.11)天。未能完成臨床觀察的主要原因包括未完成4周治療(包括基礎藥物治療、康復訓練及研究用藥治療等),中間更換其他治療,未完成入院及出院臨床評定,出現嚴重并發(fā)癥。3組性別、年齡、病程、病情輕重、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量表(FMA)評分和改良Barthel指數(MBI)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3組基礎治療相同,基礎治療干預方案主要參考《中國腦血管病防治指南》[2]進行標準化治療,常規(guī)康復功能訓練方案按《中國腦卒中康復治療指南》進行康復訓練治療,并嚴格控制各種卒中危險因素。3組患者均未用溶栓、降纖藥物。有合并癥的患者進行對癥治療,如高血糖患者控制血糖,伴有高血壓病者給予降壓藥,伴有腦水腫者給予脫水治療,伴有心臟病者予心臟用藥。
2.1 中成藥組 口服腦栓通膠囊(廣東華南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規(guī)格:每粒0.4 g),每次3粒,每天3次。
2.2 西藥組 口服硫酸氫氯吡格雷片(杭州賽諾菲民生制藥,商品名:波立維,規(guī)格:每片75m g),每次1片,每天1次。
2.3 中西藥結合組 同時服用腦栓通膠囊與硫酸氫氯吡格雷片,服用方法同上。
3組治療時間均為4周。
3.1 觀察指標 ①采用FMA作為偏癱患者運動能力評價方法。②采用MBI評估日常生活能力,包括進食、洗澡、穿衣、大便控制、小便控制、用廁、床椅轉移、平地行走、上下樓梯10項內容,總分:100分,正常;0~20分:完全殘疾,生活完全依賴;21~40分:重度功能障礙,生活依賴明顯;41~60分:中度功能障礙,生活需要幫助;60分以上:生活基本自理。③觀察并統(tǒng)計治療周期內腦梗死的復發(fā)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及心腦血管病引起的死亡率。
3.2 統(tǒng)計學方法 資料用Epidata軟件錄入計算機,用SPSS17.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方差齊性用LSD檢測,方差不齊用Dunnett’s T3檢測;組內治療前后比較用t檢驗,方差齊性用t檢驗,方差不齊用秩和檢驗。
4.1 3組治療前后F MA、MBI評分比較 見表1。治療前,3組FMA、MBI評分分別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組FMA、MBI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組FMA和MBI評分經方差分析,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中西藥結合組FMA、MBI評分均高于中成藥組與西藥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中成藥組FMA、MBI評分與西藥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3組治療前后FMA、MBI評分比較(±s) 分
表1 3組治療前后FMA、MBI評分比較(±s) 分
與治療前比較,①P<0.05;與中成藥組治療后比較,②P<0.05;與西藥組治療后比較,③P<0.05
組別中成藥組西藥組中西藥結合組FMA MBI治療前30.17±23.07 35.50±23.43 35.95±29.67治療后36.47±24.59①41.00±23.50①59.90±23.29①②③治療前33.06±19.40 44.88±23.08 36.19±28.34治療后52.47±20.41①51.00±22.93①70.86±16.63①②③
4.2 3組腦梗死復發(fā)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及心腦血管病引起的死亡率比較 見表2。治療4周,3組腦梗死復發(fā)率、心腦血管病引起的死亡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3組在預防腦梗死復發(fā)方面療效相當。不良反應方面,中成藥組無不良反應發(fā)生;西藥組2例,其中1例為糞便常規(guī)檢查示潛血弱陽性,另一例為惡心欲嘔、腹脹;中西藥結合組1例,為消化不良、反酸、噯氣。3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經方差分析,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中成藥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西藥組、中西藥結合組分別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西藥組與中西藥結合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中成藥與西藥聯(lián)合服用并沒有增加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表2 3組腦梗死復發(fā)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及心腦血管病引起的死亡率比較 例(%)
在腦梗死治療方面,中醫(yī)藥與西藥均有不能替代的特點和優(yōu)勢。本研究在康復治療的基礎上,結合口服腦栓通膠囊、硫酸氫氯吡格雷片治療腦梗死恢復期的患者。氯吡格雷是一種血小板聚集抑制劑,此類藥物能選擇性地抑制二磷酶腺苷(ADP)與它的血小板受體結合及繼發(fā)的ADP介導的糖蛋白GPIIb/IIIa復合物活化,從而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3],減輕腦組織缺血后再灌注損害,防止腦神經組織的進一步損傷,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因此該藥能降低動脈粥樣硬化性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
中成藥在腦血管病的日常治療中廣泛應用?!吨袊X血管病防治指南》[2]中指出,動物試驗研究顯示,部分中藥單成分或多種藥物組合制劑可降低血小板聚集、改善腦血流、降低血液黏稠度,并具有神經保護作用。臨床經驗也顯示對缺血性卒中的預后有幫助。按中醫(yī)學理論,腦梗死屬缺血性中風范疇,風、痰、瘀血痹阻脈絡是其病理基礎,因此活血通絡、祛風化痰為其主要治法。中藥制劑腦栓通膠囊具有活血通絡、祛風化痰的作用,其中天麻祛風化痰,蒲黃、赤芍、郁金行氣活血化瘀,漏蘆舒筋通絡。據現代藥理研究和長期臨床觀察表明,腦栓通膠囊具有降血脂、抑制血小板凝集,增加腦血流量,減少缺血性腦梗死的梗死面積等作用,這些是預防腦卒中與復發(fā)以及治療腦卒中的藥效學基礎,其中蒲黃具有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的作用;赤芍具有鎮(zhèn)靜、防血栓、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郁金具有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天麻具有鎮(zhèn)靜、抗驚厥作用;漏蘆具有清除自由基、保護腦組織作用[4]。該藥適用于缺血性腦卒中的治療。
本研究結果提示,中西藥結合組在提高腦梗死恢復期患者的運動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優(yōu)于中成藥組與西藥組,中成藥與西藥聯(lián)合用藥并沒有增加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是腦梗死恢復期的理想藥物組合,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推廣應用。
[1]中華神經科學會,中華神經外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380.
[2]饒明俐.中國腦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110,120.
[3]付國惠,張保朝.氯吡格雷預防急性腦梗死復發(fā)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7,10(10):201-203.
[4]林子玲,陳躍虹,周武.腦栓通膠囊對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及運動功能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8):103-105.
(責任編輯:吳凌)
R743.32
A
0256-7415(2015)08-0021-03
10.13457/j.cnki.jncm.2015.08.010
2015-03-10
國家科技部863計劃科研課題子課題(2009ZX09520-030)
王知非(1982-),女,醫(yī)學碩士,住院醫(yī)師,研究方向:神經系統(tǒng)疾病的康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