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軍
摘 要:農(nóng)村高中生往往因為在起始年級缺少必要的針對性閱讀訓練而缺乏基本的閱讀能力,高中英語教師必須重視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通過選擇恰當閱讀材料、強化閱讀方法指導、做好過程控制及評價、引導學生自主閱讀等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農(nóng)村高中生 英語閱讀能力 提升策略
具備一定程度的閱讀能力,是高中英語學科新課程標準中對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也體現(xiàn)了英語學科本身的應用價值。閱讀能力的形成,需要師生共同的努力,學生在掌握一定的單詞、短語和語法知識的基礎上,還應具備其他能力,比如能夠結合閱讀材料聯(lián)系上下文,通過邏輯推理等方法理解閱讀內(nèi)容,回答閱讀材料提出的問題。筆者所在的學校是一所以農(nóng)村孩子為主的高中,由于在起始年級缺少必要的針對性閱讀訓練,很多學生到了高中都成了做題目的高手,但實際英語閱讀能力非常有限,在測試中遇到閱讀理解類題型就頭痛,更談不上在課外找一些英文書籍來看了。日常教學中很多教師的教學目標僅僅限于應試,只要學生能答出試卷問題就行了,不太關注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筆者認為,教師不僅僅要教給學生一些基礎性的英語知識,更應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通過目的性較強的教學設計,運用合適的方法來提升農(nóng)村高中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是每一位英語教師的職責所在。
一、選擇恰當?shù)拈喿x材料
閱讀能力的養(yǎng)成不是短時間內(nèi)就可以達到的,筆者在新接手一個班級時,一般都會在第一節(jié)課就向學生強調閱讀能力的重要意義,鼓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步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起初會選擇一些和新學內(nèi)容關聯(lián)度較高的閱讀材料讓學生閱讀;接著,結合學生自己訂閱的英語報紙布置自主閱讀任務;在一段時間以后,安排學生閱讀后續(xù)學習的教材文章,建議學生利用周末時間到學校圖書館借閱英文名著閱讀。教師通過網(wǎng)絡尋找一些時代感較強、閱讀要求略高的文章引導學生自主閱讀。
在遴選閱讀材料時,教師可以借助網(wǎng)絡,通過英語教師QQ群、學科教育教學網(wǎng)站、學科教育教學論壇、學科資源網(wǎng)站等,減少材料的單一性。對于所選材料,教師必須提前閱讀,材料沒有配套提出問題的還需要教師設計好問題,問題的設計也應考慮到學生現(xiàn)有知識的基礎和能力,不能好高騖遠,否則學生一旦接連回答不上問題就會容易失去繼續(xù)主動閱讀的興趣。另外,教師還需要對閱讀材料進行合理歸類,如自然科學類、經(jīng)濟學類、哲理故事類、人物介紹類、時事政治類等。教師整理后就會發(fā)現(xiàn),學生真正難以理解的單詞、短語和句子還是很少的,只要有目的地去記憶,在閱讀中難以逾越的障礙并不多。教師要向學生征求意見,了解學生最喜歡閱讀的英文文章,從而有針對性地布置閱讀材料,這樣更能激起學生主動參與閱讀的熱情。
二、強化閱讀方法指導
很多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弱,并不一定是因為詞匯量少,往往是由于缺乏必要的閱讀方法。教師在閱讀理解教學時,應結合相關案例來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科學的、系統(tǒng)的閱讀方法指導。對文章的閱讀,要求立足于理解的基礎上提高速度。讓學生先大致瀏覽一遍文章,再關注每一句話、每一個短語和單詞。有些文章需要細讀,而有些文章則只要泛讀,對存在疑惑的地方先跳過去,讀完全文后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往往會產(chǎn)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建議學生關注文章的主題,尤其是文章的首句和最后一句話,要求學生閱讀時不能僅僅停留于文字表面,應結合當時的語言環(huán)境,深入思考語句背后的真正含義。筆者在教學中,常常鼓勵閱讀能力較強的學生按照教師布置的任務去總結自己的閱讀經(jīng)驗,供其他同學參考;同時,請閱讀能力較弱的學生寫出自己在閱讀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教師做好個體指導,盡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較短時間內(nèi)提高閱讀能力,順利進行英文閱讀。
三、做好過程控制及評價
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往往需要長期的堅持才能看到效果。為避免部分學生在閱讀中出現(xiàn)倦怠現(xiàn)象,影響閱讀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師在教學中應做好過程控制,及時調整學生閱讀狀態(tài)。如利用英語角等平臺激勵學生參與競爭,勇于展現(xiàn)自我,引導意志不夠堅定的學生積極向優(yōu)秀學生看齊。教師對表現(xiàn)較好且進步明顯的學生提出表揚,甚至可以給一些小小的獎勵,比如評比班級閱讀之星等。
閱讀教學時還可以巧用合作學習方法,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針對不同主題的文章展開閱讀。小組成員在教師的組織下,分別就某個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組員之間、師生之間展開思考碰撞。能夠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就能解決的,教師盡量不要代勞。學生就某個問題運用教師建議的方法展開推理和判斷,調取自己已有的知識對閱讀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加以綜合分析,提出問題請小組內(nèi)其他同學解答或者讓其他小組來解答,比較哪個學生提出的問題最多、最佳,哪名學生回答的問題最多、最精準。在回答問題過程中獲得的成就感,將會有效促使學生對英文閱讀產(chǎn)生持續(xù)興趣,進而主動請求教師為自己的閱讀提供指導和建議。
在每一次測試后,教師要分題目類型對學生的分數(shù)得失展開統(tǒng)計和分析,若學生在材料閱讀部分依然無明顯進展,此時教師就應該反思平時教學中的閱讀指導是否科學,并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如果學生有了比較明顯的進步,教師一定要在全班同學面前給予該學生一定的言語表揚或獎勵,讓其他同學以此為榜樣,產(chǎn)生“見賢思齊”的動力。
四、引導學生自主閱讀
教是為了不教。英語閱讀教學不僅僅是為了幫助學生做好閱讀分析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課外也會主動閱讀英文文章。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時及時做好閱讀記錄,將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分條目羅列出來,盡量自行通過各種途徑去解決,自己無法解決的可以求助于同學,依然無法解決的請教老師。
作為英語教師,應該為學生能夠主動閱讀且有效解決問題感到欣慰,并將此目標當成自己教學的終極追求。教師可以結合自己對學生學習狀況的了解,安排學生利用課余空閑時間主動閱讀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英語文章,如在國慶假期或暑期開始前列出書單供學生選擇,開學時留出專門的時間讓學生就自己的假期閱讀談收獲,和他人分享自己在閱讀中的體驗。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大聲朗讀文章中的精妙語句,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閱讀過程出現(xiàn)的問題并加以指導和矯正。利用班級小報來展示學生的閱讀成果,向相關報紙、雜志推薦學生的讀后感,促使學生在閱讀方面的進步能夠在更廣泛的范圍內(nèi)展示,放大學生的成功,激勵他們愛上英文閱讀。如此一來,在下一次假期學生的閱讀一定會更加積極、主動和有效,參與人數(shù)也會越來越多。當學生主動閱讀時,閱讀體驗一定會更加深刻,甚至受益終身。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重要階梯,學生閱讀英文文章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還可以通過比對原作和中文版,從中感受原作的魅力,領悟翻譯者的智慧。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閱讀過程的指導和幫助,讓英語閱讀助推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幫助學生在未來的學習與工作中獲得自主發(fā)展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周麗.淺談如何提高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J].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13(7).
[2]趙燕飛.如何把握學生的英語閱讀心理[J].快樂閱讀,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