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徳江
摘 要:建構主義理念下,學習者的知識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幫助,如人與人之間的協(xié)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通過意義的建構而獲得的。學習化學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釋問題都以真實生活創(chuàng)設情景,重視實驗探究活動,注重思維過程體驗,倡導問題互動合作,發(fā)掘課堂生成資源,鼓勵多元學習方式,嘗試學生自我評價——讓學生從愛學到會學再到愉快的學好化學。
關鍵詞:新課程 有效學習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5)10-0132-01
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對化學課堂教學模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積極地構建化學研究性學習,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研究性學習的理念和模式,能更多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也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走進化學的第一堂課上,我們最容易看到學生好奇的眼神和渴求的目光,最容易聽到學生稚嫩的問題,最容易感受到學生由衷的贊嘆。如何使這一切順利轉化為學生學習的動力、探究的渴望和科學的態(tài)度,是每一位化學教師非常關注的問題。一節(jié)課的時間解決不了所有問題,但我們必須為后續(xù)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邁好第一步。新課標要求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有更多的機會主動地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由于本課題是以非知識內容教學為主,因此,教學任務就是讓學生認識化學、感受化學、體驗化學的魅力,同時,也要積累和掌握化學的學習方法。
1 學情分析
為提前了解學生學習生活等基本情況,爭取教學主動權,對即將升入初三的全體學生以“心中的化學”和“身邊的化學”為主題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如下:
調查顯示:化學學科給大多數(shù)家長和同學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但有41.4%的同學表示對化學也有很多壞印象,有些同學明確提出水污染和毒氣危害等與化學有關的問題。作為農村地區(qū)學生,有20.7%的同學提到了藥品和農藥。62.1%的同學說出化學與現(xiàn)實生活有密切關系,但說不出具體原因。55.2%的同學能寫出自己認為與化學有關的一些物質名稱。6.9%的同學說出化學具有一定危險性。20.7%的同學認為化學與數(shù)學、物理類似,背用公式很重要等看法。
從調查結果看,學生對化學還是有一定的認識,我們應該保護和發(fā)展學生對化學的最初的那份興趣和好奇感,將其最大限度地轉化為學生學習化學的動力。
2 有效策略研究
為了學生能更有效的學習初三化學,筆者在此談幾點自己指導初三學生學習化學的做法。
2.1明確學習化學的目的
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是中學階段的一門必修課,它是古往今來無數(shù)中外化學家的化學科學研究和實踐的成就,它編入了一些化學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元素化合物知識、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無機物的分類及相互間的關系等知識;它充滿了唯物辯證法原理和內容,它介紹了許多科學家的優(yōu)秀品質和他們對事業(yè)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嚴謹?shù)膶W風?;瘜W對工農業(yè)生產、國防和科學技術現(xiàn)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人們的衣、食、注行樣樣離不開化學。
因此,通過初中化學課的學習,初三學生不僅能學到初中階段的系統(tǒng)的化學基礎知識,受到辯證唯物主義思想、中外化學家的愛國主義思想、行為和對科學的不斷進娶不斷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的科學態(tài)度及嚴謹學風的教育,而且還能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驗能力和自學能力,為今后學習高中化學及其他科學技術打下良好的基礎。
2.2課前要預習
上課前一天,一定要抽出時間自覺地預習老師第二天要講的內容。學會先預習,后聽課這種良好的學習方法。預習的好處很多:(1)它能強化聽課的針對性,有利于發(fā)現(xiàn)問題,抓住重點和難點,提高聽課效率;(2)它可以提高記聽課筆記的水平,知道該記什么,不該記什么,哪些詳記,哪些略記;(3)它可以節(jié)省課后復習和做作業(yè)的時間。通過預習時的獨立思考和聽課時留下的深刻印象,從而縮短課后復習和做作業(yè)的時間;(4)它可以培養(yǎng)自學能力。預習的過程就是自覺或獨立思考的過程,長期堅持下去,一定會使自學能力得到提高。
2.3聽好每堂課并做好筆記
聽課是學習過程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是學會和掌握知識的主要途徑。課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學的知識,是決定學習效果的關鍵。要學好化學,記筆記也是重要的一環(huán)。記筆記除了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聽課的效率外,對課后復習也有很大的幫助。功在課堂,利在課后,如果在課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課后復習和做作業(yè)都不會發(fā)生困難;如果上課時不注意聽講,當堂沒聽懂,在課堂上幾分鐘就能解決的問題,課后可能要花費幾倍的時間才能補上。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雙向活動,學生是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要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聽課時,一定要排除一切干擾和雜念,眼睛要盯住老師,要跟著老師的講述和所做的演示實驗,進行積極地思考,仔細地觀察,踴躍發(fā)言,及時記憶,抓緊課堂上老師所給的時間,認真做好課堂練習,努力把所學內容當堂消化,當堂記住。
2.4認真觀察和動手實驗
在義務教育化學教科書中編入了81個演示實驗、10個必做的學生實驗和9個學生選做實驗,還安排了13個家庭小實驗。化學實驗是很生動、很直觀的,實驗中千變萬化的現(xiàn)象最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因此,通過這些演示和學生實驗,學會觀察老師演示實驗的操作、現(xiàn)象,獨立地做好學生實驗,上好實驗課,是學好化學的基礎。
2.5課后有效地復習
(1)及時復習。教師要抓好新課前的復習提問。提問的目的首先是減少學生的遺忘,鞏固學生的記憶,其是對新課掃平道路。學生平時不復習,臨考前“開夜車”和“加班加點”是不符合記憶規(guī)律的。
(2)分散復習。教學中要利用一切機會抓好平時的復習、階段復習、期末復習。
(3)注意復習方法。復習要避免機械重復每次復習都應給以新的信息,提出新的理解要求,激起智力活動的積極性使學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識。 并學會精讀課本,精讀是認真地讀懂并理解及記憶重點內容和定義,把這些內容與有關的舊知識聯(lián)系起來。
2.6認真完成作業(yè)和反思評價
做作業(yè)是練習的極好機會,是鞏固知識的重要手段之一。學生一定要親自動手做,絕不能抄別人的作業(yè)。節(jié)后習題和章后復習題一定要認真完成,不能馬虎。做作業(yè)要在復習好了以后做,才能事半功倍。一定要主動地、獨立地完成每次作業(yè),多思多問,不留疑點,并盡可能地把做過的作業(yè)都記在腦子里,因為沒有記憶就沒有牢固的知識,只有用心記憶才會熟能生巧,才能在勤練的基礎上“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