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東
【摘 要】中國古詩詞是中國文學的精華。古詩由高度凝練的語言組成,寓意豐富。中小學古詩教學不僅是為了傳承優(yōu)秀的中國文化,同時也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和人文情懷。古詩教學是我國古典文學的教育起點,凝練的語言、繪聲繪色的情景描寫、生動形象的意象,對提高我們的語言感知品味能力、審美能力以及想象力的培養(yǎng)都具有重要作用。從文學教學的角度講,古詩這種體裁的文學作品,也是很好的教學素材。然而,在小學古詩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使得教學效果不盡人意。本文就小學課堂的古詩教學問題、教育教學理念和教育認知心理的角度,闡述小學古詩教學的思想,提出相關基本策略,旨在促進我國中小學古詩教學,為今后的人才培養(yǎng)做好基礎工作。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鑒賞;教學課堂
一、情感引領,架起文學橋梁,教師是關鍵
古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要想使學生具有激情,教師首先要做到有熱情,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慣性,使教學方法多樣化,力戒刻板。在進行每課古詩教學時,都應批準激情點,以此做契機。如《贈汪倫》是摯友篇;《靜夜思》是思鄉(xiāng)的主題曲;《登鸛雀樓》則既抒發(fā)志向又蘊涵哲理,每首詩作都飽含詩人的深情。教師只有以情激情、找準情感基點,才能使學生在情感的驅(qū)使中學習語言,才能使學生從中獲取情感與人文精神的養(yǎng)料,從而豐富學生的感情世界,開啟藝術想象力,從中汲取文學營養(yǎng)。
二、巧用媒體,情景結合,進行審美教育
多媒體能集文字、聲音、圖像、圖形于同一界面,具有聲情并茂、視聽交融、動靜交錯、感染力強的特點,為學生拓寬視野,提供生動活潑、具體形象的思維材料。讓學生在學習古詩時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直觀地理解詩意,體會感情,得到美的感染,情的陶;臺。如我在教《望廬山瀑布》時,首先利用多媒體指著各個景點逐一向?qū)W生介紹廬山的秀美風光;然后播放瀑布奔流的視頻;最后,我把“廬山瀑布”來了個特寫,聲情并茂地向?qū)W生介紹,此時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已呼之欲出,在這種狀態(tài)下學習無疑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淡化詩意,晶析誦讀,尊重個性化理解
有位哲人說:正是兒童承襲了人類最初的詩性性格,他們的智慧即指向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靈看到的地方。教師不能以自己獨白式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詩意的理解、思考,從而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啟迪。那么詩意的理解,只要學生借助注釋大體理解即可,但是如何去展現(xiàn),誦讀是最好的方式。只有有感情地誦讀,才能體會出詩的真味。如《泊船瓜洲》中的“一水”“只隔”“又綠”“何時還”等,都表達了一種濃烈的思鄉(xiāng)情,學生通過品讀理解,進一步體會到詩人思鄉(xiāng)心切的心情。此時,再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與詩人產(chǎn)生共鳴,這詩與情,情與境的交融,則是古詩教學的最高境界,也才能使學生領略到古詩詞獨特的藝術魅力。學生吟誦詩文,抑揚頓挫,韻味無窮,不僅可以感受到漢語言的音律之美,詩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還可以積累語言精華,受到熏陶感染。
四、古詩教學策略分析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想象
古詩其實是一件事、一幅畫的描述,充分利用小學生愛想象的天賦,綜合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fā)小學生想象詩的情景,引導學生逐步進入詩的意境。教師扮演著引導、啟發(fā)的角色,即拋錨式教學,提出一個問題,不做回答,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有問題,教師應給予適當幫助。
2.鼓勵學生參與翻創(chuàng)古詩
比如課上,根據(jù)學生對詩歌內(nèi)容理解,可以編排情景詩劇,教師在旁邊根據(jù)學生編排的情況,及時提出問題,提示學生的一些不足。另外一種方式,就是組織學生仿寫簡單的古詩,以達到訓練學生觀察和寫作的能力。這種教學方法目前實施起來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個問題,就是學生參與時,場面比較混亂,學生有的提前準備不足,教師提前沒有審閱學生的作品,沒有給出指導,導致在短短的45分鐘課堂上,要么將表演過程形式化,照本宣科,要么太注重學生參與,整堂課都在表演,缺乏明確的主題,導致古詩教學娛樂化,效率低下,實際效果不明顯。
3.朗誦和背誦是必須的要求
有些知識性的東西,在小學階段是可以先記住,再理解的。除此之外,背誦能力是小學生的強項,教師應當在一定的強度下,強化小學生的記憶背誦能力,當然要結合一些形象記憶等記憶方法。我國中小學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九年義務教學階段學生應背誦240篇詩文,閱讀量大400萬字以上。這種硬性的規(guī)定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即必須要有一定的強度訓練,而不是單純的問而不管。
小學階段是人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階段,古詩教學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教師必須予以重視。操作方法一方面加強渲染和引導,針對詩歌特點,引入科技手段,用形象的方式展開詩歌教學。另一方面,應引入開放性誦讀教學,教學條件不局限在課堂。教學只是手段,關鍵還要對育人者的素質(zhì)審定,對從事小學教育的工作者任用上應格外重視,對于教師的理論功底和素質(zhì)要求,筆者認為,應提高標準,同大學人才招聘標準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