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哲瑄
【摘 要】作為一名高職的語文教師,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合格“職業(yè)人”是責無旁貸的。高職學生敏感而缺乏信任感,因而回避著外界的一切,學習對于他們來說更是避而不及,其實他們不是不想學,而是害怕學,他們對自己缺乏信心,根據(jù)學生們的這些心理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及時調(diào)整課堂結(jié)構(gòu),打破以往的教學模式,以開放和包容的形式展開課堂,讓學生們飽含信心重新出發(fā)。
【關(guān)鍵詞】高職;文言文;教學;文言文教學
高職的語文教材,主要肩負著從文學的角度,培養(yǎng)提升人文素質(zhì)的使命。從而決定了其內(nèi)容涵蓋較廣,年代跨度較大的特點。并力求通過這些從先秦至新時期和部分世界名家的經(jīng)典作品,真實而深刻的傳遞出人生哲理、是非曲直和道德標準,達到潛移默化的陶冶學生們的情操,提升人格魅力的目的,以此激勵年青一代戰(zhàn)勝困難和挫折的勇氣和堅持真理的志向。
一、現(xiàn)行的高職語文教材中文言文教學篇目的特點
一篇文言文教學篇目的教學目標是多重化的,古文一方面可以向?qū)W生們講明一個道理或者是給學生們傳遞一種思想和信念,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深入了解中國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兩者缺一不可。但是在教材的部分文言文課文篇目中,課文后詳盡的注釋,無疑是學生們的“救命稻草”。這樣就會導致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還在分析和講解課文內(nèi)容的同時,學生們通過注釋已經(jīng)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內(nèi)容,使他們失去了跟隨老師的節(jié)奏、逐步學習的興趣,導致了文言文課堂教學的兩個結(jié)果:一是,學生只是潦草的懂得了文章的大概意思,對于其中所涉及的歷史典故以及深入的內(nèi)涵道理并沒有明確的掌握。二是,學生對本就枯燥的文言文課堂失去興趣,使教師的教學陷入困境。
二、現(xiàn)行的高職語文文言文教學模式
高職的學生,語文基礎較差,不僅很多常用字會用錯,還有很多常見字會說不會寫,更不用說那些讓他們一看到就不知道在說什么的文言文了。于是針對這一狀況,很多老師在文言文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了文言文的字詞講解和文章翻譯上,很多重點的文章甚至是逐字逐句的講解。這樣的教學方式帶來的教學效果其實是適得其反的。因為一方面學生的語文基礎不高,過于對字詞深入的探討,學生的理解程度達不到理想高度。另一方面因為對古語字詞厭倦,很多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神思遐往,對于老師的講解一無所知,其結(jié)果是,既沒有理解文章的深層含義,也對所講授的字詞一知半解,收獲甚微。
三、文言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文言文的教學方式,枯燥而單一,全憑教師的“口口相傳”,有的時候為了讓學生加強印象,教師會反復強調(diào),甚至不惜大量的課堂時間讓學生通過抄寫的方式來熟悉文章內(nèi)容,這令本就語文基礎不高、學習興趣不大的高職學生苦不堪言。
(2)背誦和默寫幾乎是保障文言文教學成果亙古不變的方法,這雖能讓一部分學生對所學課文倒背如流,但是死記硬背并不能加深學生對課文深意的理解。楊振寧曾說過這樣一段話:“中國留學生學習成績往往比一起學習的美國學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卻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國學生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強。”高職的學生雖不能堪比留美學生,但是長久以來的文言文教學方法,打磨掉了學生活躍的思維,現(xiàn)行的考察方式只能讓學生的思維停留在如何應付課文的背誦和字詞翻譯的背誦,而不能將字詞活學活用,更無暇顧及文言文本身的含義,浪費了教材編著者選取不同類別的文言文的良苦用心。
四、在文言文教學中的幾點建議。
1.熟讀文章
古語有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文言文教學中,應不急于讓學生去背誦課文,而是先鼓勵他們,大聲的朗讀,并且朗讀速度越快越好,在熟讀的過程中逐步培養(yǎng)語感,同時為之后的內(nèi)容講解打下基礎。
2.充分利用數(shù)字化教學
數(shù)字化教學載體的合理利用,是有效提升課堂效果和效率的途經(jīng)之一。課文《鄭伯克段于鄢》在影視劇《甄嬛傳》中頻繁被使用,在講到部分段落時,不單純的講解課文的內(nèi)容,而是將影視劇重現(xiàn),讓學生結(jié)合《甄嬛傳》中甄嬛和皇上當下的處境和對話來幫助理解《鄭伯克段于鄢》的段落內(nèi)容,這樣做不僅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而且還加深了學生對于課文原文的理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把枯燥的課文轉(zhuǎn)變成故事的演繹
文言文的特點是用語精當,簡單的幾個字,就能描繪會出一段場景,一幅畫面。蘇武牧羊是流傳了幾千年的故事,選文《蘇武傳》,篇幅較長,文中講述內(nèi)容的年代跨度長達40年之久,涉及的歷史事件較多。在課程講授中可以以故事評述的方式,以蘇武的生平為主線,以歷史事件為輔線,將課文的內(nèi)容敘述出來,并將蘇武的愛國思想和民族氣節(jié)融入其中,讓學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4.聯(lián)系實際
中國的古典文化,底蘊深厚,至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仍有很多俗語源自于古典文學,在課程的講解過程中,注重將課文的內(nèi)容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但凡在課文講解過程中能遇到的耳熟能詳?shù)乃渍Z或者是成語,都將其提煉出來,例如,我們生活中會說到的“多行不義,必自斃”的原型就來自于《鄭伯克段于鄢》。
5.推陳出新,變換考核形式
變換模式的教,只為學生能夠積極的學。在教師的心底,我們常常有這樣的期待,學生能夠?qū)W以致用,我們所教授的知識,學生能夠真正地理解,并成為自己知識的一部分,于是考核必不可少。以往考試形式的考核方式,已經(jīng)不能提起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如,在字詞的考核方面,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小組任命組長來督促同學們對于字詞的理解和背誦,在考核過程中,采取分組搶答的方式,累計得分最高的小組獲勝。而在教材要求背誦的課文篇目考核過程中,也可將學生分組,采用接龍的方式來背誦段落,這無形之中既促進了同學們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又拉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培根曾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的培養(yǎng)學生們新的學習習慣,能夠讓他們走出曾經(jīng)壓抑而沉悶的學習狀態(tài),在輕松的環(huán)境和心境下學習,重新樹立信心,讓學生不僅愛上語文課,更愛上文言文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