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我國主要在國際關(guān)系中弘揚平等互信精神。本文就是探討中國古達到近代的平等思想,從而為構(gòu)建中國外交中平等互信精神打好理論基礎(chǔ)。
【關(guān)鍵詞】中國;平等互信外交;歷史必然性;意義
中國思想史中的平等思想主要表現(xiàn)為一種原始大同的社會理想,同時也是在承認社會差異即身份、地位、財富分配不均等前提的人的道德和人性上的平等。雖然農(nóng)民階級主張通過起義來推翻統(tǒng)治階級,但是他們的平等思想和觀念也僅僅局限于財富的平均。雖然對于國際社會中國與國之間平等思想論述不多,但其中“大同”、“講信修睦”和民族主義所包含的國際社會國家間平等思想,可以看出中國思想家已經(jīng)對國家間的平等思想有所思考。
一、中國古代思想家的平等思想
儒家的平等思想??鬃诱J為不平均會導(dǎo)致社會的不穩(wěn)定,為此他闡述了很多有關(guān)平等的主張和思想?!扒鹨猜?,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笨鬃诱J為貧富不均是社會爭亂的根源,“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睘榇耍y(tǒng)治者要實行“仁政”,實現(xiàn)“博施濟眾”,即“老者安之,朋友心智,少者懷之”。孟子提出人性平等的思想,他認為“圣人,與我同類者”,“堯舜與人同耳”,“人皆可以為堯舜”。
道家的平等思想?!独献印分性O(shè)想了“小國寡民”的原始平等社會狀態(tài),針對社會中貧富差距現(xiàn)實,《老子》中提出了“損有與而補不足”的思想,主張“高者仰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莊子認為,“天子”與“己”都是平等的,“與天為徒者,知天子之與己皆天之所子?!鼻f子主張平均主義,“四海之內(nèi),共利之之謂悅,共給之之謂安”。
墨家的平等思想。墨子提出社會平等思想,主張“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勞殿賞,量功而分祿,故官無常貴,而民無常賤,有能則舉止,無能則下之,舉公義,辟私怨”。用人應(yīng)該“不黨父兄,不偏富貴,不璧顏色,賢者舉而上之”
《禮記》中的平等思想。在《禮記·禮運》中,描繪了“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理想:“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友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薄抖Y記·祭統(tǒng)》中提出“貴者不重,賤者不虛,示均也。惠均則政行,政行則事成,事成則功立。功之所以立者,不可不知也。俎者,所以明惠之必均違,善為政者如此。故曰,見政事之均焉”,通過這種手段實現(xiàn)人們在田賦和勞役上的均等。
明代思想家李贄,是晚明中國早期啟蒙運動的思想旗幟。他提出了“不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物之不齊又物之情”,“士貴為己,務(wù)自適”等思想,在批判繼承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基礎(chǔ)上,闡述了平等思想。李贄認為人們天賦平等,“天下無一人不生知,無一物不生知,亦無一刻不生知者——既成人矣,又何佛不成,而更待他日乎?天下寧有人外之佛,佛外之人乎?”指出人們生而知曉道理,皆有成佛可能。人們在德性上也是平等的,“人人各具有大圓鏡智,所謂我之明德是也下與地同,中與千萬圣賢同,彼無加而我無損者也”,圣人和凡人的德性無論在先天的上,還是在后天修行的能力上都是相同的。李贄還論述了政治平等思想,“侯王不知致一之道與庶人同等,而不免以貴自高。高者必蹶下其基也;貴者必厥賤其本也,何也?致一之理,庶人非下,侯王非高,在庶人可言貴,在侯王可言賤,特未知之耳?!彼麖氖挛锏膶α⒔y(tǒng)一視角出發(fā),認為雖然存在著高貴之分,但是不能以高、貴來鄙視下、賤,二者都是平等的。李贄還提出了男女平等的思想,他認為男女天性平等,只不過在封建禮教下才出現(xiàn)男尊女卑現(xiàn)象,從才德上來說,“故謂人有男女則可,謂見有男女豈可乎?謂見有長短則可,謂男子之見盡長,女人之見盡短,又豈可乎?”
二、中國古代農(nóng)民的平等思想
中國古代農(nóng)民階級的平等觀。農(nóng)民作為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受剝削、受壓迫的階級,其反抗精神也是最強的,為了實現(xiàn)平等的社會理想,中國古代農(nóng)民階級提出了自己的平等主張。
《太平經(jīng)》表達了中下層農(nóng)民階級的平等思想。關(guān)于“太平”的解釋,《太平經(jīng)》中指出:“太者大也,言其積大如天,無有大如天者。平者言治,太平均,凡事悉治,無復(fù)不平?!碧骄褪且獙崿F(xiàn)人人平等的社會理想。東漢末年農(nóng)民起義就是在“萬年太平”的旗幟下開展的,但將實現(xiàn)太平的途徑歸結(jié)為期盼統(tǒng)治者的恩賜或有富人施舍,則具有空想性。唐末農(nóng)民起義將平均作為首要口號,很多起義的農(nóng)民軍領(lǐng)袖冠以“平均”名號,例如王仙芝就自稱為“天補平均大將軍”,黃巢則自封為“天補均平大將軍”。北宋時期方臘農(nóng)民起義則提出了分配平均的思想,“凡出入經(jīng)過,雖不識,黨人皆館谷焉。人物用之無間,謂為一家”。明朝末年李自成農(nóng)民起義中,提出了更進一步的平等措施,制定了貴賤均田制,地主霸占的土地由原來的田主認定,并向農(nóng)民頒發(fā)土地憑證“冊券”。洪秀全領(lǐng)導(dǎo)的清末農(nóng)民起義則以基督教的平等觀和中國古代大同思想為理論基礎(chǔ),提出“天父上帝人人共”的思想,“天下多男人,盡是兄弟之輩;天下多女子,盡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爾吞我并之念?”太平天國革命被稱為農(nóng)民革命的最高峰,原因就在于洪秀全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體現(xiàn)了農(nóng)民平等主張的最高要求?!短斐锂€制度》規(guī)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處不足則遷彼處,彼處不足則遷此處”,實現(xiàn)“有田同耕,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也?!?/p>
三、近代中國資產(chǎn)階級的平等思想
到了近代,西方通過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大門同時,也向中國輸入了大量西方文化思想,平等思想就是其中的重要內(nèi)容。無數(shù)仁人志士接受了平等思想,并利用它作為思想武器發(fā)動人民進行變法和革命。
資產(chǎn)階級改良派思想家康有為的平等思想發(fā)展完善了古代平等思想。他強調(diào)人生而平等,“蓋人人皆天所生,無分貴賤,生命平等,人身平等?!睂θ耸篱g的不平等痛心疾首,指出“彼豈非與我與天生之人哉?而觀其生,曾牛馬之不若,予哀其同為人而之斯極也。”他還抨擊了封建社會由身份和地位帶來的不平等,例如“尊君卑臣,重男輕女,崇良抑賤”等。他提出人們要通過自身努力來實現(xiàn)社會平等,“人人當(dāng)自立,人人皆平等,乃太平大同世之極。而人益不可暴棄自賊,失其堯舜之資格矣”
中國近代最偉大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家孫中山思想的平等觀。他的三民主義中包含平等思想,“民族主義是對外人爭平等的,不許外國人欺負中國人;民權(quán)主義是對本國人爭平等的,不許有軍閥官僚的特別階級,要全國男女的政治地位一律平等;民生主義是對于貧富爭平等的,不去全國男女有大富人和大窮人的分別,要人人都能夠做事,人人都有飯吃”。孫中山在遺囑中強調(diào):“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是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jīng)驗,深知欲達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lián)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p>
參考文獻:
[1]《論語》
[2]《莊子》
[3]《太平天國》資料叢刊(1)
[4]孫中山.孫中山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5]《康有為全集》第1卷
作者簡介:
楊曉光(1978~),男,遼寧鳳城人,鞍山師范學(xué)院講師,從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
注:基金項目:2015年遼寧省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課題“新時期平等互信外交思想研究”(課題編號:2015lslktzigjwt-01)的階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