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奉華
“身處艱難氣若虹”——從《陳獨秀詩存》看詩人與時代
宣奉華
陳獨秀是一位有多方面突出建樹和偉大成就的現(xiàn)代歷史偉人。然而,作為政治家、革命理論家、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的陳獨秀,六七十年來,已逐漸被歷史的煙塵所掩蓋、遮沒,甚至被涂抹得面目全非;作為教育家、學者、導師的陳獨秀,也因為他在政治上的坎坷、顛沛,而“言因人廢”,著述漸被淡忘。即使是他創(chuàng)辦、主編的五四時代風靡全中國、影響、鼓舞了一代青年學子的《新青年》雜志,至今還有多少人知道、記起?令我們?nèi)f分慶幸、欣慰的是:作為詩人的陳獨秀以他反映時代的不朽詩章,至今仍然鮮活地生存、吟詠在中國的詩壇。感謝安徽安慶市陳獨秀學術(shù)研究會的專家們數(shù)十年來辛苦搜求,將陳獨秀的詩作摘自報刊、信函、歷史檔案、陳獨秀友人及其后代子孫們的秘藏篋笥,以至結(jié)集先后出版了極其珍貴的《陳獨秀詩集》、《陳獨秀詩存》,使當代及后代的人們能夠透過他發(fā)自心靈深處的詩作,看到作為詩人的陳獨秀所處的時代的某些本質(zhì)特征及其詩詞作品真實、雋永的藝術(shù)生命。
在現(xiàn)今已收集出版的陳獨秀近200首詩作中,我們可以按內(nèi)容分為幾個部分,來進行研討、學習詩人是如何把他自己的命運和時代的風云變幻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的。
作為政治家、革命家、詩人的陳獨秀現(xiàn)今已發(fā)表的詩作,亦是以抒發(fā)政治觀點、政治主張、政治感慨的時事政治詩為主干,其中56首七言絕句《金粉淚》為其時事政治詩的代表作,至今仍然是詩詞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典范之作。
《金粉淚》是1934年陳獨秀在南京老虎橋監(jiān)獄中創(chuàng)作的大型組詩。手稿篇末署有“所謂民國二十三年”,由陳獨秀的摯友汪孟鄒到監(jiān)獄探望時,將手稿帶出監(jiān)獄,秘藏下來。1953年2月,汪孟鄒將原稿上交,現(xiàn)存于上海中共“一大”紀念館。
56首七言絕句《金粉淚》,每首都是對當時局勢的紀錄和針砭。詩人目光炯炯,愛國愛民之深情躍然紙上。在國難當頭、民族處于危亡之際,國民黨反動政府對日寇不抵抗,卻對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的蘇維埃政權(quán)和工農(nóng)紅軍大肆圍剿、鎮(zhèn)壓。詩人對國民黨政府禍國殃民的反動暴行義憤填膺,做夢都想喚起民眾,奮勇抗日?!督鸱蹨I》第一首便借五代十國時,后晉石敬瑭割讓燕云十六州給契丹的歷史事件,痛斥國民黨反動政府對日本侵略我國東北所采取的綏靖政策,表達了“此身猶未成衰骨,夢里寒霜夜渡遼”的愛國深情。在華北危急,日本侵略軍直指平津之際,蔣介石卻提出了麻痹國人粉飾太平的所謂“新生活運動”, 《金粉淚》第二首就辛辣尖銳地指斥蔣介石“要人玩耍新生活,貪吏難招死國魂。家國興亡都不管,滿城爭看放風箏”。
國民黨反動派倒行逆施,大搞特務(wù)恐怖統(tǒng)治,詩人預(yù)言它必將把國家拖至危亡。在《金粉淚》第五首中,詩人斷言:“世事由來似弈旗,黃龍青白耍斯梯(swastiks)。紅袍不及藍袍好,行酒青衣古有之?!本媸Y介石這樣胡作非為下去,必將國破家亡、像古代亡國之君那樣“青衣行酒”,淪為異族的奴隸。
針對蔣介石指責“五四運動”為“亡國禍”,詩人在《金粉淚》第七首中把蔣介石斥作反動的封建余孽辮帥張勛:“五四五卅亡國禍,造反武昌更不該。微笑捻須張大辮,石頭城畔日徘徊?!保ā督鸱蹨I》第7首)
針對蔣介石的愚民政策,詩人怒罵其為開歷史倒車,要回到秦始皇獨裁的時代:“民智民權(quán)是禍胎,防微只有倒車開。贏家萬世為皇帝,全仗愚民二字來。”(《金粉淚》第14首)
針對蔣介石對日寇侵略的不抵抗政策,詩人諷刺斥罵道:“兩載匆匆亡四省,三民赫赫壯千秋”(第22首);“長城以外非吾土,萬里黃河慘澹流。還有長江天塹在,貴人高枕永無憂。”(第23首)
針對國民黨反動派法外有法、濫殺革命志士和無辜民眾的恐怖暴行,詩人憤怒揭露:“法外有法黨中黨,繼美沙俄黑百人。囚捕無須煩警吏,殺人如草不聞聲?!保ǖ?6首)
針對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zhàn)后,蔣介石宣布遷都洛陽,同年5月5日《淞滬停戰(zhàn)協(xié)定》簽訂后,蔣介石回到南京,舉行盛大慶典,詩人直指其無恥賣國嘴臉:“健兒委棄在疆場,萬姓流離半死傷。未戰(zhàn)先逃恬不恥,回鑾盛典大鋪張?!保ǖ?3首)
《金粉淚》組詩的最后一首,詩人總結(jié)道:“自來亡國多妖孽,一藝興衰過眼明。幸有艱難能煉骨,依然白發(fā)老書生?!北磉_了詩人在獄中密切地關(guān)注時局,憂慮民族危亡,對國民黨統(tǒng)治的黑暗、賣國、鎮(zhèn)壓革命的實質(zhì)看得清清楚楚,把坐牢、逆境看作是對自己作為一個革命者的筋骨氣節(jié)的磨煉。
縱觀56首大型組詩《金粉淚》,是陳獨秀詩作中的光芒四射的代表作,是一組典型的、獨創(chuàng)的時事政治詩。詩中沒有一句是感傷自己個人的牢獄之苦、身世之悲,失子(延年、喬年被國民黨殺害)之痛,而是透過層層鐵窗,以睿智、敏感的目光注視中華民族國土上空的烏云翻滾,傾聽億萬民眾的哀號與怒吼,針對當時國民黨反動政府在日寇大舉進攻時的賣國逃跑、對無辜百姓的苛捐重稅、敲骨吸髓和隨意屠戳,對中央蘇區(qū)和工農(nóng)紅軍的重兵圍剿以及遍及全中國的特務(wù)統(tǒng)治、白色恐怖、民不聊生等種種滔天罪行,進行口誅筆伐,嘲諷斥罵。每首詩俱從一件時事觸發(fā),具有一個鮮明、深刻的主題要旨。在我國現(xiàn)代詩壇上,這組詩可以作為詩人關(guān)注民生國運的時事政治詩的典范之作,值得后人永遠學習和效法。由于這些詩作直指時事,使它們成為我國現(xiàn)代史事的真實寫照和有力見證,具有永恒的歷史價值和藝術(shù)價值。
另外,長達90行的五言古詩《告少年》、26行四言詩《國民黨四字經(jīng)》也是膾炙人口的著名政治詩。
在1939年8、9月所作的《告少年》中,詩人表達了對宇宙現(xiàn)象的思考,對西方物質(zhì)文明的思考,肯定了科學技術(shù)成就對改造自然的作用。接著詩人筆峰一轉(zhuǎn),引伸到對弱肉強食、大疫厲鬼的尖銳揭露和批判,他“為所有獨夫畫像”,指斥那些強權(quán)霸主“黃金握在手,利劍腰間鳴。二者唯君擇,逆死順則生。高距萬民上,萬民齊屏營。有口不得言,伏地傳其聲。是非旦暮變,黑白任其情。云雨翻覆手,信義鴻毛輕。為惡恐不足,惑眾美其名。舉世附和者,人頭而畜鳴?!痹娙酥赋鋈绻淌苓@種獨夫強權(quán)的奴役,那么人生將是一個無盡的黑夜。在這首詩的最后,詩人勉勵追求真理的少年一代:“毋輕涓涓水,積之江河盈。亦有星星火,燎原勢竟成。作歌告少年,努力與天爭。”他諄諄囑咐少年,你們不要輕視涓涓細流,他們可匯積成浩瀚的大江大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句毛澤東的名言,詩人陳獨秀也一定熟悉和贊同),孩子們呀,你們要敢于與天奮斗,去改變這弱肉強食、獨夫稱霸的黑暗世界呀!筆者認為,詩人是在為古今中外的一切獨夫、伯強、民賊畫像,號召青年不被蒙騙,不懼嚴威,去創(chuàng)造、追求一個光明的新世界。
《國民黨四字經(jīng)》于1927年發(fā)表在《上海工人》雜志上,是對叛變革命、大肆屠殺共產(chǎn)黨人和工人群眾的國民黨反動派的怒斥、謔罵和尖銳揭露。
《醉江東·憤時俗也》是以曲的形式寫的一首政治詩,發(fā)表于1904年3月31日《安徽俗話報》第一期。從陳獨秀早期創(chuàng)作的這首詩,可以看到他的政治詩潑辣犀利的戰(zhàn)斗風格。這首詩以白話入詩,用的卻是《醉江東》這一傳統(tǒng)形式曲牌,可見詩人雖然提倡白話文,但也不一概排斥傳統(tǒng)詩詞曲藝術(shù)形式。這首詩是他主辦的《安徽俗話報》首刊詩詞欄目的開卷之作,從而奠定了他的政治詩取材闊大、立意高遠、深刻尖銳、直擊時弊的基本風貌。
《陳獨秀詩存》中收集了許多對親人、友人、同志的吊亡追念之作,如《哭王希顏》四首、《哭何梅土》、《存歿六絕句》、《述哀》(挽亡兄孟吉)、《挽大妹》、《悼老友李光炯先生》等,皆寫得情真意切,悲慟欲絕,感人至深。136行五言詩《述哀》是悼念大哥陳孟吉的力作,也是現(xiàn)存陳獨秀詩作中最長的一首。詩中表達了詩人聽到兄長逝世的噩耗,夢中與兄長相見,兄長言笑如生的情景。詩人回憶與兄長自小到大,三十年為兄弟,孤苦相憐,青燈課讀的手足深情。十年分別,無緣再見,驟聞兇訊,兄長長逝,“孤棺委塵土,一瞥摧心肝”、“中夜不成寐,披衣?lián)峁鹿住薄ⅰ皞?cè)身覽天地,撫胸一永嘆”。痛悼悲情,感人肺腑。
這首長詩寫于1909年秋天,陳獨秀自杭州北上,扶兄長陳慶元(孟吉)靈柩回故鄉(xiāng)安慶安葬,創(chuàng)作了這首悼念亡兄的聲淚俱下、痛徹肝腸的長詩。
1941年7月15日,詩人的大姐吳陳氏逝于江津上游油溪鎮(zhèn),陳獨秀亦創(chuàng)作了60行五言古詩《挽大姊》。詩中歷述大姊吳陳氏賢惠、孝順、持家勤儉,相夫教子等諸般美德懿行。回顧與姐30年離別后,因避日寇移家西遷,才與姐相攜入蜀,卜居江津,常相往來。姐仍保持勤儉的家風,過著粗茶淡飯的儉樸生活。由于身心疲累,生活艱苦,缺乏營養(yǎng),大姐在69歲時一病不起。詩人回憶與大姐最后一次分別:“送我西廓外,木立無言辭。依依不忍去,悵悵若有思。骨肉生死別,即此俄頃時。當時未警覺,至今苦追憶。”詩人對大姐的懷念是深沉的、永恒的。
筆者認為,陳獨秀的這類悼亡詩作一定還有不少未收到集中。例如,他的長子延年、次子喬年烈士的慘死,在他心中定是一座悲痛的山、憤恨的海,以他對逝世親人、友人的深情追念,每每留下挽詩的習慣,對兩位兒子兼同志的壯烈犧牲,定不會不置一詞。然而他政途坎坷,處境兇險,也許這些詩早已散軼,只有留待后人搜求全璧了。
在《陳獨秀詩存》中,收集了三十多首與友人贈答的詩作。這些作品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厚情誼,肝膽相照,更見詩人的崇高品節(jié)和豪邁性格。
《夜雨狂歌答沈二》這首18行七言古詩借暴雨狂風的景象,抒發(fā)詩人心中“喝日退避雷師吼,兩腳踏破九州九”的革命豪情和宏偉志向。這首詩用仄韻,單雙句皆押韻,一韻到底,音律激越鏗鏘,如驟風猛雨摧枯拉朽,與詩人內(nèi)心的激情壯志相呼應(yīng)。最后六句:“筆底寒潮撼星斗,感君意氣進君酒。滴血寫詩報良友,天雨金粟泣鬼毋。黑風吹海絕地紐,羿與康回笑握手?!睔鈩輭验煟x深情長,志同道合,誓與良友做翻天覆地的革命者,并肩戰(zhàn)斗,像神話中英雄羿與康回那樣握手歡笑,共同去砍斷群丑的“地紐”。這是何等崇高壯美的同志情誼!這是何等闊大豪邁的人生抱負!這首詩離他領(lǐng)導的波瀾壯闊的“五四”運動的爆發(fā)僅四年,在詩人的心靈深處,早就洶涌著蕩滌舊世界的萬丈狂瀾。這首詩告訴我們,他和友人們在準備著,在互相啟示著,勉勵著,他們共同期盼的沖決腐朽封建羅網(wǎng)的萬鈞雷霆和怒浪狂濤正在來臨!這是時代的號角,這是偉大的新時代即將誕生的預(yù)言。
詩人晚年在江津寄友人的詩如《自鶴山坪寄懷江津諸友》、《對月憶金陵舊游》、《與孝遠兄同寓江出紙索書輒賦一絕》等均抒發(fā)孤寂失落的心境,但仍不失耿介高潔的品格和崇高的文化追求。如“相逢須發(fā)垂垂老,且喜疏狂性未移”、“烽火故人千里外,敢將詩句寫閑愁”(《寄楊朋升成都》)、“歲暮家足豚鴨,老饞獨羨武榮碑”等等。
尤其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陳獨秀與蘇曼殊的深厚情誼和互相贈答之作。
1909年1月,陳獨秀與蘇曼殊同住在日本東京清壽館內(nèi),蘇曼殊寫了十首《本事詩》,陳獨秀也步蘇詩的原韻和作了十首《本事詩》,表達對蘇曼殊的理解、慰勉,抒發(fā)對蘇的深厚情誼。這十首七言絕句雖是和詩,但韻律工穩(wěn),寄托遙深,體現(xiàn)了詩人深厚的傳統(tǒng)詩詞功底和造詣。在《曼上人述梵文典成且將次西游命題數(shù)語爰奉一什 丁未夏五》(1907年9月1日《天義報》刊登)這首七律中,詩人高度評價蘇曼殊編譯的《梵文典》首卷,認為是“千年絕學從今起,愿罄全功利有情”,是挽救“悉曇天語”于“銷聲”之際,是對全人類文化的大奉獻,以此詩祝賀和勉勵蘇曼殊盡全力完成這部文化巨著,來釋眾生于繭縛,拯人性于泥涂。
1913年蘇曼殊赴日本江戶省親時,陳獨秀又贈七言絕句一首,題為《曼上人赴江戶余適皖城寫此志別》,抒發(fā)依依惜別之情,和預(yù)示歷史進程的滄桑巨變:“此去憑君珍重看,海中又見幾株桑?!蔽裆畛粒嘁粞U裊,情意綿長,體現(xiàn)了陳獨秀與友人贈答詩婉約沉思、回味無窮的韻致。
在陳獨秀詩作中,有一類即事感懷之作,皆上下古今、議論風發(fā),直抒胸臆,更見詩人之真性靈。其中《感懷二十首》五言古詩就是這類詩的代表作。
這組詩寫于1910年,其中十七、十九二首1911年1月5日發(fā)表于上海《民立報》副刊,1917年5月1日全部刊發(fā)于《丙辰》雜志第三期。這些五言古詩抒發(fā)持人“瘦馬仰天鳴,壯心殊未已”、“曠世無伯樂,騏騮為駑駘”的身世之感,引用許多古代典故、神話及歷史人物故事,風格上有些類似初唐詩人陳子昂的《感遇》詩,表達自己的遠大抱負、深沉思考和政治主張,如“取士必取骨,相馬莫相毛?;茨橡B(yǎng)賓客,所重斗與筲”、“哀哉蒙鳩子,托命于葦苕”(第9首),發(fā)表取士用才的主張;“哀哀世上人,果腹任鞭棰。棲遲塵網(wǎng)中,局蹐待銷毀”(第18首),同情勞苦大眾為了活命果腹被鞭棰奴役的悲慘命運。在這組《感懷》詩的最后一首中,詩人表達了雖然目前是“八表同陰霾,”暗無天日,但太陽必然會照臨大地,光明就在前面的堅定信念,讀之使人精神為之一振,心田充滿光明和憧憬,也體現(xiàn)了五四運動前陳獨秀追求光明、追求真理、一往不顧的決心和革命必勝的信心。
另一首50行的五言長詩《雜感》與前述《感懷二十首》風格、命意相近、皆托古喻今,明志抒懷。尤其是這首長詩的最后一段,可謂是詩人在五四運動前夕對那個封建腐朽的舊世界“黃金命之源,始覺道德賤。物質(zhì)耀光華,精神日銷渙。不平為厲階,富驕而貧怨?!北貙ⅰ搬劄樯鐣保镁贸蓱K變”的天才、準確的預(yù)言。這首詩的倒數(shù)第四句“雨至礎(chǔ)無濕”的“無”字疑為“先”字之誤,應(yīng)改為“雨至礎(chǔ)先濕”。因為“月暈而風,礎(chǔ)濕而雨”是古人總結(jié)的風雨將至的先兆,是自然現(xiàn)象,如果寫成“雨至礎(chǔ)無濕”就不通了,不合常理了,請編注者留意。
關(guān)于陳獨秀的詩作,還有一層極為重要的意義和價值,那就是陳獨秀作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總指揮和主將,他大力提倡白話文、白話詩,力主反對封建舊文化,但他對我國流傳千古的詩詞文化卻是既有很深的修養(yǎng)、很高的造詣,又終生喜愛,吟詠不輟,佳作甚多。這就澄清了一誤會;有的專家認為五四運動的先驅(qū)者們對傳統(tǒng)詩詞持一概打倒、掃滅的態(tài)度,從詩人陳獨秀的詩歌作品可以看到,他對傳統(tǒng)詩詞不但沒有一概掃滅,一概打倒,而且終生吟唱,直至生命的最后時刻。他對我國傳統(tǒng)詩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態(tài)度是正確的、科學的,他的詩作就是最有力的證明。
從陳獨秀的詩作,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詩人正是把自己的心靈、血脈緊系著時代和人民,自覺地在詩中反映時代的律動、人民的心聲,才使他和他的詩成為時代的產(chǎn)兒,永生在祖國和世界的藝術(shù)長河中。中外藝術(shù)史上無數(shù)事實證明了的這一規(guī)律,對當代藝術(shù)創(chuàng)作就是最可寶貴的啟示。
筆者在新華社安徽分社任記者時,曾于1980年冬采訪了一些研究現(xiàn)代史的專家,他們認為應(yīng)拂去掩蓋在陳獨秀身上的極左的歷史塵埃和誤解,還他作為共產(chǎn)黨人、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始人、革命家、思想家的真實面貌,為他平反昭雪,恢復名譽。當時我寫了一篇內(nèi)部材料,題目是:《許多歷史學家呼吁為陳獨秀恢復名譽》。
1980年8月,我在黃山采訪了七上黃山作畫的藝術(shù)大師劉海粟教授,他談到文革中他的家多次被抄.五四運動以來許多文化名人給他的書信、字畫都被抄走了,其中特別提到1935年他從海外歸來,當時陳獨秀正被關(guān)押在南京監(jiān)獄中,劉海粟去獄中探望,老友重逢,相談甚歡。臨別時,劉海粟請陳獨秀題字留念,陳獨秀不假思索,為之揮寫了一付襟懷坦蕩、氣貫長虹的對聯(lián):“行無愧作心常坦,身處艱難氣若虹?!?935年11月,海粟再次到獄中探望并取出他在黃山作的《古松圖》與陳共賞,陳獨秀看畫及劉海粟在畫上的題詞,揮筆題了一首四言古詩:《題劉海粟作古松圖》:“黃山孤松、不孤而孤,孤而不孤。孤與不孤,各有其境,各有其圖。”又記“此非調(diào)和折衷于孤與不孤之間也,題奉海粟先生。獨秀?!碑敃r,我將海翁的這段回憶詳細做了記錄。尤其對陳獨秀的那副對聯(lián)十分欽賞,引為哲言。
1982年我到安慶市采訪,請當?shù)匦侣勍信阄业桨矐c市北效大龍山簏的小鄉(xiāng)村葉家沖去瞻謁陳獨秀墓。那天下午四點多鐘,夕陽慘淡,草樹衰颯,我們沿一條羊腸小道,來到墓前。墓土長滿荒草,墓碑是一塊普通的粗糙山石,上刻“陳獨秀之墓”五個字,鐫工拙劣,此外別無一字,令人感到這樣的表達與陳獨秀的歷史貢獻極不相稱。在墓碑旁,墓臺上,不知何人獻來一束束野花,有的還以廣口罐頭瓶裝上水,把花束插在其中以保鮮。這些花大抵是周圍老鄉(xiāng)和孩子們所獻,其中包含著他們對這位偉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欽敬和懷念,百姓自有百姓的標準、百姓的真情!
此情此景,令我感觸殊深,于是寫下了兩首七絕:
謁陳仲甫墓
一
大龍山下葉家沖,霜草萋萋夕照紅。
姓字何須銘華表,墓前常獻野花叢。
二
行無愧作心常坦,身處艱難氣若虹。
石破天驚功業(yè)在,休將成敗論英雄。
(前兩句引仲甫聯(lián)語)
三十年過去了,今天我們可以在更加尊重歷史真實、更加理性的前提下重新評價陳獨秀和許多歷史上爭議不休的人和事了。作為詩人的陳獨秀,也應(yīng)當抖落歷史的塵埃,重新煥發(fā)出嶄新、鮮活、不朽的藝術(shù)青春了。
讀《陳獨秀詩存》
悠悠青史孰豪雄,當日潮頭唱大風。
金粉淚啼邦國恨,感懷意托摶云鵬。
狂飆更助驚雷吼,暗夜難遮旭日紅。
獨秀峰前吟嘯處,梅花怒放憶詩翁。
(作者系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