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2-0068-02
多少年來,作文教學成為農村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毒V要》指出:“要積極開發(fā)并合理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币鹆宋业淖⒁猓㈤_始搜尋我校的課程資源,結果發(fā)現(xiàn)農村有著得天獨厚的課程資源,學生們生在農家,長在農家,對農家的蔬菜、水果、玉米、洋芋等作物再熟悉不過了,對它們的外形特點和生長過程自然也有深刻的印象。在語文課程資源的平臺上,鄉(xiāng)村學校在條件性課程資源反方面處于弱勢,但在素材性課程資源方面有著自己明顯的優(yōu)勢。針對這一現(xiàn)狀,結合我多年的山區(qū)語文教學實踐,談談自己是如何應用這些素材性課程資源的。
一、激發(fā)興趣,讓學生愿寫
學生之所以沒有寫作興趣是因為沒有素材可寫,“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教師要引領學生深入生活,多開展一些活動,在習作前,可以讓學生先去觀察,或親自去做。如:在一個周末,我讓每位同學回家做一件最感興趣的事。返校后,組織同學們召開小記者交流會,同學間相互采訪,只見同學們議論紛紛,七嘴八舌地說個熱火朝天。我趁熱打鐵,讓同學們以“有意義的周末”為主題,把自己的所做、所為、所感寫下來,同學們很樂意地拿出筆唰唰地寫了起來。結果,同學們有的寫“第一次洗衣服”;有的寫“學做飯”;有的寫“捉泥鰍”;有的寫“上山放?!保挥械膶憽跋潞用~”等等,同學們寫的都是些日常小事,真正做到了寫真話、實話,寫出了農村生活的樂趣。
二、教給方法,讓學生會寫
一是巧寫開頭。教師應教給學生一些開頭的方法。如:(1)“開門見山”式的開頭。《詹天佑》一文,開頭是這樣寫的:“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比木蛧@“杰出”和“愛國”來寫。讓讀者一看就一目了然,上完這課,我組織學生對寫人的文章進行開頭方法的練習。其中,一個同學寫了《我的好朋友》一文,是這樣開頭的:“我的好朋友叫王XX,他勤奮好學,熱愛集體,老師和同學都很喜歡他?!边@樣的開頭,開門見山,直接點題,讓讀者一看就豁達開朗。(2)“歌詞開頭”。我組織學生寫《我們的校園》,有位同學是這樣寫的:“‘沿著校園熟悉小路,清晨來到樹下讀書……每當聽到這悅耳的歌聲,我們那美麗的校園就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這樣的開頭給人以美的感受。另外,還有名言警句開頭、詩句開頭等。開頭的方式各有千秋,教師應該教給學生靈活多樣的開頭方式。
二是重寫中間。中間部分是文章的主體,要像“豬肚”一樣充實?!墩蔡煊印酚玫湫偷氖吕齺肀憩F(xiàn)人物品質,是突出中心的一篇好范文。上完這一課,我順勢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的寫法,對寫人的文章進行習作練習。其中,有位同學在寫《勤勞的媽媽》一文時是這樣寫的:“早晨,媽媽拎著桶兒走在鄉(xiāng)間小路上去幾里外的山溝里挑水……;白天,媽媽頂著炎炎烈日在田間勞作……;晚上,媽媽在充滿煙霧的廚房里為我們做飯……”他抓住了“挑水”“勞作”“做飯”來突出媽媽的“勤勞”。做到中心明確、內容具體。另外,教師應該教給學生一些寫作的技巧。如:(1)寫事的文章,可以按時間順序來寫,也可以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來寫。一件事情,無論大小,都發(fā)生在一定的時間,一定的環(huán)境里,還有一定的人物參加,并且有其起因、經過、結果,要寫好一件事就必須把這六要素寫清楚,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有條不紊地敘述清楚。我在指導學生寫《激烈的拔河賽》一文時,大部分同學是按“拔河前——拔河時——拔河后”這樣的順序來寫的,重點寫的是拔河時。這樣的設計條理清楚、詳略得當。(2)寫景的文章??梢园磿r間順序,也可以按游覽的順序或空間順序來寫。例如《煙臺的海》是按時間順序:“冬天——春天——夏天——秋天”來寫。這樣的文章條理清晰、層次清楚,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資源,讓學生模仿作者的寫作方法,嘗試練習,從而逐步提高寫作能力。
三是妙寫結尾。結尾是文章的精華所在,應像“豹尾”一樣剛勁有力。(1)總結式結尾。即在文章的結尾,對所寫人物的表現(xiàn)、品質進行總結。如:有位同學在《我敬佩的一個人》一文中是這樣結尾:“他就是這樣勤奮上進、樂于助人,是我最敬佩的一個人?!保?)抒情式結尾。即在文章的結尾對所寫的人或事或物的贊揚、歌頌。如:有位同學寫《春天的校園》是這樣結尾的:“我們的校園真美,我愛春天,更愛春天的校園。”此外,還有首尾呼應式、懸念式結尾等等,結尾的方式靈活多樣,教師應根據不同體裁的文章,引導學生采用不同的結尾方式,從而張揚學生的個性。
三、體驗成功,讓學生樂寫
(1)采用激勵性評語。每次評價學生的習作,我都會送上一句句溫馨而又簡短的激勵話語,如:“欣賞你的習作是一種享受。”“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你看,修改后的文章比以前更精彩了?!薄澳阏媸俏磥淼男∽骷?。”學生聽到這些真誠的評價,就會很自信的投入到寫作中去。
(2)開展競賽活動。每次習作可進行一次競賽活動,具體做法是:學生的文章不需要整篇好才給予獎章,只要某部分好就能獲得獎章,讓大部分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有的文章開頭好,就頒發(fā)“最佳開頭章”;有的文章好詞佳句用得好,就頒發(fā)“最佳佳句章”;有的同學書寫得好,就頒發(fā)“最佳書寫章”;有的文章整篇較好,就頒發(fā)“最佳‘小作家章”。經過評比后,看誰的獎章最多,哪組得的獎章最多就在爭章臺上獎一枚“寫作章”。這樣同學與同學之間,組與組之間窮追不舍,互不相讓,為了能得到獎章,大部分學生在習作前能做到認真觀察、積累素材,在習作時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認真寫下來,亮出自己的風采。
(3)為學生提供展示成果的平臺。具體做法是:定期召開“佳作欣賞會”,讓小作者將自己的習作朗誦給大家聽,小作者會產生一種成就感;創(chuàng)建班級“優(yōu)秀習作展”,即把好的習作編寫在一本筆記本上,然后掛在圖書角供其他同學閱讀,起到榜樣示范作用;開辟“小作家園地”即把好的習作貼在小作家園地上,也有的是好的開頭或好的結尾、好的句子都展示出來。另外,我還把全班同學的優(yōu)秀作文編輯成《€讇裝嚶判闋魑難 罰詘嗌洗?;讬┘s旱撓判閬白鶻⒌蛋?、装订硠x幔7矗芙崽岣摺U庋幕疃蟠蟠俳搜白韉幕院橢鞫裕鑾苛俗孕判模洹翱嘈礎蔽襖中礎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