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萬章
朱次琦(1807-1881),字稚圭,號子襄,世稱九江先生,廣東南海人,是晚清時期有名的學者,著有《朱九江先生集》10卷。
朱次琦在學術上的成就自不待言,在書法方面亦頗有造詣,屬于典型的學者書家。在康有為(1858-1927)的書學論著《廣藝舟雙楫》中,多次提到其師朱次琦的書學成就。《廣藝舟雙楫》卷二中,康有為這樣寫道:“吾粵僻遠海濱,與中原文獻不相接。然藝業(yè)精能,其天然勝、工夫備,可與虎臥中原、抗衡上國者,亦有其人。吾見其師朱九江先生,出其前明九世祖白岳先生諱完者,手書篆隸,結體取態(tài),直與完白無二,始嘆古今竟有暗合者”。在這段話里,康有為認為朱次琦的篆隸與清代的鄧石如(1739-1805,字完伯)不相伯仲。鄧石如是清代著名的書法家和篆刻家,康有為將其與朱次琦相提并論,說明他對朱氏是極為推崇的。
不僅如此,康有為還認為海內(nèi)能書者,唯翁同龢(1830-1904)可與朱次琦相比,但筆力氣魄卻去之甚遠;又說朱次琦書道用功至深,相斯(秦朝的宰相李斯)所謂鷹隼攫搏、握拳透爪、超越陷井,有虎變而百獸跧氣象,在顏真卿之后,無與倫比?,F(xiàn)在朱次琦一出,就不是劉墉(1719-1804)可以獨占鰲頭的了。劉墉也是康有為所推崇的書家之一,康有為認為朱次琦可以略勝于他,說明對其師的評價是十分高的。作為朱次琦的弟子,康有為的這些話雖然不免偏激,但出自一向自負的康有為之口(當然有替師溢美之嫌),確乎從側(cè)面可反映出朱次琦的書學達到較高藝術成就。
朱次琦在書法上,執(zhí)筆主平腕豎鋒、虛拳實指,這主要得傳于廣東書畫名家謝蘭生(1760-1831),謝蘭生又得之于黎簡(1747-1799),后來朱次琦又將其傳之于康有為。他的書法源流可以上溯到唐代的顏平原、歐陽詢、虞世南等,而自出新意,屬于典型的學者書風。
據(jù)說朱次琦晚年染疾,盡付書稿于灰燼,故其傳世書跡極少,現(xiàn)在所能見到的大多為文稿手跡,完整的書法作品是不多見的。在筆者編撰的《廣東傳世書跡知見錄》中,記錄其書法作品33件,大致反映出朱次琦傳世書跡的概貌。
在其傳世作品中,《行楷七言聯(lián)》(廣東省博物館藏)是其代表。該聯(lián)書文曰:“幽士高懷云出嶺,騷人秋思水周堂。竹林世講四兄雅正,子勷弟朱次琦”,鈐白文印“朱次琦印”、“西樵山人”和朱文印“子勷”、“吾家有一尊一鼎十硯一百奇石二千古錢二萬卷書”,藏印有朱文“番禺黃口珍藏”和“梁鼎芬觀”等。該作書法結體謹持有度,揮寫自然,淳厚樸茂,在顏體之外別有一種風趣。
朱次琦還擅長榜書??涤袨檎J為自元明以來精榜書者極少,那是因為碑學不興的緣故。只有朱次琦所書的朱氏祖祠額,雄深絕倫,不復知有顏真卿,顯示出碑學的魅力??上У氖?,現(xiàn)在已很難見到朱次琦的榜書作品了。
在朱次琦的大量手稿中,我們還可以看到作為一個學者書法的淡逸與超然。書風隨意自然,無拘無束,與其《行楷七言聯(lián)》有異曲同工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