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關于高三物理一輪復習學案目標的設定

2015-11-24 13:23:20楊文君
物理教學探討 2015年10期
關鍵詞:構建培養(yǎng)目標

楊文君

摘 要:影響高三一輪復習課堂效率的因素有很多,本文選取課堂學案目標作為切入,比較教學內容相同因目標設定不同而出現(xiàn)不同的課堂效果。從為什么要關注學案目標設定,目標設定要考慮到的因素,怎樣進行目標設定三方面闡述學案目標對整節(jié)復習課效率的影響。

關鍵詞:目標;構建;結構;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8(2015)10-0012-6

1 問題的提出

目前高三一輪復習采用學案教學方式已經取得比較明顯的教學效果,同時學案編制的方向、結構、內容、方法也成為課堂是否更有效的評價焦點。學案目標正是一堂課的方向,引領結構搭建、內容取舍。學案目標也是一堂課的教學目標,本文僅從學案目標設定方面闡述其對學案及整堂復習課質量的影響。

近段時間參加了一輪復習的聽課活動,以一名學生的角色參與整個課堂活動,包括回答問題(默默地)和做好學案上的練習。其中有一節(jié)關于“功”的復習課,教師的教學安排如下:1)功的概念,講了功的定義、功的計算式、功的正負含義,然后練習;2)講變力做功,微元法、分段法、動能定理,然后練習;3)講功率,功率的計算、瞬時功率和平均功率、結合pt計算變力做功,然后練習。感覺整節(jié)課的知識涵蓋完整,也重視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但是整個參與過程,筆者回答最多的問題類似“功的要素有哪些?”“如果cosθ為正,表示什么?為負呢?”因此,最深的感受是:累,始終被老師牽著走。“恒力做功”,“變力做功”,還有“功率”……內容多;微元、分段、動能定理……方法多;正負要注意,恒變要注意、過程要注意……注意點多,最后一抬頭一黑板。課后和上課老師交流,老師說“學生很多都忘了,要都復習到才行”“這塊內容要講的比較多,只好壓縮學生練習的時間,還有課后作業(yè)的時間”。老師的回答圍繞著“將知識點全面地復習到”這一課堂目標,學生能接受多少、希望學生能得到怎樣的提高,達到怎樣的效果是“沒有辦法控制的事”。其實,整堂課的學案目標設定的偏離,才是內容整合、教學方法使用出現(xiàn)了慣性偏離的原因,要設定正確的學案目標,就得先明確學案目標的意義。

2 學案目標設定的意義

學案目標由“動詞+對象內容”組成,它是如何影響教學內容的設定、教學方法的使用呢?每堂復習課都要解決的問題是:教什么,教到怎樣一個程度,怎么教?下面從這三方面談課堂目標設定的意義。

2.1 “教什么”與目標設定的關系

目標設定所用的關鍵動詞,能看出老師對該知識內容的處理意圖并決定了教學內容。如高一、高二新授課時,我們的總目標是“讓學生習得知識,并清晰知識點的內涵與外延”?!扒逦本托枰寣W生體驗規(guī)律獲得的過程,創(chuàng)設將實際問題轉化為物理問題的情境,清晰轉化過程的條件是什么,引導學生運用數(shù)學工具對物理問題進行分析(通過必要的探究實驗或數(shù)學推導)從而得到規(guī)律。高三一輪復習的主要任務是夯實知識基礎(具體目標在下文中闡述),如果目標設定核心動詞是“復習”,那么勢必采用先知識羅列,再習題鞏固的方法,于是“填鴨式+題?!本蜁蔀橹饕侄?,決定了教學的內容是知識點和習題。而高考試題中沒有機械式的填空,也不是刷題刷得到的,顯然這樣的目標顯得單一功利。

結合高考命題的趨勢——“物理是有用的,物理就在生活中”,學生要做好物理試題,需要學生調用自己的信息庫,那我們思考的內容就成了如何才能使學生構建好自己的“儲備信息庫”,并且讓庫里的信息長久且調用靈活。當我們將目標設定的核心動詞設為“構建”,我們課堂的內容會涉及到題目背后的知識點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圍繞知識點的“清晰度,靈活度”設計習題,按照知識點間的邏輯關聯(lián)安排習題。做出題目不是目標,梳理出題目背后的知識網(wǎng)絡才是教學的內容,這樣復習后的知識才能有助于形成學生自己的信息庫,這一目標也決定了內容的安排需要根據(jù)學生對知識信息儲存和調用的規(guī)律作出調整。學生知識的儲備就好像圖書館內的藏書,如果復習時只是一本書一本書地將內容再現(xiàn),經過一段時間后,學生的“圖書館”中堆放不少書,但當要調用信息時,就會出現(xiàn)“忘了”“用錯了”“不知道用什么來處理”等問題,不知調用哪本書。所以“教什么”就要按照學生形成知識結構需要怎樣的一些支柱,這些支柱有哪些要素構成,應用、獲得這些要素的基本經歷有哪些的思路進行整合安排。所以,目標決定每節(jié)課教的內容,以及內容的有序呈現(xiàn)。

2.2 “教到怎樣的程度”與目標的設定的關系

根據(jù)布盧姆的“教學目標分類理論”,認知領域教學目標分為:知道(知識)、領會(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不同的目標層次對應不同的教學方式。以一輪復習“功”的計算(第一節(jié))為例,如果目標定在“知道”層次,那么只要學生能回答什么是功,功的計算式怎么列,功求出來的正負表示什么即可;如果目標定在“領會”層次,則不僅要回答“知道”層面的問題,還需要明確W=Fxcosθ僅適用于恒力做功,其中θ的大小用于判斷正負功,x為對地位移;目標定在“應用”層面,則還需要讓學生學會通過分過程求解變力做功,微元法求變力做功,動能定理求變力做功,利用W=Pt等;目標定在“分析”層次,則需要區(qū)分某個力做功,還是合力的功,還是某兩個力做的總功,是全過程的總功還是某段過程的功等等;目標如果定在“綜合”層次,則涉及到功能關系的拓展;如果目標定在“評價”層面,則需要學生思考怎樣的程序進行處理可以盡可能避免出錯。可見不同的目標層次對應的教學內容和深度,學生需要調用的信息儲備是完全不同的,對自身知識的清晰度、結構穩(wěn)定性的要求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2.3 “怎么教”與目標設定的關系

根據(jù)不同的目標層次,采取的教學手段是不同的。如果只是“知道”,我們使用選擇題或填空題將知識點呈現(xiàn)就行;如果是“領會”層面,我們需要用拓展變式作為手段,挖掘概念或規(guī)律的內涵;如果是“應用”層面,我們需要提供給學生某一問題在各種背景下出現(xiàn)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找到敏感信息,正確運用規(guī)律等,該層次還可以借助視頻,動畫等提供學生實際場景的體驗,從而將對知識點的應用,放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升華;“分析”層面,我們會站在出卷老師的角度進行“挖坑”讓學生嘗試出錯,通過對比進行梳理,從而理清問題的物理本質;“綜合”則主要在二輪復習中,講究大跨度、多角度,會同時調用多個章節(jié)的多個知識點解決問題。

3 如何正確設定高三一輪復習學案目標

在每堂課的目標設定之前,先要正確設定高三復習的框架目標,這樣才能由上而下更好地構建結構目標,同時提高每堂課的目的性,為最終目標打好基礎。

3.1 高三一輪復習框架目標

1)構建學生的知識結構

①結構具體化目標:從單一知識結構提升到關聯(lián)知識結構。例如,2014年高考理綜其中一道計算題:

例1 一根長為R的金屬棒OA,A端與導軌接觸良好,O端固定在圓心處的轉軸上。轉軸的左端有一個半徑為r=R/3的圓盤,圓盤和金屬棒能隨轉軸一起轉動。圓盤上繞有不可伸長的細線,下端掛著一個質量為m=0.5 kg的鋁塊。在金屬導軌區(qū)域內存在垂直于導軌平面向右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B=0.5 T。a點與導軌相連,b點通過電刷與O端相連。測量a、b兩點間的電勢差U可算得鋁塊速度。鋁塊由靜止釋放,下落h=0.3 m時,測得U=0.15 V。(細線與圓盤間沒有滑動過,金屬棒、導軌、導線及電刷的電阻均不計,重力加速度g=10 m/s2)①測U時,a點相接的是電壓表的“正極”還是“負極”?②求此時鋁塊的速度大小;③求此下落過程中鋁塊機械能的損失。

在閱卷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在求第③小問時,從“機械能的變化等于除重力以外的力做功”入手去做,想方設法求繩子拉力的功、安培力的功等,結果花了許多時間還是錯了。這讓筆者感到學生知識結構需要豐富,學生在高三復習前對知識點已經有了自己的認識,而已有的認識往往單一且不具靈活性。一輪復習的一個任務就是鞏固單一結構的同時,將其提升為多元知識結構,甚至關聯(lián)知識結構。以機械能損失為例,單一結構指學生會判斷機械能守恒的條件,如摩天輪勻速旋轉、雨滴勻速下落過程機械能是否守恒。在單一結構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物體在輕繩拉力做功的情況下、在粗糙平面上運動的情況下、在有空氣阻力做功的情況下、在有克服安培力做功等的情景下,進行機械能損失的計算,讓學生掌握機械能的損失可從“E初-E末”“除重力以外的力做功”“能量守恒”三個方面求解,從而將學生關于“機械能是否守恒,不守恒如何計算”問題從單一知識結構提升到多元知識結構。在多元知識結構形成的條件下,給一個實際背景或綜合問題,培養(yǎng)學生能根據(jù)題目意思選擇合適的方法來求解機械能的損失。比如例題1中,將轉盤、電磁感應背景下的問題與機械能損失關聯(lián)起來,動能定理能否用,除重力以外的力做功能否求?若不行,能量守恒有哪些能量的變化,電能、轉動動能,能求嗎?若仍不行,最后確定利用初始機械能與末了機械能的差值進行求解,從而將學生的知識結構再次提升至關聯(lián)結構。將學生頭腦中的知識慢慢結構化,構建自己的圖書室,就好像將平面設計、色彩搭配、線路鋪設等書籍放在裝修主題書架上,一旦遇到裝修問題,學生能迅速找到裝修書架并搜索出相關信息,正是一輪復習需要達到的目標之一。

②有序加工知識點真正達到建構的目標

如果知識點是通過灌輸、反復訓練后,以信息碎片儲存在腦海中,往往出現(xiàn)的問題是:剛做過的習題,出現(xiàn)在試卷上,學生仍然做錯,原因是學生讀題后無法找到對應的儲存信息,即學生說的“忘了”。例如,我們復習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涉及到有3個基本公式,2個主要推導規(guī)律,如果上課時我們只是將三個公式在黑板上列好,讓學生背出來,然后就是習題訓練,學生會根據(jù)題目給的信息,機械地套公式,一個一個地試,直到熟練為止。在后來平拋運動中出現(xiàn)的“以v0將物體拋出,落地速度為v,則物體在空中運動的時間為……”的習題中,死記硬背的學生就會選擇(v-v0)/t的答案。這正是灌輸后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學生對于碎片狀態(tài)的信息,無法調用或盲目調用,往往是等老師再次指出問題所在時,他又恍然大悟。根據(jù)信息加工模型,信息加工需要經過“信息接收、選擇性知覺、工作記憶、貯存和長時記憶、提取、效應器與反應形成、控制過程”七部分組成,通過背公式來記公式的方式,在信息接收上就是孤立的一個刺激,經過教師的強化(默寫及批評)迫使學生選擇記憶公式,而后在短時間內重復,使公式始終處于工作記憶狀態(tài)。感覺學生會用了掌握了,事實上反復的練習只能使得對公式的應用在工作記憶中進行,并不能將其內化后儲存至長時記憶中。所以一段時間不接觸后,公式就開始模糊,學生會出現(xiàn)x=v0t+gt2或x=v0t+gt等問題。所以一輪復習更要清晰公式的來源,明確公式中各個物理量的意義,將公式放到場景中導出,賦予各個物理量的實際價值,并將相似的問題明確區(qū)分,這些“經歷”將是學生心中每個主題書架上所放的書的封面。另外讓學生去嘗試出錯,也是加深信息持久性的一個方法。那么,復習公式,則應該先確定該公式應用時容易出錯的點,將這些點作為課堂突破的目標,從而可以增加學生對概念公式等內涵的挖掘,使學生對某知識點的清晰度提高。

2)培養(yǎng)兩方面的能力

①宏觀方面:理解能力,推理的能力,分析綜合的能力,應用數(shù)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以上五個能力為《命題解析》上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表述。能力培養(yǎng)是滲透在平時每一節(jié)課中,比如,復習概念類的內容重在理解,規(guī)律性的內容重在推理,實際背景的問題重在分析綜合,而后調用理解、推理的內容作為支撐,借助數(shù)學方法進行處理。培養(yǎng)能力并不是一句大話,當確定好復習的內容,就應分析清楚達到該內容的復習目標需要學生應用怎樣的能力,從而確定選擇怎樣的習題更能培養(yǎng)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在復習知識點的同時,有目的地培養(yǎng)能力。

②微觀方面:審題能力、建模能力、計算反思能力、規(guī)范答題能力。這僅從做題的角度來說。第一、審題能力:一輪復習絕大部分屬于習題課型,做好一道物理題首先需要審好題,讀出題目中的信息,“預警機先升起來”。例如,試估算較大的梧桐葉從2 m高樹枝落地需要的時間,審題過程如果對“估算”“較大”“葉”對象設置引起警惕,該題就不會出錯了(當然能引起警惕需要建立自由落體模型時,有過對比的經歷),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體現(xiàn)在教師選題時對題干的要求及對復習知識點的呈現(xiàn)方式上。第二、建模的能力:審好題后的建模能力更是解題的核心,14年浙江理綜高考中的“游客登船”問題,審到“當船上升到最高點時,甲板剛好與碼頭地面齊平”能理解到這是船簡諧振動的振幅位置,學生再處理就不會出錯了,平時如果有建模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那么在一輪復習中適當選擇實際背景的問題就會變得有意識。第三、計算反思的能力:分析傳送帶上物體一直減速后的臨界速度問題,“已知物塊以2 m/s速度向右沖上向右運動的傳送帶,傳送帶速度為1 m/s,傳送帶長為3 m,動摩擦因數(shù)為0.2,試分析物體運動到右端經歷的過程”時,學生知道有兩種可能,要算臨界速度,列式v-v=2ax,然后代入數(shù)值v2-22=2×0.2×10×3,得到v臨=4 m/s,既然是減速怎么會算出末速度比初速度大的情況?當我們的目標設定中有培養(yǎng)學生對結論反思能力的要求,那么選題時學生容易出現(xiàn)規(guī)律使用出錯的題就要引起你的注意。第四、規(guī)范答題的能力:該能力是在答案無法求出時,拿到分值最大化的有效做法。14年25題閱卷時就有嚴格區(qū)分m與M的要求,所以規(guī)范答題包含有規(guī)范的解題程序,規(guī)范使用字母,規(guī)范書寫,規(guī)范計算,規(guī)范反思符號等等。這些能力需要老師在講解習題時有目的的處理,也應該是一輪復習的目標之一。

3.2 一輪復習學案目標的確定

1)依據(jù)《學科指導意見》《考試說明》設定課堂學習目標

《意見》《說明》是對高考命題老師唯一的限制,《意見》更是細化了各個知識點的要求,在確定一輪復習目標時,不能將《意見》中的目標一一羅列,那是對新授課時的要求,我們需要整合。例如,在機械能章節(jié)中第一節(jié)《功》的復習課時,《意見》上的基本要求有:①初步認識做功與能量變化的關系;②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兩個要素,知道功的計算公式和單位;③知道功是標量,知道負功的兩種等價的說法;④會根據(jù)公式計算多個力的總功。發(fā)展要求有:⑤知道w=Flcosα的適用范圍;⑥初步理解正負功的物理意義。不要求的有:不要求用功的定義式計算變力做功。如果我們設定的目標只是將講過的知識回熱,即平時說的炒冷飯,那么按《意見》一步步講完就行。但從構建知識體系的目標來說,學生已有回答①②③⑤⑥問題的能力,但僅限于復讀式的回答,說明學生的前概念已經達到單一結構水平,我們會更側重于功計算式應用時的易錯問題,如正負功的“正負”判斷,位移是對地位移,到底求的是哪個力(哪幾個力)的功,所以我們將目標確定為:第一、掌握功的計算式,清晰各物理量的意義及適用條件;第二、會求解對應的力的功,并判斷正負。其中第一目標涵蓋了《意見》中的②⑤,第二目標涵蓋了《意見》中的③④⑥,將目標整合的情況下又提升到了應用層面,學生需要知道“斜面對物體做的功指什么,合外力的功除各個力做功的代數(shù)和還可以用W=ma·x,物體曲線運動過程中角度的變化對應功的正負變化等等”,這些正是與新課教學目標不同的地方,屬于最近發(fā)展區(qū)里的教學目標。高考題不會問這個力做正功還是做負功,但是會像13年浙江理綜第24題那樣問“經過偏轉電場前、后的動能改變量ΔEK左和ΔEK右分別為多少?”正是對正負功計算判斷提出了明確要求。可見處理實際背景問題需要學生頭腦中有一個處理問題的知識結構,而結構中的分支正是在每堂課中滲透的,定下上述兩個目標正是為構建整個能量觀點處理問題建立一個支柱:功的計算,清晰的計算,為能量變化問題服務的計算。

2)分析高考試題的呈現(xiàn)方法確定學案目標

這里仍將功的第一節(jié)課為例,確定目標的過程還參考了2012—2015年浙江理綜試卷中的部分考題。例如,13年浙江理綜其中一道計算題:

例2 如圖3所示,水平板上有質量m=1.0 kg的物塊,受到隨時間t變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用力傳感器測出相應時刻物塊所受摩擦力Ff的大小。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5 s內拉力對物塊做功為零

B.4 s末物塊所受合力大小為4.0 N

C.物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4

D.6 s~9 s內物塊的加速度的大小為2.0 m/s2

該題中的答案A:5 s內拉力對物塊做功為零。該選項考查學生功的兩個要素的清晰程度,那么作為第一節(jié)功的復習課,教學目標應強調清晰力、位移要素的具體內涵。

14年浙江理綜計其中一道計算題:

例3 如圖4所示,兩根光滑平行導軌水平放置,間距為L,其間有豎直向下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為B。垂直于導軌水平對稱放置一根均勻金屬棒。從t=0時刻起,棒上有如圖5所示的持續(xù)交流電流I,周期為T,最大值為Im,圖5中I所示方向為電流正方向。則金屬棒( )

A.一直向右移動

B.速度隨時間周期性變化

C.受到的安培力隨時間周期性變化

D.受到的安培力在一個周期內做正功

該題中的答案D:受到的安培力在一個周期內做正功。該選項對正負功的要求就比較高,那么正負功的正確處理就應該在復習課的目標里出現(xiàn)。而且兩個高考題中信息是隱藏的,例2的位移信息隱藏在圖像中,就需要學生目標清晰地去找“動沒動”,因為求功就得找兩個要素。而例3將位移和力的關系隱藏在了I-t圖中,概念清晰才能知道要從圖像中獲取力反向了,位移并沒有反向的信息。

所以根據(jù)高考試題,將其難度降解,分配到各節(jié)復習內容中,那么在復習中就有了結構。因為不是為了講功的計算式而講計算式,而是為了在其他背景下,信息呈現(xiàn)中有目的地找到解題的線索,這也正是一輪復習要達到的目標之一。

4 反 思

根據(jù)上述要求設定目標,是從學生習得知識的角度入手,符合認知心理學對學生學習規(guī)律的研究,有助于學生構建自身的知識結構,從而有助于在解決實際問題時的信息的順利提取。而且這樣設定的科學目標會直接影響到學案中例題與課堂練習題的選擇,有了“構建”的大方向,那么如圖6所示,物體靜止在斜面上,現(xiàn)使物體與斜面相對靜止地一起水平向右勻速移動,則重力對物體________,支持力對物體________,摩擦力對物體________。(均選填“做正功”“做負功”或“不做功”)這樣的例題,就不會在一輪復習的學案中出現(xiàn)(該題選自《志鴻優(yōu)化設計》2014屆高考物理一輪復習教學案),因為填這三個空僅僅是“知道”。

如果將該題進行改編,設問為:斜面對物體做的功是多少,合外力對物體做的功是多少,則更有利于知識構建的整體性。如果是對正負功的判斷,則選取例題如下:

例4 帶正電的點電荷固定于O點,電子在庫侖力作用下,以O點為焦點做橢圓運動。M、P、N、Q為橢圓上的四點,P點離O點最遠。Q、N關于PO連線對稱,電子在從M點經P、N點到達Q點的過程中( )

A.M到P庫侖力做負功

B.P到N庫侖力先做負功再做正功

C.N到Q庫侖力一直不做功

D.整個過程庫侖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

該題提升了學生在力方向變速度方向也變的情況下,功的正負判斷的能力,(下轉第18頁)(上接第16頁)進一步鞏固學生找功的兩個要素的目標性,而且這些要素是隱含在習題中,有利于學生在陌生背景下提取信息能力的提高。當然,不同的學校在“建構”的大方向下,應根據(jù)學生的基礎選擇適合自己學生的習題。

總而言之,通過正確的目標設定,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構建自身的知識結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在解決綜合問題時的信息調用能力,借助課堂學案的平臺,可以將一輪復習的有效性進一步提高。當然,關于一輪復習有效性的探索還任重道遠,希望得到同行們的斧正和指導。

參考文獻:

[1]高文,徐斌艷,吳剛.建構主義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2]丁錦紅,張欽,郭春彥. 認知心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3]約翰·D·布蘭思福特.程可拉,譯. 人是如何學習的[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欄目編輯 趙保鋼)

猜你喜歡
構建培養(yǎng)目標
財務管理模型的構建與應用
高中數(shù)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6:43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yǎng)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6:40:21
環(huán)境生態(tài)類專業(yè)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能力培養(yǎng)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38:54
構建游戲課堂加強體育快樂教學的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2:01:17
培養(yǎng)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6:35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0:56
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理論研究現(xiàn)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46:28
我們的目標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01:19:30
巴林左旗| 黄大仙区| 平顶山市| 昔阳县| 大埔县| 原阳县| 徐州市| 防城港市| 颍上县| 读书| 镇原县| 牡丹江市| 陆河县| 格尔木市| 朝阳市| 贵溪市| 文昌市| 盐源县| 台江县| 安塞县| 新疆| 永清县| 兰西县| 榆树市| 贡嘎县| 饶平县| 汪清县| 英吉沙县| 光泽县| 河北省| 临颍县| 栾城县| 兖州市| 宁夏| 广宁县| 铁力市| 宁远县| 宝坻区| 乳源| 晋宁县| 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