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好萊塢,曾流行著這樣一句話:“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是在于你認識誰?!边@話是很有道理的。我很慶幸自己能在2011年加入“全國班主任成長研究會”這一班主任專業(yè)成長共同體,認識了以齊魯名師鄭立平為代表的一大批全國一線骨干班主任。四年來,我與團隊的教師們一起學習、交流、實踐和思考,收獲了從專業(yè)智慧、專業(yè)技能、專業(yè)品質到專業(yè)情感的顯著進步。
換一種行走的方式
以前,我總是報怨命運對自己不公,并努力尋找能幫助和“發(fā)現”自己的人,夢想著有朝一日能沖出教育的樊籠,去一個更為廣闊的舞臺實現自己的理想。然而,這個過程讓自己越來越迷失,越來越痛苦。后來,是鄭立平老師的一句話猶如醍醐灌頂,令我茅塞頓開。他說:佛不渡我我自渡,不為彼岸只為海,把自己開成一朵花,你就永遠生活在春天里。細細品味鄭老師的這句話,我才意識到,原來教師的專業(yè)成長首先是一種心靈的成長、精神的成長,而這一成長的過程必須源于靈魂的深度覺醒。只有讓自己的心靈詩意地棲居在教育的沃土之上,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才會有永恒的精神支柱。
靈魂的覺醒不但讓我的思想觀念發(fā)生轉變,甚至我的生活習慣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沉溺其中的QQ農場已無心思打理,整天樂不思蜀地專注于與同道交流探討教育問題。讀書交流、問題研討、視頻講座,群內優(yōu)秀教師智慧的對話、專業(yè)的視角、精彩的活動、開放的思維,使我如同找到了心靈的家園,重新煥發(fā)了學習和工作的熱情。我開始積極改變自己“行走的方式”,將閱讀、反思、寫作作為自己專業(yè)成長的基石。短短幾年時間,我的筆記本用完了一個又一個,累計摘抄的教育理論摘要達百萬字。除此之外,我還自費到山東、河南等地去參加團隊組織的大型公益年會,現場聆聽優(yōu)秀班主任講述他們的成長歷程和管理智慧,更加堅定了跟隨團隊行走的信心和決心。此后,我便像他們一樣,在河北教師教育網、新浪、網易等網站創(chuàng)建“霍慶的博客”,開始書寫人生感悟、記錄成長歷程、反思教育行為、充實幸福人生。在團隊成員的相互鼓勵、相互影響和彼此欣賞下,在不懈的努力堅持中,我的百余篇教育教學論文在全國報刊發(fā)表。2013年,我更出版了《用心做教師》《做最好的幼兒家長》兩部教育著作,被評為省級骨干教師。
這些成績的取得讓我自己都難以相信,原來人的小小軀體中竟?jié)摬刂绱司薮蟮哪芰俊_@更使我對哈佛大學的一個著名理論深信不疑:人與人的差別在于業(yè)余時間,而一個人的命運決定于晚上8點到10點之間。每晚抽出2個小時的時間,用來閱讀、進修、思考或參加有意義的演講、討論,你會發(fā)現,你的人生正在發(fā)生改變,堅持數年之后,成功會向你招手。
走進學習的革命
我發(fā)現,參加全國班主任成長研究會后,我的學習也發(fā)生了一場深刻的革命。這種學習沒有了行政部門的強制命令,學習由完成任務式的功利性被迫“充電”,變成了基于內心需求的更加自覺自主的“保養(yǎng)”的過程。在網上學習中我還發(fā)現,原來像李鎮(zhèn)西、張萬祥、王曉春這樣著名的教育專家,也都保持有網上“行走”的習慣,通過互聯網這一平臺,相識相知,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彼此激勵,奉獻愛心和智慧,在交流與碰撞中成就了許多優(yōu)秀的草根教師。
在全國班主任成長研究會組織的“老班話幸?!币曨l講座培訓中,我結識了鄭立平、劉霄、王莉、李進成等許多原來只在報刊中“認識”的新生代優(yōu)秀班主任。通過他們的講座,我知道了教師“要努力做學生的精神領袖”這一現代教育理念,接觸到了“學生立場”“情緒管理”“教育診療”“NLP”等許多新鮮的教育管理策略和方法。這時我對愛因斯坦的知識圓理論有了更切實的體會,感覺到自己真是學得越多才越感覺到自己的淺薄和無知。
我不再滿足于聽名師們的一次或幾次專題講座,而是買來了許多他們的教育專著,深入研究并悉心體會他們的治班理念和方法。與此同時,我邊學邊用,在自己的班級管理中不斷創(chuàng)新,重心由關注學生紀律向引領學生精神成長方向轉移,將教育問題學生的重心由處理事故向制造故事轉變。通過師生共寫教育日志及組織系列班隊活動,建設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凝聚了全班同學的力量,班級面貌和學生精神狀態(tài)都有了顯著改觀。我還通過為學生慶賀生日,為學生建立成長檔案,為班級制作成長VCD等形式,來有意制造令師生感動的教育關鍵事件,讓同學們感受集體的力量和溫暖。令人欣慰的是,這些活動極大地拉近了我和學生間的距離,我的班級管理也越來越彰顯出教育的智慧,讓我更多地體會到教師職業(yè)帶給自己的幸福體驗。
重新感受人和教育的價值
一個人的優(yōu)秀不算優(yōu)秀,一個人的進步不算進步。在班主任共同體促進自己專業(yè)成長的同時,我也逐步認同了團隊創(chuàng)始人鄭立平老師的教育公益理念。作為研究會的一員,我們在自己成長、優(yōu)秀的同時,也有責任、有義務去影響、幫助、溫暖更多的人,為我們的教育事業(yè)做出自己應有的奉獻。
為回報團隊的培養(yǎng),我多次在中國教師研修網視頻會議室中,為全國的班主任做班級管理和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講座,通過網絡與老師們交流讀書和班級管理體會,倡導積極對待人生、對待工作,享受成長的樂趣,追求幸福完整的教育人生。而網上交流的成功體驗,又再次撥動并點亮了我的心燈,使我有勇氣報名參加團隊組織的實體培訓活動,并應邀到云南、河南、山東、山西等教師培訓機構及本市各兄弟縣區(qū)學校做教師培訓專題講座數百場,被省內外多所學校聘為教師專業(yè)成長顧問。其間,參加教育公益行活動使我強烈地體會到:我們渴望幸福的教育人生,而幸福只有在投入地工作,默默地付出,不懈地學習,快樂地成長,熱心地去幫助那些需要我們幫助的人,將我們的個人價值發(fā)揮到最大化的時候,才有可能實現并值得一輩子去細細品味。
細細想來,我們的團隊不僅是一個心靈對話的家園,更是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一種對教育幸福的信仰。她的存在和生長告訴我們:教師的理念決定著他把班級和學生放在怎樣的起點,去施加影響,并使學生獲得何種程度的發(fā)展;教師的精神決定了他把自己放在怎樣的高度,去推動教育改革,并使教育如何更好地改變我們的生活。
這使我堅信:只有教師改變,才會有學生的改變,才會有教師教育及國民生活的改變。
(作者單位:張家口市宣化區(qū)教
師進修學校
河北張家口 ? 075100)
責任編輯 ? 余志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