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艷燕
口算也稱心算,是一種不借助計算工具直接算出得數(shù)的計算方式??谒慵仁枪P算、估算和簡算的基礎(chǔ),也是計算能力的組成部分。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訓練能力,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很有幫助。我認為,要達到提高學生口算能力的目的,必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不斷加強口算訓練。
一、激發(fā)興趣,念好“基”字經(jīng)
“基”是指基本口算,是計算的基礎(chǔ)。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口算以基本口算的內(nèi)容為主?;究谒銉?nèi)容必須要求熟練掌握,而熟練掌握的程度是指達到“脫口而出”,這就需要學生持之以恒地對“口訣表”等基礎(chǔ)知識進行強化訓練掌握。興趣是學好知識的先導,學生受性格特征的影響,往往容易對持之以恒的基本口算訓練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就需要在進行口算訓練時采取適合學生特點的方法,形式靈活多樣,結(jié)合圖形、游戲等方式方法,以直觀表象、理解算理、加強說理訓練等方面,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他們練習的積極性。
1. 直觀表象助口算。從運算形式看,小學低年級學習口算是從直觀感知過渡到表象的運算。教學中,可把學生的直觀感知歸納到學習理論系統(tǒng)訓練方面。例如:教學9+2的基本口算時,可先出示裝有9個皮球的盒子,另外再準備2個皮球,讓學生想一想:“應該怎樣擺才能一眼就看出一共有幾個皮球?”很快有學生說:“我從盒子外面的2個皮球中拿1個皮球放進盒子里,盒子里就有10個皮球,外面還有一個,一共11個?!蔽冶頁P了這個學生說得好,并說明這種方法叫做“湊十法”,即看到9就想到9和幾湊成10而“湊十法”是口算訓練的其中一個基本方法這樣,表象建立了,也懂得了“湊十法”的原理和運用,口算的準確性也就有基礎(chǔ)了。
2. 理清算理助口算。基本口算的教學,不在于單一的追求口算速度,而在于使學生理清算理,只有弄清了算理,才能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因此,應重視抓好算理教學,例如教學8+5=13時,要從實際操作入手,讓學生理解:8比10少2,求8與5的和,應把8+5的5分成2和3,8與2組成10,10加3得13,這就需要畫出口算8+5=13的思維過程圖。在學生充分理解了算理的基礎(chǔ)上,正確進行思維練習,得出進位加法的法則:“看大數(shù),分小數(shù),湊成10,再加幾?!弊詈?,再引導學生想一想“5+8”怎樣算。這樣,學生在圖文并茂的理解接受過程中,產(chǎn)生了學習思維的興趣,從而理解了算理,亦就掌握了口算的基本方法。
3. 說理訓練助口算。抓好說理訓練,能使學生有效地掌握基本口算,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例如“教學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上課一開始先出示13-8=?”然后就可以采用提示法教學,問學生13-8等于幾呢?回答:等于5。又問:是怎樣想出來的?回答:做減法,想加法。這時就再鼓勵學生:能不能想出另外的口算方法呢?在學生說出幾種口算方法后,最后歸納出幾種不同的退位減法,并要求學生就不同的方法加強說理訓練,以提高口算的速度?!边@樣,學生在不斷受到提示和激勵后,通過加強說理訓練,使學生掌握不同的口算運算方法,更加有效地提高了口算的運算速度。
二、加強訓練,做好“練”字經(jīng)
口算能力的訓練是一個持續(xù)漸進的過程,需要伴隨技能訓練反復進行鞏固練習,達到由掌握基礎(chǔ)知識向?qū)W習知識技能化轉(zhuǎn)變。因此,在日常訓練中,既要逐漸增加口算的練習量,又要注意在訓練中采取多樣化。
1. 分散集中結(jié)合練。例如,在“20以內(nèi)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基本口算訓練中,先集中練“進”、“退”位的口算,然后分散練9加幾、8加幾……;11減幾、12減幾……,最后集中起來訓練,引導學生整理出“20以內(nèi)進位加法表”和“20以內(nèi)退位減法表。”這樣,通過“集中——分散——再集中”的反復性訓練,使學生達到脫口而出的程度。
2. 各種思維靈活練。在平常的訓練中應視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實際,重點選擇訓練學生的順向性思維或逆向性思維,例如練習()+3=10,10-()=4等,讓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各種思維在有針對性練習中得到培養(yǎng)和發(fā)展,經(jīng)過一段時間強化訓練,從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3. 多種形式變換練??刹扇∫曀阌柧殹⒙犓阌柧?、搶答口算、口算游戲、對抗賽、接力賽等各種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習的嚴肅性和趣味性有效地結(jié)合起來。
4. 檢查對比反復練。口算訓練的學生往往喜歡對熟悉和掌握的題型進行反復練習,而不愿意對容易出錯的訓練題型進行改正和再訓練,這就需要教師在訓練過程中更要注意“質(zhì)的方面,強調(diào)口算訓練的正確率,及時做好檢查批改、糾正訓練的工作,不要讓學生習慣成自然,留下“后遺癥”。
責任編輯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