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虞師、晉師滅夏陽a。
【傳】非國而曰滅,重夏陽也。虞無師,其曰師,何也?以其先晉,不可以不言師也。其先晉何也?為主乎滅夏陽也。夏陽者,虞、虢之塞邑也。滅夏陽而虞、虢舉矣。
虞之為主乎滅夏陽何也?晉獻公欲伐虢,荀息曰b:“君何不以屈產(chǎn)之乘、垂棘之璧c,而借道乎虞也?”公曰:“此晉國之寶也。如受吾幣,而不借吾道,則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國之所以事大國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幣。如受吾幣而借吾道,則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廄,而置之外廄也?!惫唬骸皩m之奇存焉d,必不使受之也。”荀息曰:“宮之奇之為人也,達心而懦,又少長于君。達心則其言略,懦則不能強諫,少長于君則君輕之。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國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慮之e。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惫旖璧蓝ル健?/p>
宮之奇諫曰:“晉國之使者,其辭卑而幣重,必不便于虞。”虞公弗聽,遂受其幣,而借之道。宮之奇又諫曰:“語曰:‘唇亡則齒寒。其斯之謂與!”挈其妻、子以奔曹f。
獻公亡虢,五年,而后舉虞。荀息牽馬操璧而前曰:“璧則猶是也,而馬齒加長矣g?!保ā洞呵锓Y梁傳·僖公二年》)
注釋:
a 虞:春秋時期小諸侯國,在今山西平陸。 晉:春秋時諸侯國,都于絳(今山西翼城附近)。晉國攻打虢國,必須經(jīng)過虞國境內(nèi)。 夏陽:虢國邑名,又稱下陽邑,在今山西平陸東北。
b 荀息:晉獻公最親信的大夫,食邑于荀,亦稱荀叔。
c 屈:即北屈,晉國地名,在今山西吉縣北,盛產(chǎn)良馬。 乘(shèng):
古代以一車四馬為一乘。這里專指馬。 垂棘:晉國地名,在今山西潞城縣北,出產(chǎn)美玉。
d 宮之奇:虞國大夫。
e 知:同“智”。
f 曹:春秋時期小諸侯國,在今山東定陶西南。
g 馬齒:通過看馬的牙齒可以知道它的年齡。
大意:
【經(jīng)】虞國軍隊和晉國軍隊一同滅掉了夏陽。
【傳】不是一個國家而說它滅亡,是看重夏陽被攻占這件事。虞國沒有出動軍隊,而《春秋》經(jīng)文中說到軍隊,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在晉國出兵前,虞國就已經(jīng)把夏陽推入了死地,所以不能不說虞國也出動了軍隊。為什么它在晉國出兵前就把夏陽推入死地了呢?因為滅夏陽,虞國是主謀。夏陽是虞、虢兩國交界處的一個要塞。滅掉夏陽,虞、虢兩國也就可以攻下來了。
說虞國是滅掉夏陽的主謀,這是為什么呢?晉獻公想要攻打虢國,荀息說:“君主為什么不用屈地出產(chǎn)的馬,垂棘出產(chǎn)的美玉,向虞國借道呢?”獻公說:“這是晉的國寶,如果虞國接受了我的禮物而不借道給我,那該怎么辦?”荀息說:“這些東西是小國用來服侍大國的。它不借道給我們,就一定不敢接受我們的禮物。如果接受了我們的禮物,而借道給我們,那么,我們只不過是把美玉從宮中的庫房里取出來,藏在宮外的庫里;把良馬從宮內(nèi)的馬廄中牽出來放在宮外的馬廄而已?!鲍I公說:“宮之奇在虞國,一定不讓國君接受禮物的。”荀息說:“宮之奇的為人,雖然內(nèi)心通達,但性情懦弱,又是從小和虞君一起長大的。心里明白,話就說得簡短;性情怯懦,就不會堅決諫阻;和虞君一起長大,虞君就不重視他。況且虞君喜歡的珍寶就在眼前,而亡國之災(zāi)卻要在另一個國家滅亡之后,這是中等智力以上的人才能考慮到的。我料想虞君是中等智力以下的人。”于是,晉獻公就向虞國借道攻打虢國。
宮之奇勸諫說:“晉國的使者言辭謙卑而禮物厚重,一定對虞國沒有好處。”虞國國君不聽,接受了晉國的禮物而借道給晉國。宮之奇又勸諫道:“俗話說‘唇亡齒寒,這大概就是說虢國和虞國的關(guān)系吧!”于是他帶著妻子兒女逃到曹國去了。
晉獻公滅了虢國,魯僖公五年,又占領(lǐng)了虞國。荀息牽著馬捧著璧,來到晉獻公跟前說:“璧還是老樣子,馬卻變老了?!?/p>
【題解】
“虞師、晉師滅夏陽”是《春秋》經(jīng)文中的一句,《穀梁傳》從用詞和史實的角度對此句進行了解釋和闡發(fā)。魯僖公二年(前658),晉獻公準備伐虢。虞國地處晉、虢之間,若繞道則受阻于中條山。晉國大夫荀息獻計,以重禮賄賂虞國國君,欲借道伐虢。虞國賢臣宮之奇看出晉國居心叵測,有各個擊破、一箭雙雕的用意,勸諫虞國國君不要上當(dāng)。然而,面對寶物,虞國國君非但聽不進諫言,反而自告奮勇地出兵打頭陣,幫助晉國攻下了虢邑夏陽。最終的結(jié)果是晉國滅掉虢國,不久之后又滅掉了虞國。《穀梁傳》用這段史事深刻地說明了“唇亡齒寒”的道理,警示后世治國者不可貪圖小利,而要志向遠大,著眼于國家的長遠利益。
《春秋穀梁傳》又稱《穀梁傳》,為儒家經(jīng)典之一,與《左傳》《公羊傳》同為解說《春秋》的著作。記事時間起于魯隱公元年(前722),終于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其作者相傳是子夏的弟子,戰(zhàn)國時魯國人穀梁赤。起初也是口頭傳授,至西漢時才成書。它著重宣揚儒家禮義教化,是我們研究先秦到西漢初年儒家思想的重要資料。(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