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平
(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江蘇連云港 222006)
實訓課程翻轉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策略探究*
胡建平
(連云港師范高等??茖W校江蘇連云港222006)
在實訓課程的翻轉課堂教學實踐中,合作學習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但是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合作學習中有搭便車和保守現(xiàn)象發(fā)生,影響了合作學習成效。文章分析了合作學習中的囚徒困境現(xiàn)象,以《平面動畫制作實訓課程》為例,從教學內容設計、分組、教學實施及教學評價四個方面作了具體探討。以囚徒困境為理論基礎設計的合作學習策略,能提高課堂合作學習效率,促進翻轉課堂的高效開展。
囚徒困境;合作學習;項目式教學;Edmodo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教育理論的高速發(fā)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已經(jīng)在教學活動中得到了廣泛地應用。學生通過課前學習教學視頻和相關輔助資料,完成了學習過程的第一步“知識傳遞”,課堂上師生共同完成學習的第二步即知識的“吸收內化”。在翻轉課堂中,知識的“吸收內化”有很多種方法,比如自主探究、課堂討論和小組合作學習等,在實訓課程翻轉教學中,小組成員通過合作學習共同完成實訓項目是課堂教學中常用的方法。合作學習是一種有結構、有系統(tǒng)的教學策略,對提高課堂教學成效具有積極的意義,通過同伴互助學習可以提高個體的學習成果,同時達到團體共同進步的目的[1]。當然,合作學習是一種理想化的行為,在教學實踐中,也會有部分同學由于自身的利益或是其他因素,存在搭便車或保守現(xiàn)象發(fā)生。但是,教師在學習評價時往往又過于強調小組的整體表現(xiàn),將小組整體表現(xiàn)等同于全體組員的表現(xiàn),忽視了個體績效,造成了不公平的現(xiàn)象,從而降低了其他組員的積極性,也導致了下一輪合作學習整體效果下降的局面。在實訓課程的翻轉課堂教學中,為了避免個別小組成員逃避學習任務,卻共享合作成果,讓互助學習雙贏局面成為泡影,將博弈論中的“囚徒困境”理論引入翻轉課堂教學設計,可以有效避免投機行為的產(chǎn)生,以期達到利人又利己的雙贏局面。
博弈論又稱為賽局理論和對策論,核心概念是在游戲規(guī)則之下,玩家采取各種策略和手段以求得最大的好處[2]。囚徒困境是博弈論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反映個人最佳選擇并不一定是團體的最佳選擇。在囚徒困境的故事中,兩個犯案同伙被抓,由于證據(jù)不足,警察將兩個嫌疑犯分開審訊,并且定好規(guī)則:如果兩人都抵賴,各判刑1年;如果兩人都坦白,各判刑8年;如果其中一人坦白一人抵賴,則坦白者予以釋放,抵賴者判刑10年。在不能相互串供的情況下,每個嫌犯都在為自己的利益考慮:如果同伙抵賴、自己坦白的話可以被釋放,不坦白的話判一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伙坦白、自己也坦白的話判8年,不坦白的話要判十年,坦白還是比不坦白好。由于人都是理性的,出于對自身利益的考慮,所以兩人都選擇了坦白,各判刑8年。但是,這個選擇明顯不是體現(xiàn)團體利益的最優(yōu)解決方案,對于團體而言,都選擇抵賴是最優(yōu)模式,各判1年,而現(xiàn)在都選擇了坦白被判了8年,這就是困境所在。
囚徒困境的故事提示我們,合作學習小組成員最好保持合作的狀態(tài),各方所得利益的總和即團隊利益才能最大化。以合作學習中的資源共享為例,假設組員A和組員B都擁有對方不知道的價值相等的資源,將價值分為基本價值和附加價值,分別用b和a表示,a為組員擁有對方欠缺資源的優(yōu)勢,且b大于a。此次博弈收益矩陣如表1所示[3],此時2b+a>2b>b+a>b。從表可以看出,當雙方都愿意共享資源時,整體的收益總值達到最大,能達到雙贏局面,合作能有效開展;一方共享而另外一方不共享時,只有一方獲益,另外一方會失去合作的驅動力;雙方都不共享時,兩者都不獲益,小組合作失去了意義。
表1 資源共享矩陣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當合作學習小組中的個體選擇其最優(yōu)策略時可能對整體來說并不是好的策略,教師在進行翻轉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教學設計時,應當設計合適的教學策略,引導每個小組成員都自覺地為整體努力,以團體利益為出發(fā)點,盡量避免陷入囚徒困境。
為了避免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陷入囚徒困境,教師在進行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時要注意三個重要的因素:一是重復博弈,二是組間競爭,三是公平的評價。合作學習時,小組成員不是一開始就認同小組是一個生命共同體,而是要經(jīng)過多次的磨合產(chǎn)生小組認同感,設計課程時可以將實訓課程內容分為多個訓練項目,讓學生有機會多次的進行合作。組與組之間的競爭是促進合作學習的重要因素之一,組間競爭會使小組有共同的目標而凝聚小組團結的力量,激發(fā)小組成員的集體向心力,讓他們有共同學習的意愿,個人盡其所能的貢獻自己的知識并分享給其他成員,使得小組可以提升整體的學習成效。為了提高所有成員的合作熱情,教師要在合作學習開始前建立明確合理的合作學習小組成績績效評價標準,把在小組學習中的貢獻可以獲得個別利益當作誘因,提高低參與者的參與意愿,同時,每位組員所得分數(shù)不能超過他在組內所做的貢獻,不能一刀切的全組成員無論貢獻大小都獲得一樣的分數(shù),讓積極參與者覺得公平而變得更加積極,以提高全體成員的合作積極性,幫助小組利益最大化,提高合作學習的整體收益。
在翻轉課堂教學中,好的網(wǎng)絡學習環(huán)境是合作學習開展的基礎,筆者選用了Edmodo平臺,有人形容Edmodo就是“上課用的Facebook”。Edmodo允許老師以多種形式發(fā)布功課,既可以讓全班同學一起合作,也可以讓學生組成小組,互相協(xié)作。通過平臺,學生不單可以在課堂上與同學一起解決問題,在課堂外也能繼續(xù)合作。Edmodo為教師組織小組協(xié)作式學習、發(fā)布作業(yè)及批改作業(yè)提供了方便,也提供了數(shù)字簽章工具,數(shù)字簽章是對某種技能或成就的可視化表示,最直接的目的是把它作為動機激勵的工具激勵學習者,并對學習者的學習效果作出合理評價[6]。Edmodo平臺特別適用于多媒體、動漫等專業(yè)實訓課程展開小組合作學習,下面以《平面動畫制作實訓課程》為例,分析以囚徒困境為理論基礎的翻轉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
2.1設計多次合作的學習內容策略
通過利用囚徒困境對合作學習進行分析,多次博弈有利于合作群體的穩(wěn)定。在合作學習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設計成多個項目,在學習過程中,及時調整小組成員的學習心態(tài),讓學習者反復參與合作,維持知識的循環(huán)與交流順利的進行[7]。此階段是合作學習課堂實施過程的基礎階段,教師要根據(jù)教學計劃,結合生產(chǎn)、生活實際以及學生的專業(yè)特點設計多個合作項目。通過代表性的項目為學生創(chuàng)設適當?shù)暮献鲗W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開展高效的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通過解決所面臨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來獲得學習。比如《平面動畫制作實訓課程》將課程內容分解為網(wǎng)絡廣告制作、FLASH MV制作、FLASH網(wǎng)站制作、動畫短片制作、游戲制作和手機動畫六個實訓項目。教師在每個項目開始前,利用Edmodo平臺,向學生展示項目具體的學習任務和目標、合作學習的學習規(guī)則,明確給出項目的評分細則和個人績效責任,突出評價的激勵調控細則,激發(fā)學生內在發(fā)展的動力。
2.2“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分組策略
合理分組是合作學習建造平等競爭的基礎,學習小組的組建對實訓項目合作學習成功與否至關重要。采用“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形式進行分組,學生在競爭中就會有“旗鼓相當”的感覺。既利于小組成員之間建立起積極的、支持性的合作關系,便于合作者在相互學習時找到相互博弈的知識點,增加合作學習的機率。同時,也利于各小組之間展開各種競賽活動,增強取勝的信心,提高全組成員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實訓課程前期準備階段,教師根據(jù)實訓課程的特點,將學生按照不同的特長分為多組。比如在對《平面動畫制作實訓課程》進行小組分組時,根據(jù)前面幾個學期相關課程教師的推薦,同時結合學生前期課程的分數(shù)和提交作品的質量情況,筆者將12級動漫設計與制作班32個同學分為四個特長組,分別是腳本編寫組、動畫造型設計組、分鏡頭設計組和動畫制作組[8],每個特長組八人。然后本著“自由組合、適當調整”的原則,從每組選出一人,利用Edmodo平臺的分組功能將全班同學分成八個合作學習小組。進行小組重組時,既要考慮每個小組的整體水平,為后期的作品競賽提供一個相對公平的前提條件,也要考慮小組成員的和諧共處,使學生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相互啟發(fā)、互教互學,共同進步,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9]。最后,每個合作學習小組由組員推選出一位責任心強、學習態(tài)度好、有一定創(chuàng)新意識的學生擔任小組長。
2.3“組間競爭、組內合作”的項目式學習策略
小組合作學習,并不是只講合作,不談競爭,競爭能激發(fā)學生的動機和內在動力,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潛能,而小組與小組間的競爭,更能促使小組成員相互團結合作,使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出來。所以在進行實訓課程設計時,采用分組競賽的學習方式將競爭機制引人課堂,這樣有利于激發(fā)小組成員內心的學習欲望和動力,提升小組成員合作學習的意愿,提高合作學習的成效。實訓課程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教師課前利用網(wǎng)絡發(fā)放合作項目通知書,提出教學要求,提供相關教學視頻和拓展學習資料,設計好項目評分細則。學生則利用學習平臺分組進行自主學習,掌握項目前期準備知識。課堂上,小組長在老師的指導下,根據(jù)工作流程將實訓項目分解成不同的工作任務,然后結合成員的特長選出階段負責人?;诓┺恼撝械摹耙匝肋€牙”策略,階段負責人出于自己的職責和利益會選擇積極工作,其他成員為了避免在自己負責的階段無人配合,也會選擇積極配合其他負責人完成階段任務。小組成員通過討論制定實訓項目的制作方案,包括解決問題的思路、小組成員的分工、實訓目標及自評與互評細則等。教師仔細審閱各個小組的項目方案,確保項目可行,指導小組將項目分工細化,使小組成員能夠明確自己的任務,防止“搭便車”現(xiàn)象發(fā)生。項目實施過程中,由小組長協(xié)調,階段負責人具體負責階段任務,小組其他成員配合階段負責人完成階段任務,最后由小組長整理資料,根據(jù)前期的工作進行項目的合成,完成成品。
在項目制作階段,教師要不斷巡視、指導,適當幫助學生解決所面臨的問題,排除學生的畏難情緒,增強他們合作完成項目的信心,并對優(yōu)秀的學生在Edmodo平臺中授予相應的數(shù)字簽章作為獎勵,比如對于創(chuàng)意很好的項目,對構思出該項目的學生就授予“最佳創(chuàng)意”數(shù)字簽章作為獎勵,該簽章可以兌換分數(shù)。項目完成之后,小組長利用多媒體教學網(wǎng)分別演示本組作品,對本小組的制作思路進行簡要闡述,并回答教師和非本組學生的提問,進行作品答辯。
2.4公平合理的評價機制策略
為了防止實訓項目中小組成員出現(xiàn)搭便車和保守的動機,課程設計應該以促進成員信任與合作為導向,改善誘因與獎勵措施。小組成員持續(xù)的做出積極貢獻很大程度取決于感知公平,在一般合作學習情境中,無論成員是否有積極的參與到項目中,整組成員都會得到一樣的分數(shù),即積極參與者和投機者都得到同樣的分數(shù)而造成不公平的現(xiàn)象。在前面的囚徒困境中提到,當一個團隊中有搭便車的學習者出現(xiàn)時,會降低其他學習者的努力意愿,若能對投機者進行懲罰(或減少獎勵),將有助于提升其他學習者的積極意愿。實訓項目的完成要有清晰的評價標準,讓學生清楚的知道老師將如何評估小組和個體的努力[11],如何對他們的學習成績進行評分。實訓課程評價采用多元評價方法,每個項目采用百分制,分別由80%的項目過程評價和20%的職業(yè)素質評價組成(見表2)。
表2 學生個人分數(shù)
考勤采用扣分制,每曠課一次扣3分,事假病假扣1分,遲到扣0.5分。學習態(tài)度主要考察兩部分,一是學生課前利用網(wǎng)絡自主學習的情況,比如登錄平臺的次數(shù)、觀看視頻的時間及回復帖子的次數(shù)與質量等;二是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比如電腦操作是否規(guī)范、是否積極參與小組討論及是否具有團隊意識等。
作品評價分數(shù)由教師給出的小組作品分數(shù)乘以學生的貢獻指數(shù)得出。首先,教師對項目制作的不同階段利用課前制定的評分細則進行打分,所得分數(shù)作為小組共同的作品分數(shù)。然后,計算出組員的貢獻指數(shù)。項目完成后,依照組內成員和自己在項目中的貢獻度,參考前期制定的評分細則,小組成員進行組內互評和自評,對不同的選項分別給予1分到4分,1分為貢獻度最低,4分為貢獻度最高,以此類推,互評時每位組員的分數(shù)不能相同,即每個分數(shù)只能給一位同學。為達到博弈論中的感知公平,基于個人貢獻度與所得獎勵必須成正比的原則,并對搭便車和浮夸貢獻的小組成員進行懲罰,設計出組內互評與貢獻指數(shù)換算表(見表3)[12],在小組互評中得分最低的學生記為TM1,最高者為TM4,以此類推分為四個等級,為了考察學生的自評與互評的真實度,此表不告知學生,僅作為評分依據(jù)。小組成員根據(jù)自評的分數(shù)和獲得的等級換算出不同的貢獻指數(shù),只要在不浮夸貢獻程度的范圍內,學生根據(jù)貢獻大小,TM1到TM4可以分別得到0.7、0.8、0.9和1的貢獻指數(shù)。但是在自評階段每浮夸一個等級就減少0.1的貢獻指數(shù)。計算出貢獻指數(shù)后,將小組得分S乘以該貢獻指數(shù)H即為個人的作品評價分數(shù)。例如,某小組項目作品得分是90分,某同學互評分是小組四人中的第2名,即TM3,但是該同學自評分是4分,浮夸了一個等級,所以最終的貢獻值只能得0.8(本來應該是0.9),作品評價部分的分數(shù)為90×0.8=72分。
項目檔案主要是考核學習小組與完成項目相關的材料的質量和數(shù)量是否達到要求,比如制定的項目工作方案是否完善、項目制作過程中的原始記錄是否齊全及實訓報告完成質量等。為了更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最大程度激勵學生,將學生在合作學習階段獲得的數(shù)字簽章進行分值換算,每一個獎勵簽章加2分,最高分為8分。
表3 貢獻指數(shù)換算表
在翻轉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是知識內化階段很重要的一種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激發(fā)學習動機,使得每個學習小組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學習者建立相互平等的合作學習伙伴,在學習的過程中使用重復博弈和組間競爭策略,建立公平合理的評價機制,能有效地提升合作學習的成效。將博弈論中的囚徒困境理論引入到翻轉課堂的合作學習中,能有效地改善合作學習成效,促進實訓類課程的教學改革。
[1]HUANG,H.C.,Shih,S.G.,Lai,W. C.,”Cooperative Learning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A Game Theory-Based Approach”.Internation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11,27(3):1-10
[2]趙東升.博弈論入門[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3]呂宗翰.從賽局理論觀點看個案分組討論對學習表現(xiàn)之影響:以二技在職專班大學生為例[J].課程與教育,2008(4).
[4]重復博弈—破除囚徒困境[EB/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765780010105n9. html.[2012-03-18]
[5][7][11]湯躍明,劉峰.博弈論在學習共同體中的應用研究[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8(8).
[6]溫小勇,焦中明,孔利華.教育徽章:促進網(wǎng)絡學習的有效工具[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4(8).
[8]關峻萍.平面動畫綜合實訓課程的項目設計探討[J].學園,2013(14).
[9]林海霞.中職《計算機基礎》項目教學設計[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8598e 68701018q7b.html.[2012-08-14].
[10]我們天生都是合作學習者[EB/OL]. http://mooc.guokr.com/opinion/437625/.[2014-07-21]
[12]王建偉.基于賽局理論的合作學習融入國小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D].臺灣新竹:新竹教育大學,2013.
[責任編輯烽燧]
G434
A
1008-7656(2015)04-0054-05
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5年度課題(編號:D/2015/03/085)
2015-09-17
胡建平,連云港師范高等??茖W校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遠程教育與多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