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凱羚
摘 要: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構建高效的地理課堂是有效教學的前提,如何提高學生的地理素質,構建活躍、動態(tài)的地理課堂是當今老師致力解決的問題。根據教學經驗總結各種有效地理教學手段,供大家參考和批評指正。
關鍵詞:有效性;初中地理;課堂活動;思維引導;自主性
一、合理利用其他方面的資源,實現情境教學方法
地理知識是日常生活中我們能夠見到的、感受到的,或是能夠在一些詩詞歌賦以及故事中所耳濡目染的。用這些資源來構建情境教學的基礎,可以讓地理貼近生活,讓學生感受到地理知識的魅力,從而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季風”這一部分的教學當中,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季風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可以從歌曲出發(fā):《黃土高坡》中的“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來讓學生意識到,進而討論這一季風產生的原因和帶來的影響;還可以從詩句出發(fā):“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反映了地理的垂直地帶性;還可以是故事,是歌曲,是全球的奇聞異事等等。這樣的情境引入讓地理充滿了神秘的色彩,能夠將學生很自然地引入到地理知識的海洋中,自然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得以提高了。
二、調動全班學生的積極性,全面參與教學互動
課堂效率的體現在于學生的參與度上,如果學生能夠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參與課堂互動,那么他們就能夠更多地去跟著老師的思路進行思考,自然知識就能夠吸收更多。如果一個死氣沉沉的課堂,我們不能夠因為它的“紀律好”而對其表示肯定。而且老師要意識到,現在的課堂已經不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唯一途徑,因此老師要改變“填鴨式”的教學,幫助學生完成從被動學習到主動求知的轉換。
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可以讓學生成為地理課堂的小老師,并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擔當和規(guī)劃這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然后派組員之一進行講解。這樣集大家之力的“小老師”能夠展示更多的教學想法,能夠讓更多學生參與其中。另外,老師可以帶領學生深入自然進行實地考察,讓他們自己去觀察自然界中的“鳥語花香”和“千奇百態(tài)”,讓他們從欣賞自然到敬畏自然,再到對地理知識的渴望。這種實踐性的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應用自己的地理知識,也就能夠提高知識的有效吸收性。
總之,地理的有效性教學是老師的重任,也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師生共同努力,才能夠建立一個動態(tài)、活躍、有知識層次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王敏娜.初中地理教學方法的探討[J].新課程學習:上,2011(05).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