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雪清(德清縣高級中學浙江德清313200)
探索焦點三角形
●沈雪清(德清縣高級中學浙江德清313200)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之者不如樂之者.”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是數(shù)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探索性學習作為一種開放式學習方式,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重要手段.探索性問題在高考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而且所占比例有繼續(xù)上升的趨勢.然而在平時的教學中,如何利用課本習題設計探索性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呢?現(xiàn)行高中數(shù)學新教材第2冊第132頁的第6題就是一個典型例子,許多高考題、競賽題都可以從中找到生長點.
此題的解答對學生來說并不困難,正如著名數(shù)學教育家波利亞所說:“一個專心的認真?zhèn)湔n的教師能夠拿出一個有意義的但不太復雜的題目,去幫助學生發(fā)掘問題的各個方面,使得通過這道題,就好像通過一道門戶,把學生引入一個完整的理論領域.”如何發(fā)揮本題的教學功能呢?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3個方面來實現(xiàn).
本題的解答方法很多,學生最容易想到的是如下方法:
解法1(斜率法)設所求的點為P(x,y),焦點坐標為F1(-5,0),F(xiàn)2(5,0).由PF1⊥PF2,知
在解法1完成后,若能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考慮,還可得如下幾種不同的解法:
解法2(向量法)設所求的點為P(x,y),焦點坐標為F1(-5,0),F(xiàn)2(5,0),則
解法4(幾何法)設所求的點為P(x,y),由PF1⊥PF2,知點P在以F1F2為直徑的圓上,即x2+y2=25(以下同解法1).
解法5(面積法)設所求的點為P(x,y),則
假設點P存在,則點P必是以2個焦點連線段為直徑的圓x2+y2=c2與橢圓的交點.由此解得
因為a2-2b2≥0不一定成立,所以這樣的點P不一定存在.當a2-2b2≥0(即)時存在,此時橢圓的離心率;當時,c=b,x= 0,此時該點在y軸上,方程組有2個解且圓內切于橢圓.
設|PF1|=r1,|PF2|=r2,則
當r1=r2時,等號成立,即當點P運動到橢圓與短軸的交點C,D時,cos∠F1PF2最小,∠F1PF2最大.
由結論2知,P是否存在由θ與∠F1CF2= 2arctan(C為短軸的一個端點)的大小關系決定:當θ>2arctan時,點P不存在;當θ= 2arctan時,點P有2個;當0<θ<2arctan時,點P有4個.
設P(x0,y0),可知當∠F1PF2=90°時,
根據(jù)前面的結論可得:
變式5設∠F1PF2=θ,則|PF1|·|PF2|及S△PF1F2與θ有何關系?
結論4橢圓上焦點三角形的面積S△PF1PF2= b2tan(其中∠F1PF2=θ).
把結論2的條件稍作改變,即可得推廣命題:
推廣1如圖1所示,已知A1,A2是橢圓(其中a>b>0)的2個端點,點P是橢圓上的動點,當點P沿著弧從點A2向點B2運動時,∠A1PA2逐漸增大,當且僅當點P與點B2重合時,∠A1PA2取得最大值.
圖1
證明設點P(x,y),∠A1PA2=θ,則
又點P(x,y)在橢圓上,從而
若把結論2中的條件“P為橢圓上的動點”改為“P是橢圓準線上的動點”,又可得新命題.
證明不妨設F1(-c,0),F(xiàn)2(c,0)是橢圓的2個焦點,點P是右準線l上的點,則點P的坐標為.又因為
若把上述命題中的焦點變?yōu)殚L軸的端點,又可得如下命題:
證明設A1,A2是橢圓長軸的2個端點,點P是右準線上的一點,則A1(-a,0),A2(a,0),.又
以上是筆者對本習題教學的一些粗淺看法.運用這些結論還能解決很多實際問題,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1]楊祖斌.圓錐曲線的有趣性質[J].中學數(shù)學教學參考,2005(5):28.
[2]仲濟齋.構造圓錐曲線解題[J].中學數(shù)學,2005(12):22-23.
[3]肖秉林.過橢圓焦點的內接三解形的幾個結論[J].中學數(shù)學教學參考,2005(10):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