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海波 劉潔 王劍波
摘要:目前,考試作弊已經(jīng)成為高等教育的頑疾。本文試圖從考試作弊的成因分析,從加強學生自我管理、完善和加強學校制度建設等方面找到與之相對應的解決方法,提出破解之道。
關鍵詞:考試作弊;教育管理;制度完善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9-0016-02
考試作為評估學生學習情況、檢測教師教學效果的方式,對教育機構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目前高校大學生考試作弊之風愈演愈烈,高科技作弊方式越來越先進,嚴重地影響了考試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影響評估和檢測的結果。為了減少作弊現(xiàn)象的發(fā)生,加強考試管理,本文從學生作弊原因的分析入手,介紹學校試圖從學生自我管理和完善管理制度方面加強建設,提出防止學生作弊行為和現(xiàn)象發(fā)生的對策,以及對待學生作弊的態(tài)度。
一、學生作弊現(xiàn)象的成因分析
1.學生學習主動性差,缺少學習興趣。只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才能對學習越發(fā)有興趣,學校效果自然就會好。然而,在對學?;A課程聽課過程中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上課時很少與授課教師進行交流,甚至是追隨教師授課思路。一般情況是:30%的學生能夠跟隨教師的授課思路;30%的學生從事與課程無關的事情,基本不聽課;剩余的學生偶爾跟隨教師思路,且容易被其他無關因素吸引。也就是說,課堂上有70%的學生缺少學習主動性,對授課內容缺少興趣。大部分學生上課時沒有認真聽講,課下基本上不投入時間學習,造成對課程內容的不了解,不能系統(tǒng)掌握知識體系。當課程結束時,學生為了通過考試,突擊學習,為了通過課程期末考試,會采用準備小條的方式考試作弊,以期通過考試。
2.獎學金等物質和各種資格名譽方面的誘惑。由于學生年齡的關系,很容易受到物質或其他方面事物的吸引,使學生觸犯紀律。例如。部分學生受到高額獎學金的誘惑,為了獲得獎學金評定的機會,不惜使用各種方法。成績作為評定獎學金的重要標準,自然成為投機學生的主攻目標,部分學生為了高分,不惜使用作弊手段。大學期間入黨是很榮耀的事情,并且黨員學生在畢業(yè)時也能夠獲得更多的工作機會。但是學生入黨名額有限,學習成績同樣是硬指標,學校一般會推薦成績好的學生成為共產黨員。因此,個別學生為了獲得更好的成績,依然使用作弊的方式。
3.群體效應引發(fā)的危機。在學生自身心理和周圍環(huán)境的共同作用下,作弊行為帶來的利益極易引發(fā)其他學生的盲目追隨。由于高額獎學金和各種榮譽的吸引,學生中已經(jīng)產生一定的傾向性,并且個別學生采用作弊方式也獲得了獎學金等物質或各種榮譽,由于沒有被發(fā)現(xiàn)而未受到相應的處罰,此種行為引發(fā)個別心理傾向性較強學生的模仿,造成更多學生參與作弊。
4.教師的縱容導致考試秩序失控。師者父母心,然而,正是此種心態(tài),使考試秩序失控。一些教師,尤其是年齡較大的教師,當在考試過程中看到個別學生出現(xiàn)違紀、作弊現(xiàn)象時,往往只是將作弊工具收起,要求學生注意或對作弊行為熟視無睹,更有甚者,監(jiān)考教師以保護者的身份為學生“監(jiān)視”學校巡視督察人員。此種行為是對努力學習學生的極大不尊重,嚴重地破壞考試的公正和公平,必然導致考場秩序或整個學??硷L的失控,讓努力學習的良好風氣蕩然無存。
5.傳統(tǒng)考試方式是形成作弊行為的溫床。傳統(tǒng)考試方式以考查學生知識記憶能力為主,缺少對知識運用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這種方式雖然在考查知識學習記憶方面具有很強的操作性,但以記憶為主的知識考查從根本上容易造成作弊現(xiàn)象的發(fā)生。大學中長期存在的考前畫重點的教學方式也為學生準備作弊工具提供良好的溫床。
二、積極影響,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
1.自我目標管理。明確的目標能夠使學生形成長遠的生活、學習計劃,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識。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目標觀念,建立學習、生活長期目標—建立完整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學習觀念,建立中期目標—完成各個學期的所有課業(yè),規(guī)劃每個學期的學習和生活,與整個大學期間的學習和生活進行合理的布局分配,建立學習的近期目標—完成課程學習目標,達到課程要求,掌握課程主要內容,在考試中取得良好的成績。
2.自我定位管理。正確的自我定位,是關乎學生將來在社會中存在價值的重要一環(huán)。有了準確的自我定位,才能有正確的行為指南。通過對自身縱向比較和與他人的橫向比較,使學生建立正確、完整的自我定位,為個人行為提供指導,形成準確的自我認識,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自我目標以及發(fā)展相關的各個方面。
3.自我心態(tài)管理。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通過定期的自省,正確認識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釋放學習、生活上的壓力,避免負面情緒對自我目標和定位產生的影響。另外,通過自省,認真分析各種現(xiàn)象以及現(xiàn)象背后的本質問題,切勿讓負面情緒和壓力造成判斷上的失誤。
三、完善學校制度建設,以科技手段武裝考試管理
1.以教師為抓手,完善教師與考試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第一,從任課教師抓起,加強考前管理。教師既是知識的傳遞者,也是考試紀律的管理者和倡導者,因此,學校在教師管理方面要做到細致和完善,加強管理。學校為了讓學生明了考試方式和成績的構成與計算方法,要求任課教師必須在第一次上課時就將具體的考試方式和平時成績所占比例向全體學生進行公布,在開課兩周內將成績比例系數(shù)填寫在成績管理系統(tǒng)中的。任課教師必須嚴格審核學生的考試資格,對平時考核不合格的學生一律取消課程考試資格,不得在考前向學生透漏考試范圍,在考試完成后不得以任何理由調整考試成績或成績構成比例。
第二,從監(jiān)考教師抓起,加強考試過程管理。學校建立考場評估制度,對考試過程中的全部因素進行評價,包括試卷、監(jiān)考教師行為、學生行為和學院巡視人員行為,而且評價結果將直接影響監(jiān)考教師、學院和學生等有關方面的優(yōu)秀評比成績或資格。為此,學校專門成立考場評估小組,在執(zhí)行正??荚囇惨暵氊煹耐瑫r對各個考場進行評估。為了學院和個人的利益,監(jiān)考教師和學院巡視人員要在考試過程中積極維護考場秩序。
2.以宣傳為抓手,完善考場內、外規(guī)章制度的建設。第一,對考場規(guī)則進行詳細研究,建立更具有操作性的規(guī)程。學??荚嚥块T通過對考場規(guī)則進行詳細研究,提出很多具體的操作方法。例如,在安排學生座位方面,針對不同教室類型,設置不同的安排規(guī)則;對通訊工具作弊難以界定的問題,特別提出“攜帶即違紀,開機即作弊”的考前告知方式。第二,利用學校電子屏幕、宣傳欄等手段,營造嚴肅、嚴格的考試氛圍。學校在通過利用教學樓內的電子屏幕公布與考試相關注意事項的同時,還公布違紀作弊學生的數(shù)量、相關信息等,對參加考試的學生起到警示作用。利用學校內的宣傳欄展示優(yōu)秀學生的照片和個人信息,對廣大學生進行積極的正面引導。
3.以科技手段武裝監(jiān)管過程??萍及l(fā)展為考試過程的實時監(jiān)管,提供實現(xiàn)的可能。第一,監(jiān)控考試過程,監(jiān)管學生行為。全程監(jiān)控為作弊行為舉證和事后舉報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將安裝在教室內的監(jiān)控系統(tǒng)引入考試管理,實現(xiàn)過程監(jiān)督和事后舉證,有利于震懾存在違紀、作弊心理的學生,有利于學生考試后舉報違紀、作弊行為。第二,屏蔽手機信號,屏蔽學生僥幸心理。手機依賴癥越來越多地影響著學生,隨時隨地的網(wǎng)絡查詢和通信功能加大考試管理的難度。在考試過程中,使用手機信號屏蔽器,讓手機處于“失聯(lián)”狀態(tài),從根本上解決手機依賴產生的“不自立”,防止有作弊動機的學生與他人聯(lián)系。
四、加強人文關懷
考試不是目的,僅僅是檢查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一種手段;發(fā)現(xiàn)學生考試作弊也不是目的,目的是為學生提供一個公正、公平的考試環(huán)境。自古以來,有考試就有作弊,當出現(xiàn)作弊情況后,學校、教師和學生應該怎么辦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首先,給予足夠的關注和重視。我們應該從學生的思想和學習方面進行關注,對學生出現(xiàn)違紀、作弊現(xiàn)象的原因給予重視。正如前文所述,思想道德教育和學習興趣的缺失會引起學生后續(xù)違紀、作弊的行為,因此,發(fā)現(xiàn)并重視其原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學生的學習時間,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作弊問題。其次,提出補救方法。第一,重新學習,包括違紀、作弊課程的重新學習,理解和掌握課程知識點,達到課程學習要求。第二,消減違紀、作弊帶來的影響。學校應該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為違紀、作弊的學生提供改正錯誤的機會,如提高違紀、作弊學生的各種門檻或其他要求(學分積點或課程成績等)。最后,對違紀、作弊學生的信息進行保密。廉恥之心,人皆有之。在處理違紀、作弊學生的同時,應考慮學生的個人感受和隱私,避免出現(xiàn)侵犯他人隱私的情況,這不僅是對學生自身權益的尊重,也是對學校利益的維護。
五、結束語
控制和減少大學生作弊是涉及學校教學和管理的系統(tǒng)工程,不是簡單地通過制定幾個文件或規(guī)定就能夠解決的問題。高等學校應該對考試中違紀、作弊的現(xiàn)象進行認真研究和分析,不應僅有處罰一種方式,有時關愛也是一種態(tài)度。
參考文獻:
[1]孫世民,李世峰.大學生考試作弊行為的博弈分析與對策[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4,(08):26-29.
[2]陳富.大學生考試作弊行為的實證研究——基于西部某高校的調查[J].考試研究,2014,(02):73-82.
[3]田寶柱,王艷彥.高等學??荚囎鞅赚F(xiàn)象對策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0,(13):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