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童孟侯
昏不昏,誰來定
文/童孟侯
我這里寫的不是“婚不婚”,包辦婚姻取消半個多世紀了,現(xiàn)在誰都不能決定別人該不該結(jié)婚。我這里的“昏”,也不是昏頭昏腦的昏,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有昏頭的時候,一生中都有兩三分鐘神經(jīng)錯亂,完全搭錯。我這里說的是昏倒、昏厥、昏死、昏過去……
好,書歸正傳。
唐聞生生在美國,長在美國,她的名字叫南?!ぬ?。我不知道“文革”爆發(fā)時誰的膽子如此大,竟敢從“美帝國主義”那兒找回一人兒給中國最高領(lǐng)袖當翻譯。
1966年,唐聞生第一次給毛澤東做翻譯,還沒開口,還沒翻出一句外國話,就一頭昏厥過去。不知道是因為心虛,還是被領(lǐng)袖嚇翻了。
美國人歐費文給“昏厥”下過一個幽默定義:“一個任性的、不可克服的人要倒下的欲望,這是弱者的陶醉。他沉醉于軟弱,甚至希望變得更弱一些,希望當著大家的面倒在大庭廣眾之中,永遠爬不起來。”
這段話夠得上唐聞生嗎?但無論如何,這丫頭嬌小可愛,并且可憐兮兮,肯定是討領(lǐng)袖喜歡的。后來,她不但成為“御用翻譯”,并且很威風(fēng)。這是說的翻譯明星。
再說一個銷售明星,她如今是格力電器集團的掌門人,董明珠是也。當年她到格力當推銷員,第一次和幾個老推銷員到天津出差,剛下火車,還沒進旅館房間,就在前臺昏厥過去。于是,老推銷員只能把她扛進房間。第二天她醒了,立刻跟著老推銷員跑客戶拉訂單去,拖著那條摔傷的腿。后來,醫(yī)生訝異:這病人的腿已經(jīng)骨裂了,怎么可能忍著劇痛到處跑?
那一次出差,董明珠完成了300萬元的生意;那一次昏厥,使她一輩子清醒,從此再也沒有昏倒過。
昏不昏?到了演員那兒就沒那么嚴肅認真了。
2010年4月1日,明星徐若瑄出席臺北的一個服裝秀,突然,她昏倒在舞臺中央,嘩啦啦似大廈傾,全場驚叫,亂成一團。奇怪呀,又沒有誰叫你難堪,你昏倒干嘛?正當眾人束手無策的時候,徐若瑄一個激靈跳將起來,拿起話筒說:祝大家愚人節(jié)快樂!
可不是嗎?今天4月1日!徐若瑄耍了觀眾一把。
四年以后的奧斯卡頒獎典禮,明星黃圣依去了,據(jù)說得到邀請,她將挽著湯姆·克魯斯一起走紅地毯。哪曉得黃圣依還在化妝間畫眉涂唇,突然就暈倒了,一頭栽地。隨從們立刻把她送進醫(yī)院搶救。黃圣依難道比唐聞生還緊張嗎?挽湯姆·克魯斯難道比見毛澤東還容易“犯昏”嗎?這紅地毯難道是妖魔鋪設(shè)的嗎?反正她躺在病床上有氣無力。
影迷吃過徐若瑄的苦頭,大家都認為:黃圣依是假裝昏厥,她在炒作,真有人邀請過她走紅地毯嗎?
是真昏還是假昏?就像足球場上的真摔和假摔,一旦當了歌星影星,這個問題就不是昏倒的人說了算的,也不是醫(yī)生說了算的,全由觀眾一錘定音,觀眾說不是真昏,那就是“假摔”。
醫(yī)生說:“昏厥是一種突發(fā)性、短暫性、一時性的意識喪失而昏倒的病,在短時間內(nèi)能自然恢復(fù)……”
觀眾說:大夫,您站一邊兒去。
浙江衛(wèi)視辦過一檔創(chuàng)新節(jié)目叫做《中國星跳躍》,說白了就是讓明星登上極高的跳臺,然后蹦下去。一般人站在5米10米的高處,看著下面波動的水,心里就會發(fā)慌,兩腿就會發(fā)軟,沒準兒主持人還沒喊“開始”,就會眼冒金星,兩膝疲軟,跌下跳臺去。
明星老板陳光標爬上了高臺,觀眾看清了,顏值是一塌糊涂的,跳技也是一塌糊涂的,反正他眼睛一閉,跳!結(jié)果,水“倒灌”,弄得好尷尬。
不一會兒,明星韓庚出現(xiàn)在5米高臺,他的姿勢和身材要比陳光標強多了?!班獭钡囊宦暎ㄋ臑R,鼓掌四起。但是,落水后的韓庚兄弟沒有立刻浮上來。觀眾想:他肯定也想模仿徐若瑄,過一會兒才冒出頭來,喊一聲愚人節(jié)快樂!
老資格的游泳教練發(fā)現(xiàn)不對勁兒,韓明星在水下的時間過頭了,再悶一會兒就會沒氣。教練衣服都來不及脫,跳下水去,硬是把昏死的韓庚拖到泳池邊。
觀眾們送給韓庚兩個字,是“好險”?是“可敬”?瞧您說的,是“活該”!
再說兩個明星故事。2007年,在《射雕英雄傳》中扮演“黃蓉”的米雪來到青藏高原,專拍冬蟲夏草的廣告。哪知道拍到一半就暈倒,呼吸微弱,眼睛都翻白了。廣告公司立刻把她送到醫(yī)院。醫(yī)生說:這是高山癥,大腦缺氧。
幸虧米雪出洋相的那一幕不是實況轉(zhuǎn)播,否則冬蟲夏草怎么賣得出去?米雪她吃了這么昂貴的玩意兒還是高山反應(yīng)?冬蟲夏草管什么用?
明星一旦上舞臺,對準攝像機,頂住大光燈,那一刻已經(jīng)身不由己,不是你想昏倒就能昏倒,也不是你不想昏倒就不昏倒的。
演員王一飛接拍周星馳導(dǎo)演的一部電影叫《少林足球》,有一場戲是“大師兄”王一飛被對手用玻璃瓶砸腦袋。這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用塑料瓶代替敲一下,王一飛假裝昏倒便是,毛發(fā)不損。
正式開拍,周星馳一揮手,對手便用一個真正的堅硬的玻璃瓶,在王一飛腦袋上狠狠一下,崩!王一飛眼冒金星,立刻昏厥過去。
觀眾覺得假的戲演得真?zhèn)€逼真啊,沒料到真心砸人似乎跟假的一樣。
王一飛總算醒了過來,他斥責(zé)對手:你真用玻璃瓶打我???
對方悄悄說:導(dǎo)演叫我這么做的……
從此,王一飛再也不敢接周星馳的戲(雖然周的戲都賣座),他覺得當個演員要肝腦涂地,甚至一命嗚呼,不是太合算。
有人在微信上做了一項調(diào)查:中國人最愛說的口頭禪是哪些?經(jīng)過投票,排名出來了——第一句口頭禪是“隨便”,第二句是“神經(jīng)病”,第三句是“不知道”,第四句是一句臟話,第五句是“郁悶”……第六句口頭禪是“我暈”!
由此可見,大家伙兒對暈這件事兒還是挺有感情的,因為暈的后邊兒就是昏了,先是有些暈,然后昏倒昏厥昏過去。
那么昏厥和暈菜是一回事兒嗎?不是?!盎柝省弊怨啪陀?,“暈菜”是當下流行。造個句子您就明白了:明星們的昏厥,叫人看了暈菜。
其實,明星在片場或者舞臺真要是昏倒了,肯定是有原因的,或許連軸轉(zhuǎn),或許片約多,或許趕場子……遂免不了想到過去——曾經(jīng)有些德藝雙馨的老演員昏倒在舞臺上,有的甚至再也沒有醒來。但他們的昏倒,是真正的獻身藝術(shù),是真正的以身殉職。那時的演員和觀眾,都是死忠的藝術(shù)圣徒。如果換到現(xiàn)在,出現(xiàn)“昏倒”的場面,觀眾大抵會拍著手等他從地上一骨碌跳起來,以為是鬧著玩呢……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