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維廷
在去年召開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藝創(chuàng)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绷暯娇倳浉叨劝龘P了與人民同甘共苦的創(chuàng)作精神,鼓勵廣大作家、藝術家“虛心向人民學習、向生活學習,從人民的偉大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yǎng),不斷進行生活和藝術的積累,不斷進行美的發(fā)現(xiàn)和美的創(chuàng)造”。
一年來,以人民為中心,儼然成為文學創(chuàng)作的鮮明導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成為文學創(chuàng)作的實踐主題。誠然,只有聚焦人民大眾,聚焦生活實踐,聚焦社會主旋律,才能真正充實文學作品的美感,才能真正創(chuàng)作出有生命、有靈魂、有深度的精品,乃至經典文學之作。當下,文藝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文學創(chuàng)作領域更是欣欣向榮,碩果累累。然而,在文學創(chuàng)作多元化的進程中,不可避免受到了市場經濟的影響和外部腐朽思想的滲透,摻雜了一定的功利、浮躁。諸如一些作者為了吸引讀者眼球、沖擊感官,喜歡搞噱頭,沉溺于“獵奇”“獵艷”式的創(chuàng)作,這可能符合了少數人的口味,但事實證明,這些遠離廣大人民群眾,脫離生產生活實際的作品,無有受眾,很快便會被遺棄淡忘。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如果文學作品沒有基于人民群眾情感和生活感悟的充填,終究難以成為讓人記得住的好作品,更談不上流傳久遠。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這些被世人銘記于心的文學巨匠,作品之所以堪稱經典之作,最重要的就是他們沒有駐足“象牙塔”“亭子間”,而是在民間、在生活、在社會萬象中挖掘題材,尋找靈感。只有深入人民群眾、深入生活實際所潛心創(chuàng)作的故事,才最帶美感,也最受歡迎。正如作家路遙歷時多年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之所以長久以來能贏得讀者喜愛,根本原因在于這部小說源于人民、源于生活,承接了群眾文化的質樸與厚重,回歸了文學服務于人民的本質。
“村村皆畫本,處處有詩材?!被鶎尤罕娭杏兄膶W創(chuàng)作最豐富的營養(yǎng),只有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用親身經歷凝練出的文學作品,才能真正有血有肉有情感,也才會為人民群眾所接受、喜歡、流傳。優(yōu)秀的文學家不僅僅有著深厚的文學功底,更具備從群眾和生活中捕捉情懷、捕捉精神的能力,這也是評判文學創(chuàng)作者的標準。只有飽含著群眾的真情實感,描繪多彩生活,才能創(chuàng)作出接地氣、有溫度、有筋骨、有道德的作品,也才能在平凡中孕育出不平凡。
堅持源于基層群眾,源于生活實踐的導向,同時須毋忘真實、致用的文學創(chuàng)作信條。近代中國外有列強壓迫,內有國民政府黑暗無能的統(tǒng)治,正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走向了今日的繁榮強盛之路,這是不爭的事實。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應肩負責任感,謳歌時代精神、贊揚主流價值,不違背歷史事實,不搞歷史虛無主義,群眾肯定和贊揚什么就寫照什么,否定和反對什么就批判什么,還原文學創(chuàng)造的真實。文學作品是人民群眾的精神食糧,更應堅持致用為先,“為世用者,百篇無害;不為用者,一章無補?!备邠P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旗幟,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的主旋律,創(chuàng)作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好作品,提升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層次,為民族偉大復興和實現(xiàn)中國夢提供強大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
“藝術只有與人民同在,才能獲得無窮的力量、煥發(fā)蓬勃的生機?!蔽膶W本就來自人民群眾與生活,沒有了這些,再華麗的作品也終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一直都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導向。
(作者單位:山東肥城市委組織部研究室)
責任編輯:狄英娜 李民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