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羽
(遼寧省遼陽市中心醫(yī)院病理科,遼寧 遼陽 111000)
癌胚抗原、層粘連蛋白陽性表達在胃鏡活檢胃癌診斷中的研究應用
張 羽
(遼寧省遼陽市中心醫(yī)院病理科,遼寧 遼陽 111000)
目的研究分析癌胚抗原(CEA)、層粘連蛋白(LN)在纖維胃鏡活檢黏膜組織中的表達,探討在胃癌發(fā)生、發(fā)展、治療中的作用與臨床意義。方法應用免疫組織化學技術與常規(guī)病理技術相結合,對胃鏡活檢組織內CEA、LN進行檢測。結果CEA、LN在胃癌組織中的表達率分別為97.5%、50%。與其對照組比較P=0.001、P=0.0039。結論檢測CEA、LN可鑒別重度非典型增生與癌,達到盡早期確診胃癌的目的;LN的表達可協(xié)助判斷胃癌的浸潤、轉移、預測預后,為臨床治療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jù)。
胃腫瘤;CEA;LN;免疫組織化學技術;病理診斷
在消化道惡性腫瘤中胃癌是最常見之一。近年來,隨著內鏡的廣泛使用與相應技術的日臻完善,應用纖維胃鏡進行活檢組織檢查、同時采用HE染色與免疫組織化學S-P法相結合,即可早期確診胃癌、合理選擇化療、免疫治療、基因治療,最大限度提高確診率、改善治療效果。筆者對胃鏡活檢胃癌組織中CEA、LN進行了檢測,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纖維胃鏡標本觀察組80例,男60例,女20例,最大年齡85歲,最小年齡35歲,平均年齡57.3歲。全部病例均經(jīng)纖維胃鏡活檢病理組織學檢查確診為胃癌。其中高分化腺癌20例、中分化腺癌28例、低分化腺癌18例、乳頭狀腺癌6例、黏液腺癌6例、印戒細胞癌2例。80例經(jīng)手術后病理檢查證實術前診斷,診斷依據(jù)(符合)全國2005年診斷標準。設陰性對照(重度非典型增生為對照組:40例),每次設替代(空白)對照與陽性對照。
1.2 實驗方法:①常規(guī)石蠟切片、HE染色;②免疫組織化學超敏S-P法。
1.3 主要試劑:福州邁新生物技術開發(fā)公司售S-P試劑盒與相應第一抗體。①石蠟切片常規(guī)脫蠟增水、PBS洗3×3′。②抗原修復:胰酶、高壓加熱、微波處理,PBS3×3′。③S-P試劑盒中的“A”室溫10 min,封閉阻斷內源性過氧化物酶活性,PBS洗3×3′。④S-P試劑盒中的“B”室溫10 min(非免疫性動物血清)。⑤第一抗體,溫盒內4 ℃過夜,PBS洗3×3′。⑥第二抗體,S-P試劑盒中的“C”室溫下溫盒孵育10 min,PBS洗3×3′。⑦第三抗體,S-P試劑盒中的“D”室溫下10 min,PBS洗3×3′。⑧滴DAB新配液2滴,顯微鏡下觀察3~8 min,自來水洗。⑨蘇木素復染。⑩各級乙醇脫水、干燥、透明,中性樹膠封固。
1.4 S-P法中陽性表達的判定:①DAB分布在腫瘤實質的比例,無(-)、1/10~l/4(+)、1/4~1/2(++)、l/2~3/4(+++)。②陽性細胞數(shù):無(-)、5%~25%(+)、25%~50%(++)、50%~70%(+++)。③DAB顯色強度:基本無(-)、淡黃色或者較強但少(+)、強、較多呈黃色(++)、強而且多呈棕黃色(+++)。依以上標準綜合判定。
觀察組80例,CEA陽性表達于胞質,其總陽性率為97.5%,3級25%、2級37.5%,3、2級之和62.5%呈強陽性。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
80例中,LN陽性表達于腺體基底膜處,呈斷線狀、索條狀、甚至碎片狀,50%缺如,表明在胃癌組織中基底膜結構明顯遭到降解破壞,基底膜結構的是否完整與存在,揭示胃癌的惡性度、轉移與浸潤程度。同時觀察到CEA高陽性表達者,其LN表達下降較明顯,提示CEA與LN表達基本呈負相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實驗結果分析
胃癌乃最常見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甚至其發(fā)病率居全部惡性腫瘤之首。近年來,隨著內鏡的廣泛使用與相應技術的日臻完善,人們采用纖維胃鏡對活檢組織行病理學觀察,部分胃癌可得到確診。但在另一部分活檢標本中對于癌與非典型增生單憑石臘切片HE染色難于判斷。重度非典型增生細胞的形態(tài)與癌細胞相似,在單一的活檢標本上,重度不典型增生與癌很難鑒別,甚至不能鑒別,但對它的準確診斷直接關系到臨床的合理治療。為此,筆者對纖維胃鏡活檢標本同一組織塊進行常規(guī)病理學觀察的同時,運用免疫組化S-P法聯(lián)合檢測胃癌組織中CEA、LN,探討從胃鏡取材組織中盡可能早期確診胃癌,并對胃癌患者的預后判斷及臨床治療提供有效可靠的依據(jù)。
CEA為相對分子質量200 kD的糖蛋白,由胎兒能分泌多糖一蛋白質復合物的腺管上皮細胞合成。偶見于正常成人細胞及良性上皮性腫瘤組織。而在許多癌組織,尤其胃腸道癌、胰腺癌中則大量表達。由于該抗原可由腫瘤細胞分泌于血液之中,因此可作為腫瘤治療與微轉移以及復發(fā)的檢測物[1-3]。梁廷波等曾采用免疫組化ABC法檢測了41例胃癌及其不同距離癌旁黏膜中CEA的表達,結果胃癌組織內CEA 100%表達陽性,癌旁2、5 cm處分別為40%、26%[4-5]。本組觀察結果:與國內相關文獻報道相符合,觀察組計80例,CEA在胃癌組織陽性表達78例(97.5%),其中僅2例陰性、陰性表達為++30例、+++20例,強陽性表達計50例(62.5%)。而在對照組重度非典型性增生40例中,CEA陽性表達僅8例,且表達強度均為(+)。通過實驗又一次證明了CEA在胃癌組織中的定位表達,不僅敏感度高,而且特異性較強,是胃癌細胞的良好標志物。
腫瘤轉移是一個復雜的多步驟過程,可分為4個階段:①腫瘤從原發(fā)灶脫離;②降解基底膜、向外浸潤、遷移并黏附于血管內皮細胞;③進入循環(huán)系統(tǒng),隨著血液到達并停留于遠處血管壁;④穿過血管,侵入細胞外基質。最后在特定的組織器官內形成轉移灶。顯然,胃癌組織中基底膜構成則至關重要。層粘連蛋白(LN)是細胞外基底膜的主要組成部分,分布于基底膜和細胞外基質,通過與其受體(LN-R)結合調節(jié)細胞的黏附、擴散、轉移與增殖。張林等采用S-P法檢測51例胃癌中LN表達,其陽性率為41.2%[6-7]。在我們的實驗中,胃癌觀察組80例、40例(50%)陰性,陽性表達+~++)為40例,定位表達不是缺如就是表達強度低,32例(+),基本為碎片狀分布,在重度非典型性增生對照組,陰性只有6例34例(85%)陽性表達,且其中24例(60%)強陽性(++~+++)表達。同時,它們的陽性顆粒多定位于基底膜處,呈圍管狀連續(xù)線樣排列。兩組之間表達明顯差別與分布形式的迥異,證明胃癌組織中LN的陽性表達較重度非典型性增生遠遠為低,即胃癌中LN陽性表達少或缺如,意味著基底膜被降解破壞,腫瘤易于浸潤、擴散轉移。同時還發(fā)現(xiàn),低分化腺癌病例活檢組織內LN陽性表達遠遠低于高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組織中LN的陽性表達多呈顆粒、碎片狀,而高分化腺癌內則多為斷續(xù)線狀,偶見連續(xù)線狀分布。胃癌組織中LN陽性表達量的差異與分布形式的不同,提示胃癌細胞的分化程度與其浸潤轉移的能力也呈負相關[8-10]。觀察組LN表達陰性的40例,均應在配合手術治療、化療的同時,選擇使用抗腫瘤轉移新藥:包括抗癌細胞黏附、抗基底膜降解等。
綜上所述,對纖維胃鏡活檢胃黏膜組織,即同一病例、同一部位,同時常規(guī)石蠟切片免疫組織化學、HE染色兩種方法檢測CEA、LN的表達,首先可以通過這一最簡便易行的分子生物學方法,鑒別重度非典型增生與癌,盡早確診胃癌;其次,通過檢測LN除進一步證實胃癌的診斷,還可預測腫瘤細胞被黏附,基底膜被降解的程度,了解腫瘤發(fā)生浸潤、轉移的可能性;特別重要的是,觀察LN在胃癌組織的表達,可指導在手術治療的基礎上,輔以:①常規(guī)化療藥物治療;②免疫治療;③配合使用抗腫瘤轉移新藥;例如阻止腫瘤血管形成、抗黏附、抗基底膜被降解藥等,借以提高綜合治療效果、降低復發(fā)轉移率、提高生存率,改善胃癌患者的生活質量。
[1]江夢寅,王婷婷,王倩,等.癌胚抗原、層粘連蛋白陽性表達在胃鏡活檢胃癌診斷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病理雜志,2013,42(3):139-141.
[2]楊琨,榮陽,榮根滿,等.腫瘤自體CIK細胞免疫治療前后T細胞亞群的變化[J].中華臨床醫(yī)學研究,2006,12(16):2155-2156.
[3]江悅琴,杜心雨,王瑞年,等.94例胃癌癌胚抗原的分析在診斷和預后中的意義[J].上海第二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33(1):72-76.
[4]梁廷波,鄭樹森,孫義國,等.胃良惡性病變組織及不同距離癌旁黏膜內癌胚抗原表達的研究[J].浙江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42(2):63-65.
[5]楊琨,榮陽,榮根滿,等.紫杉醇對人樹突狀細胞的生物活性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0(33):15-19.
[6]張林,付紅梅,金樹珍,等.層粘連蛋白與胃癌分化、浸潤和轉移[J].實用腫瘤學雜志,2013,27(1):26-27.
[7]楊琨,榮陽,榮根滿,等.CIK細胞不同培養(yǎng)時間的生物學活性[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0(1):12-14.
[8]謝國明,李海霞,謝和平,等.胃癌及癌前病變P-糖蛋白的表達及意義[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3,23(2):12-13.
[9]傅蘭蘭,榮陽,劉冰,等.乳腺鉬靶X線攝影在乳腺瘤中的價值與臨床研究[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9(18):64-66.
[10]楊琨,榮陽,榮根滿,等.組織標志物在膽囊膽固醇息肉的表達[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7,4(35):165-166.
R735.2
B
1671-8194(2015)04-01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