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歡歡
(安徽大學(xué) 文學(xué)院,安徽 合肥 230039)
姚寬考
戴歡歡
(安徽大學(xué) 文學(xué)院,安徽 合肥 230039)
姚寬是南宋初期的重要學(xué)者,在學(xué)術(shù)研究和詩文創(chuàng)作方面成就卓著,其《西溪叢語》二卷更是研究宋代文史的重要資料。但在宋代學(xué)術(shù)史研究領(lǐng)域,姚寬本人的生平和思想?yún)s未能像他的著述一樣受到重視。有鑒于此,本文擬從家世、生平、著述三個方面對姚寬其人進行考證。
姚寬;家世考;生平考;著述考
姚寬(1105—1162),字令威,號西溪,是南宋初期重要的學(xué)者。其父舜明,宋紹圣四年(1097)進士,官至左中大夫、尚書戶部侍郎。姚寬成長于書香門第,自小受其父教誨,故得以博覽群書。紹興五年(1135),舜明去世,寬還鄉(xiāng)守制。服除后,以父蔭補官,宦海浮沉數(shù)十載。姚寬一生著述甚多,文獻中記載的有《西溪叢語》 《史記注》 《弩守書》 《西溪集》 《戰(zhàn)國策補注》等十多種,現(xiàn)存有《西溪叢語》二卷和《西溪居士樂府》一卷?!段飨獏舱Z》具有極其重要的史料價值,是宋代文史研究者的案頭讀物??墒侵钡浇裉?,姚寬本人的生平和思想?yún)s未能像他的著述一樣受到重視。有鑒于此,筆者擬從家世、生平、著述三個方面對姚寬其人進行考證。
自始祖承太,姚氏世代居于吳郡(即今蘇州),后遷至武康(即今湖州市武康鎮(zhèn))。在五代十國時為躲避戰(zhàn)亂,又從山陰遷至剡邑(即今嵊州封田)。到姚舜明時,才從剡邑遷至諸暨永寧鄉(xiāng)。后世子孫居于姚家庵。清光緒二十二年《晉溪姚氏宗譜》中記載:“始祖承太?!我λ疵鞯热顺鍪亲?。”[1]根據(jù)已有文獻,可將姚寬的家世排列如下:
姚承太,姚寬七世祖。事跡不詳。
姚文玘,姚承太之子,姚寬六世祖。事跡不詳。姚文玘二子,即姚德榮、姚德徽。
姚德榮,姚文玘之子,姚寬五世祖。事跡不詳。
姚延祎,姚德榮之子,姚寬四世祖。事跡不詳。
姚仲甫,姚延祎之子,姚寬三世祖。事跡不詳。
姚舉夔,姚仲甫之子,姚寬之祖父。事跡不詳。
姚舜明(1071—1135),姚寬之父,字廷輝,為會稽剡人。北宋紹圣四年(1097),進士及第,任相州臨漳主簿。后因在平定方臘之亂中立有戰(zhàn)功,被除直秘閣,提點兩浙刑獄及福建路提舉公事。建炎三年(1129),因鎮(zhèn)壓叛軍李成,再立戰(zhàn)功,充分顯示其出眾的軍事才能。此后多次獲得擢升,死后贈太師。其墓志銘載:“公諱舜明,字廷輝,姓姚氏,會稽剡人。登紹圣丁丑進士及第,仕至左中大夫、尚書戶部侍郎?!盵2]
張氏(1078—1145),姚寬之母,太仆寺丞張匋之女,諸暨人。生于元豐元年(1078),逝于紹興十五年(1145)八月二十九日。其墓志銘載:“戶部侍郎姚公諱舜明之配也?!盵2]姚舜明墓志銘載:“娶張氏,故太仆寺丞之女……”[2]
姚宏,姚舜明之長子,姚寬之長兄。字令聲,生卒年不詳。姚宏少時便顯示才華,受時任宰相呂元直賞識,拜為刪定官。但因得罪秦檜,故仕途偃蹇,調(diào)衢州江山縣,后竟死于大理獄中。王明清《揮麈后錄》卷十一記載:
姚宏字令聲,越人也。父舜明廷暉,嘗任戶侍。……而邑民訟其以妖術(shù)惑眾,追赴大理,竟死獄中[3]3751。
姚寓,字令遠,姚舜明三子,姚寬之弟。生卒年不詳?!稌x溪姚氏宗譜》記載其妻為吉安州(今江西省吉安市)章申公的族女。章氏為姚寓生有二子:姚份、姚俱?!蹲谧V仕宦篇》載:
承直郎監(jiān)丞諱寓,字令遠,行十七,以任子補承直郎,知饒州永平監(jiān),兼本縣丞卒,配吉安州章申公族女[4]。
姚憲(1116—1178)字令則,姚舜明幼子,姚寬之弟。《嘉泰會稽志》卷十五載:
姚憲,字令則,父舜明,仕至徽猷閣待制。憲以父任,補承務(wù)郎,監(jiān)臨安府糧料院,秀州海鹽縣丞,歷衢州龍游、宣州宣城縣丞,知臨安府仁和縣……人以此益推其長者[5]。
憲與其兄宏、寬,皆以博學(xué)而知名。憲以父任,補承務(wù)郎,為海鹽、龍游、宣城縣丞,歷知臨安府仁和縣,仕至徽猷閣待制,卒年63歲。
姚寬六姐妹,名字已不可考,從姚舜明墓志銘中可知其中五人分別嫁給莫伯镕、黃師信、葉春、毛叔度、張云,有一人“未行”,即未出嫁。姚舜明墓志銘載:“娶張氏……女六人,歸莫伯镕、黃師信、葉春、毛叔度、張云,壹未行?!盵2]
姚侃,姚寬之長子,生卒年皆不詳,恩補淮西安撫使干辦公事,轉(zhuǎn)儒林郎?!端螛忻茉壕幮抟怪俱憽酚涊d:“子二:長侃,恩補淮西安撫使干辦公事轉(zhuǎn)儒林郎;次僅,迪功郎?!盵6]
姚僅,姚寬之次子,生卒年皆不詳,拜迪功郎。僅與其兄侃居于姚家庵,為諸暨市浬浦鎮(zhèn)陶姚村姚氏遷入祖。
姚偓(1165—1213),姚憲之子,姚寬之侄。偓官至御史中丞,嘉定六年(1213)閏九月二十一日,病逝于臨安府錢塘縣。十二月初九日,葬于長寧鄉(xiāng),享年49歲。其妻為冷氏,封冝人。有子镕、鏜、鈺三人。生平事跡詳載于《宋故朝奉大夫前通判處州軍州兼管內(nèi)勸農(nóng)事姚公墓》中。
通過考證姚舜明、姚寬、姚偓等人的墓志銘,可知姚舜明共四子六女。姚舜明長子姚宏子嗣不詳,次子姚寬二子五孫,三子姚寓有二子,為份、俱。幼子姚憲有一子偓,孫镕、鏜、鈺。姚氏家族世系可列表如下:
姚寬,字令威,號西溪,越州嵊縣人,姚舜明次子,姚宏之弟,其妻為沂州司錄張賡的長女。張氏為姚寬生有二子:侃、僅。姚寬學(xué)識淵博。南宋王明清的《揮麈后錄》卷十一載:“……弟寬,字令威,問學(xué)詳博,注《史記》行于世。三乘九流,無所不通。”[3]3752《寶慶會稽續(xù)志·姚寬傳》 曰:“少有令望。筮仕之始,一時名流,爭禮致之?!盵7]511姚寬不僅學(xué)問好,而且是個愛國志士。紹興三十二年完顏亮入侵南宋,朝廷內(nèi)外甚為憂懼,只姚寬上書直言,力主抵抗。其為人務(wù)實,為官清正?,F(xiàn)結(jié)合已有文獻,對姚寬生平行跡予以編年考證:
宋徽宗崇寧四年(1105)1歲
乙酉十二月初三,生。姚寬的生年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崇寧三年(1104),一說是崇寧四年(1105)。實際上,姚寬的生年明確記錄在他的《墓志銘》中:“以徽宗崇寧四年乙酉十二月初三日生,生年五十有八。”[6]可確信姚寬生于崇寧四年(1105)。
紹興二年(1132)28歲
夏,隨侍其父姚舜明居于建康(今南京)?!段飨獏舱Z·卷上》云:“紹興壬子夏,隨侍先公,應(yīng)副都督駐軍建康……”[8]50
紹興二年(1132)28歲
入?yún)晤U浩幕?!秾殤c會稽續(xù)志·姚寬傳》載:“呂頤浩、李光帥江東,皆招置幕中?!盵7]511紹興元年(1131),呂頤浩二度拜相,紹興二年(1132),再受命都督江、淮、荊、浙諸軍事。由此即可推斷出,紹興二年,姚寬入?yún)晤U浩幕。
入李光幕。《寶慶會稽續(xù)志·姚寬傳》載:“呂頤浩、李光帥江東,皆招置幕中?!盵7]511查閱史料可知,紹興二年,李光授淮西招撫使,改任江東安撫大使,知建康府兼壽春府,落職提舉臺州崇道觀。是年姚寬入李光幕。
紹興五年(1135)31歲
因其父姚舜明去世,在諸暨守制。姚舜明墓志銘記載:“當(dāng)紹興五年九月十三日疾革而薨……以六年七月六日葬于諸暨縣長寧鄉(xiāng)左溪。”[2]寬父于紹興五年去世,且葬于諸暨市長寧縣左溪,姚寬當(dāng)在此地為其父守制。
此后以父蔭補官。《寶慶會稽續(xù)志·姚寬傳》載:“姚寬,字令威,嵊縣人。以父舜明任補官?!盵7]511
紹興十五年(1145)41歲
因母張氏去世,在諸暨守制。根據(jù)其母張氏的《墓志銘》可知,張氏生于元豐元年(1078),卒于紹興十五年(1145)八月二十九日。因此,姚寬應(yīng)在此年為母張氏守制。
紹興二十三年(1153)49歲
著《西溪叢語》二卷成?!段飨獏舱Z·自敘》曰:“……紹興昭陽作噩仲春望日,剡川姚寬令威識?!盵8]21“昭陽作噩”即癸酉,紹興癸酉即1153年。由此可知,此書完成于此年。
紹興三十一年(1161)57歲
十月,官拜右丞議郎監(jiān)六部門、權(quán)右曹郎官。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記載:“(紹興三十一年十月)癸亥:詔侍從百官更互赴行在所供職?!瓕挘疵髯右?。時以右丞議郎監(jiān)六部門、權(quán)右曹郎官?!盵9]
紹興三十二年(1162)58歲
正月,力主抗擊完顏亮?!秾殤c會稽續(xù)志·姚寬傳》載:“寬博學(xué)強記,于天文推算尤精。完顏亮入寇……寬獨抗論阻止,且上書執(zhí)政……”[7]511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1162)正月,金完顏亮率軍大舉南侵。因此,姚寬提出抗擊完顏亮當(dāng)在此年。
紹興三十二年(1162)58歲
高宗召對。陸心源《宋史翼》載:“上首問歲星之詳。寬敷奏移晷,復(fù)論當(dāng)世要務(wù)?!盵10]297姚寬當(dāng)時任郎中,隨帝入金陵,復(fù)論當(dāng)世要務(wù)。
紹興三十二年(1162)58歲
八月,逝世。陸心源《宋史翼》載:“奏未畢,疾作,仆于榻前,上面諭令優(yōu)假將理,俟愈復(fù)入對。后一日,卒?!盵10]297《宋樞密院編修姚公墓志銘》載:“以徽宗崇寧四年乙酉十二月初三日生,生年五十有八?!淠臧嗽率諝w葬暨陽左溪先君太師之兆次。”[6]
由于文獻缺少,難以對姚寬的生平作具體的敘述,筆者只能勾勒出其基本輪廓。
姚寬學(xué)識淵博,一生著述頗豐,但多已佚失,筆者現(xiàn)借助多種文獻資料考述如下:
1.《西溪叢語》二卷,今存。
王明清《揮麈錄》云:“(姚寬)著《西溪殘語》,考古今事最為詳備?!盵3]3605《西溪叢語》二卷,有明嘉靖本、學(xué)津討原本、嘯園叢書本、涵芬樓秘笈本、影印明嘉靖本。《西溪叢語》多考證典籍之異同。《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謂此書之考證“大致瑜多而瑕少,考證家之有根底者也?!盵11]
2.《戰(zhàn)國策補注》三十一卷,已佚。
姚宏、姚寬皆校過此書。姚寬在其兄姚宏的基礎(chǔ)上進行補注?!秾殤c會稽續(xù)志》載:“……(姚寬)注《戰(zhàn)國策》三十一卷?!盵7]512
3.《弩守書》,已佚。
《寶慶會稽續(xù)志》卷五載:“寬,詞章之外,頗工于篆隸及工技之事,嘗謂守險莫如弩,因裒集古今用弩事實及造弩制度,為《弩守書》以獻……又嘗論大駕鹵簿指南車,得古不傳之法?!盵7]512
4.《史記注》一百三十卷,已佚。
《寶慶會稽續(xù)志》記載:“……(姚寬)注司馬遷《史記》一百三十卷。”[7]512
5.《五代史注》,已佚。
王明清《揮麈后錄》卷五載:“……頃歲姚令威注《五代史》,惜乎不見是卷也?!盵3]3687
6.《天官書注》,已佚。
《遂初堂書目》載:“姚令威注《天官書》。”[12]
7.《西溪居士集》五卷,已佚。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載:“《西溪居士集》五卷,剡川姚寬令威撰。”[13]又《寶慶會稽續(xù)志》卷五載“(姚寬)所著有《西溪集》十卷”[7]512,應(yīng)該即是此書,或為分卷不同,或其一所記有誤。
8.《五行秘記》一卷,已佚。
《寶慶會稽續(xù)志》卷五載:“……姚寬《五行秘記》一卷?!盵7]512
9.《西溪居士樂府》一卷,今存。
王國維《詞錄》載:“《西溪居士樂府》一卷,未見。宋姚寬撰。寬字令威,剡川人?!盵14]《紹興府志》卷四十三載:“姚寬,字令威,嵊人,舜明次子也?!小豆艠犯范??!盵15]二者所記應(yīng)為同一書。周泳先輯《唐宋金元詞鉤沉》,有《西溪樂府》一卷。
10.《玉璽書》一卷,已佚。
《宋樞密院編修姚公墓志銘》載:“他所著有《西溪集》十卷……《玉璽書》一卷,注《韓文公集》未畢,尚數(shù)卷?!盵6]
11.《注韓文公集》未畢,尚數(shù)卷,已佚。見10。
此外,姚寬還有詩歌傳世,《全宋詩》收其詩33首。
姚寬著書11種,涉及詩文筆記、軍事研究、史書注解等多個方面。姚寬著作雖豐,但其中大部分作品皆已佚失?,F(xiàn)存的雖僅有《西溪叢語》和《西溪居士樂府》兩種,但亦足以顯示出其在學(xué)術(shù)研究和文學(xué)創(chuàng)作方面的卓越成就。
通過搜集相關(guān)文獻資料,同時結(jié)合他人研究成果,筆者對姚寬的家世、生平、著述作了初步考證,希望能對姚寬生平和思想研究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1]姚則唐.晉溪姚氏宗譜[EB/OL].(2007-08-16)[2014-03-04].http://copies.sinoshu.com/jiapude_12750/.
[2]宋美英.宋代姚舜明墓志考[J].東方博物,2009(1):119-120.
[3]王明清.揮麈錄[M]//宋元筆記小說大觀(第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朱剛.晉溪姚氏宗譜拾掇[EB/OL].(2011-04-14)[2014-03-04].http://sznews.zjol.com.cn/sznews/system/2011/04/14/ 013604251.shtml.
[5]施宿.嘉泰會稽志[M]//四庫全書(第48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44.
[6]張浙鋒.鄉(xiāng)賢姚寬墓志銘考略[EB/OL].(2012-09-14)[2014-03-04].http://sznews.zjol.com.cn/sznews/system/2012/ 09/14/015486880.shtml.
[7]張淏.寶慶會稽續(xù)志[M]//四庫全書(第48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8]姚寬.西溪叢語·家世舊聞[M].北京:中華書局,1993.
[9]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767.
[10]陸心源.宋史翼[M].北京:中華書局,1991.
[11]紀(jì)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M].北京:中華書局,1965:1019.
[12]尤袤.遂初堂書目[M]//四庫全書(第67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466.
[13]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601.
[14]王國維.詞錄[M]//唐宋詞匯評:兩宋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4379.
[15]李能成.萬歷紹興府志點校本[M].寧波:寧波出版社,2012:830.
【責(zé)任編校 楊明貴】
I206.2
A
1674-0092(2015)03-0062-04
2014-12-22
戴歡歡,女,安徽和縣人,安徽大學(xué)文學(xué)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古代文學(xu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