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wèi)紅
【摘要】近代中國的文化發(fā)展是一個由“基本封閉”轉為“開放、自由與兼容”并且“鼓勵個性發(fā)展”的過程。在這個階段,出現(xiàn)的文化折衷主義盛行一時且影響深遠。本文對近代中國文化折衷主義的歷史發(fā)展做了詳細闡述,最后又提出了對它的理解與反思。
【關鍵詞】近代史 近代文化 折衷主義
【中圖分類號】K3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2-0018-02
一、近代中國文化折衷主義的提出與內涵
19世紀中葉鴉片戰(zhàn)爭時期,中國戰(zhàn)敗,國家處在生存死亡之際。此時,中國一些進步的知識分子勇敢地站出來,對西方列強對中國發(fā)起的鴉片戰(zhàn)爭進行了重新審視,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觀點。他們認為,西方列強之所以在鴉片戰(zhàn)爭中取勝,很大原因在于他們擁有先進的工業(yè)技術以及軍事技術。在這個時期,以林則徐、魏源為代表的進步知識分子大力支持“中體西用”,為當時的國家發(fā)展作出巨大貢獻。而這里的“中體西用”正是近代中國文化折衷主義的實際內涵。
二、近代中國文化折衷主義的初期發(fā)展
1.19世紀60年代
19世紀60年代,“中體西用”觀念已經在中國各個階層、各個領域流傳開來。同時,中國近代思想家馮桂芬在他的著作《校邠廬抗議》中也對“中體西用”這一觀念進行了確定的定義。該本著作內容涉及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生產等多個領域,明確承認了中國文化“不如夷”的思想。馮桂芬的主張,基本界定了近代中國文化折衷主義——“中體西用”的內涵。
2.洋務運動時期
在這個時期,洋務官僚和初期的維新派人士對“中體西用”思想的傳播與貫徹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洋務派與先前的林則徐、魏源等人都是提倡“中體西用”的,但二者存在一定的差異:林則徐、魏源等人對西方文化是接受、認同的;而洋務派是出于有意識的對西方文化抗拒,雖然他們也主張“中體西用”,接受西方文化,但他們人為地規(guī)范了西方文化的內涵與外延。
三、近代中國文化折衷主義的進一步發(fā)展
進入19世紀七八十年代,有一部分更加具有先進思想的知識分子從洋務派群體中分離出來,即早期的維新思想家。他們在思想認識上對“中體西用”的理解更加深刻、全面,認為“中國教化最好,民物最殷”,并主張在學習西方文化時,“不必盡改舊章,專行西法”。由此看出,早期維新思想家對“中體西用”的理解與認知相比洋務派又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進一步發(fā)展了”其實是早期維新思想家將“中體西用”中的“中體”范圍縮小了,而將“西用”的內涵與外延擴大了。這種“縮小”和“擴大”的變化,也從另一個側面顯示出近代中國時期下,中西文化的沖突與交融正在不斷向前發(fā)展。
四、近代中國文化折衷主義的理解與反思
1.近代中國文化折衷主義的理解
對于近代中國文化的折衷主義,我們可以從以下三方面進行理解:
首先,從本質上講,近代中國文化的折衷主義就是“中體西用”觀念的實施與變革。無論是作為一種維護統(tǒng)治階級利益的指導思想,還是作為一種經濟與社會發(fā)展的指導思想,“中體西用”都是一種文化模式,是一種解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與沖突的價值選擇。當然,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不同的行為對它的理解與運用方法有所不同,但無論是如何理解,如何運用,都反應了它作為一種文化反應與選擇的功能與價值。
其次,近代中國文化的折衷主義打破了中國千百年來以自身傳統(tǒng)文化為中心的觀念,提倡解放思想、讓近代中國人學會了用全新的眼光看外部世界。這是因為“中體西用”,中國人才能通過“西學中用”“以夷攻夷”等,推動近代中國的社會經濟發(fā)展。同時在思想上,中國人從最初的排斥一切外來文化、拒絕一切西方事物,到承認西方、學習西方、運用西方,體現(xiàn)了近代中國人在對待中西文化沖突與交融問題上的觀念變化與思想進步。
最后,我們應當明白,近代中國文化的折衷主義畢竟只是近代中國中西文化交流、融合中的最初形式,并不是中西文化交流與融合的最佳選擇。究其原因,是因為它并不是建立在對中西文化的科學分析和價值判斷之上的,而是一種具有折衷意味的價值選擇,沒有嚴謹性、科學性。
2.近代中國文化折衷主義的反思
悠悠中華,上下五千年。中華民族歷經上千年的風風雨雨,才有了今日的繁榮富強,而近代中國的文化折衷主義也只不過是中華民族文化長河中的一片浪花。但是,它產生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留給當代人太多太多的問題,值得我們認真反思。例如,面對西方文化的入侵,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應當如何應對?面對西方文化,我們是全盤接受,還是全盤否定,若接受,接受什么?若否定,又否定什么?
參考文獻:
[1]熊呂茂.中國近代文化思潮述評[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6(2).
[2]姜昱子.近代中國文化觀的革新歷程[J].江漢論壇,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