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宗勝
【摘 要】課程改革要求我們新時代教師應該面向全體學生,教會各種類型的學生,并使他們各自的特點都能充分發(fā)揮出來。這就需要我們廣大教師在轉變教學理念,積極創(chuàng)設有利于打開小學生思維閘門的恰當情境,要把課堂的主人公角色真正還給學生,賦予生獨立思考的權利,要把課堂的主人公角色真正還給學生。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課程改革要求我們新時代教師應該面向全體學生,教會各種類型的學生,并使他們各自的特點都能充分發(fā)揮出來。這就需要我們廣大教師在轉變教學理念的前提下,做到終身學習,在思想上真正做到與時俱進,在業(yè)務上勤于學習、廣泛涉獵、善于積累,使自己具備多學科、多元化的知識結構,這樣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帶來的種種新挑戰(zhàn),走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前沿,成為一名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呢?
一、教師必須轉變角色,革新教學理念
中小學教育課程改革是從學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需要出發(fā),改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它向我們廣大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知道,教師的教育將影響學生的一生,教師的教育方式決定著教育的效果,因此,教師教學理念的改革創(chuàng)新是這場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應該是學習者、欣賞者、引導者、組織者、發(fā)現(xiàn)者、創(chuàng)造者,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要與學生的主動參與結合。因此,我們廣大教師必須不斷加強學習,轉變角色,革新教學理念,勇于創(chuàng)新改革,不斷探索積累教育教學的新方式。當前,面對語文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和新教材的使用,我們教師要想提高教學效果,必須轉變角色,更新教學理念,適時代要求,鼓勵學生主動探究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和引導學生大膽而自信地去聽、去說、去讀、去寫。在探究的過程中,也許學生們的想法和結論很可笑、很荒唐,他們的表達也許很不規(guī)范,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完美,但只要真正能體現(xiàn)孩子們在那種情境下的真情實感,我們就應該為那種勇于探索的精神而喝彩。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法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所謂情境,就是“情”與“境”的交融,它包括情感與環(huán)境兩方面的內容。在教學中如果為學生創(chuàng)設主動、恰如其分的情境氛圍,便可喚起學生的想象和愉悅,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位專家說:我們要給孩子們一個情感課堂,一個對話的課堂,一個開放的課堂,一個感悟的課堂。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可以通過精心設計導語,借助音樂渲染,以多媒體為輔助手段等來創(chuàng)設情境。情境教學,針對學生思維特點和認識規(guī)律,以“形”為手段,以“趣”為突破口,以“情”為紐帶,以“周圍世界”為智慧的源泉,以和諧的師生關系為保證,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求知、認知的樂趣,使教學真正成為生動活潑和自我需求的活動。情境教學講究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強調興趣的培養(yǎng)以形成主動發(fā)展的動因。
情境教學通過教師調動學生,創(chuàng)造各種情境,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課堂在情景中擴大,幻化成課文中的各種意境。比如說,“導課”是一堂課中提供給學生的第一感知,如果創(chuàng)設情境法運用恰當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剛開始上課時,有些學生還沉浸在下課十分鐘的喧鬧中,心情激蕩,具有這樣心態(tài)的學生突然集中到課堂上來,就好像奔騰的激流一下子遇到了擋路的巨石,會激起反激的浪花。因此,教師必須通過巧妙的藝術疏導,讓心情激蕩的學生平靜下來,盡快地把他們的思緒引入到課堂上來。此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課文特點,采取靈活多樣的手法,一開課就像吸石一樣將學生牢牢吸引住,起到“先聲奪人,一石二鳥”的功效。因此,課堂導入應該具有針對性、啟發(fā)性、新穎性、趣味性和簡潔性。這樣學生的注意力才會被吸引過來。
三、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都是將教師視為學習的主體,學生的思維方向和學習目標都是在教師設計好的范圍內進行,學生往往被動學習因此課堂質量自然難以提高。課堂氛圍是影響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原有的課堂環(huán)境過于封閉,學生和教師的學習行為都被規(guī)定在一定的范圍內, 缺乏靈活性和主動性。初中學生的思想比較簡單,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新形勢下的語文教師應努力在課堂中樹立一個平等、愉快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見解,讓學生成為學習中的主體。教師在課堂上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上課時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課堂上營造出一種師生平等交流的環(huán)境,克服學生內心深處對教師的恐懼和排斥。學生本身就充滿課好奇和求知欲,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更容易融入到學習中來。
奧地利教育家貝爾納曾強調:“沒有情感的教育不會成為成功的教育;沒有情感的課堂不是成功的課堂?!本鸵獮樗麄儬I造一種自由、寬松、民主、融洽的課堂氛圍。尊重學生的人格,讓他們大膽的展示自己,積極地參與課堂,做課堂的主人。還要發(fā)揚教學民主,充分信任學生,給學生提供發(fā)表不同見解的機會,不挖苦、不歧視任何一個學生,對學困生和潛能生更要特別給予關愛、幫助和呵護。讓他們不再擔心老師的批評、同學的譏諷。
四、探索課堂教學新模式
教學方法是指為完成教學任務所使用的工作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在現(xiàn)代語文教學中,傳統(tǒng)的“講授法”已受到了嚴峻挑戰(zhàn),已不能適應創(chuàng)新教育發(fā)展的時代要求。因此,我們廣大語文教師要大膽進行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學會學習的能力。教學行為既包括師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外在行為,也包含動機、情感、意志等內在行為。教師既要按預先設定的教學目的、程序和方法組織教學,也要根據(jù)教學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及時而靈活地做出反應,優(yōu)化語文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既要有教學方法的多樣性,也要有其靈活性。例如,恰當運用情境教學法、發(fā)現(xiàn)教學法、啟發(fā)式教學法、討論法、做游戲或講故事等,這些都是我們根據(jù)學生特點和教學實際需要靈活運用的教學方法。此外,還可以采用“舉一反三問題教學法”和“多角度教學法”等來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這里所說的“舉一反三問題教學法”是指教師在學生解答了某一問題后,再要求學生對已經答出的問題加以變化和發(fā)展并整理出一些具有發(fā)展思想的問題來,然后由師生共同解答所謂“多角度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指導學生解決問題時啟發(fā)學生盡量從不同角度來認識同一問題的性質和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
五、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所謂自主性學習,是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自己提出有意義的學習目標,通過積極思考,掌握學習方法,使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投入情感,獲得內在的動力支持和情感體驗,并在學習的認知活動中進行自我調整和反饋。所謂合作學習,是指一個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大家明確責任分工并互相學習,各小組成員共享目標和資源,進行直接交流,增加彼此的信息交流量,以拓展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成員之間相互依靠、通力合作,不僅能促進知識技能的學習,也有利于培養(yǎng)團結互助的協(xié)作精神。所謂探究性學習,是指教師先從我們的學科領域或現(xiàn)實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的主題,并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一種研究的環(huán)境或氛圍,讓學生通過獨立地實驗、操作、調整、探索、信息搜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獲得知識技能,發(fā)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探究性學習模式與接受學習相比,它有更強的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和開放性。小學生的探究精神來源于探究的環(huán)境和探究的愿望,他們通過探究過程以獲得情感的體驗、構建知識結構、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探究學習要達到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