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立旺
【摘 要】在并彩紛呈的優(yōu)秀文化中,中國古代詩詞歌賦一直閃耀著燦爛而獨特的光芒。葉圣陶說:“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敝袑W生想要學好古詩詞,并非難事,反復深入地誦讀,了解古詩詞的節(jié)奏韻律,想象古詩詞描繪的情景,理解古詩詞傳達的情感,鑒賞古詩詞自然就會水到渠成。
【關鍵詞】文化;古詩詞;誦讀;學習;關系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傳統(tǒng)的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浩如煙海的優(yōu)秀文化中,古代的詩詞歌賦一直閃耀著燦爛的光輝,無數(shù)名言佳句一直流傳至今,膾炙人口。
但是,如今的中學生對于古詩詞的理解和掌握卻令人擔憂。不少學生都不知道溫庭筠是誰,也想象不出王維筆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畫面,更體會不了蘇東坡“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超然境界……為什么現(xiàn)在的中學生對這些古詩詞的作者知之甚少,對他們“言有盡而意無窮,語言凝練卻氣象萬千”的詩詞不感興趣呢?
在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我了解到,他們對學習古詩不是很有興趣,僅僅是因為學習上,甚至是考試上的需要而被動地接受它。究其原因:
一是古詩所反映的思想內容與當代學生的生活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距離,這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那種思想上的“代溝”,而且很難去跨越;
二是現(xiàn)在的學生比較浮躁不安,更喜歡直截了當,簡單易懂的“快餐文化”(比如:《阿呆》、《阿衰》),而根本無法靜下心來學習語言隱晦委婉、情感含蓄的古詩詞;
三是沒有學習欣賞古詩詞的良好環(huán)境,周圍的同學都在看網(wǎng)絡小說、言情小說、電視劇。自己要是看古詩詞,就很可能會被同學視作“異類”、“怪物”,也就缺少了平時與周邊同學交流的“共同語言”……種種原因形成了一種中學生不喜歡學習古詩詞的氛圍,致使他們學習起來事倍功半,更不用說理解和掌握了。
雖然中學生對于書本上的古詩詞興趣不大,但若問起他們王菲唱的《明月幾時有》,那肯定有學生會有印象,甚至還會給你唱上幾句。不僅如此,我們現(xiàn)在所熟悉的不少歌曲用古詩詞填詞,更多的則是嵌入了古詩詞的元素。比如鄧麗君的專輯《淡淡幽情》,直接演繹了李煜的《相見歡》、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眾多宋代名家的經典作品;陳小奇的“濤聲依舊三部曲”——《濤聲依舊》、《白云深處》、《巴山夜雨》,則將“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這樣的經典詩句,改編為“帶走一盞漁火。讓它溫暖我的雙眼;留下一段真情,讓它停泊在楓橋邊”……同樣是詞,為什么作為流行歌曲就可以膾炙人口,而出現(xiàn)在書本上的卻讓學生感到頭疼呢?
首先是由于流行歌曲的歌詞通俗易懂,符合現(xiàn)代人的口味,更貼近我們的生活。然而,唐詩宋詞與現(xiàn)代流行歌曲畢竟還是不同時代的產物,表現(xiàn)出不同時代的特征。
其次,歌曲能夠更簡潔直接地表現(xiàn)人物的心情變化,例如《老鼠愛大米》中“我愛你,愛著你,就像老鼠愛大米”,非常直接地表露了一種炙熱的情感,而不像《竹枝詞》中“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那般含蓄委婉。
再次,流行歌曲經過現(xiàn)代媒體的快速傳播,可以做到同一時間各地都能知曉,并且進行傳唱。再在電視、廣播中反復播出,再難的歌詞都會上口吟唱了。
由此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其實要學好古詩詞,并非難事。早先的詩歌就是從勞動人民的勞動歌曲中搜集、提煉而來的,而宋詞原本就是從歌曲中分化出來的,其他詩歌也都極具音樂性。流行歌曲是優(yōu)美旋律、動感節(jié)奏、感人情懷的結合,人們覺得一首歌好聽,通過不斷重復,熟悉了歌詞內容,理解了歌詞的情感,逐漸就可以做到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了。因此我認為,中學生學習古詩詞可以借鑒流行歌曲的流行元素。
一是反復誦讀。誦讀不同于背誦,誦讀強調的是讀,邊讀邊理解,邊理解邊讀。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痹匐y的古詩詞,經過反復的誦讀、咀嚼,也能或多或少懂得它的含義,這就邁出了學習古詩詞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這也是流行歌曲能朗朗上口的一個重要原因——多次反復。
二是深入誦讀。深入誦讀是要讓學生讀出意境,讀出畫面,讀出作者的心聲。葉圣陶先生曾經指出:“讀得其法,不但能理解作者寫什么,而且能與作者心靈相通?!笨梢?,在古詩詞教學中加強誦讀及誦讀方法的指導是非常重要的。誦讀得法,有助于學生欣賞古詩詞里面優(yōu)美的意境,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提升對詩詞的賞析能力,從而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美的享受。
古詩詞這種文學形式,似乎“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要靠自己一邊讀一邊體會,方能理解得透徹,體會得深刻。教會學生正確誦讀古詩詞的方法,實際上就是要教會學生理解古詩詞特殊韻律和內容含義的方法。所以,誦讀時還應注重以下幾點:
(1)誦讀是要帶節(jié)奏、韻律、平仄的。在古詩詞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確古詩詞的音樂之美來源于平仄的搭配、節(jié)奏的停連、韻律的旋轉,所以讀起來朗朗上口。在節(jié)奏方面,訓練學生學會把握古詩詞的節(jié)奏形式。例如:四言句為兩個音節(jié)“兼葭/蒼蒼,白露/為霜”;五言句為三個音節(jié)“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或“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七言句為四個音節(jié):“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等。押韻則是使相關的詩句末尾的一個音節(jié)韻母相同或相似,以形成聲音的回環(huán)往復,產生復沓美;聲調的平仄搭配,以及雙聲、疊韻、疊字、疊句的恰當使用,也能求得音調的和諧美。
(2)誦讀應是帶著想象的。古詩詞言簡意豐,貴在含蓄,非聯(lián)想、想象不能領悟其意境。“輕風舞細柳”,之“舞”,“淡月失梅花”之“失”,一字風流,境界全出。教師就是要啟發(fā)學生通過聯(lián)想、想象,在頭腦中展現(xiàn)“輕風徐來,柳枝拂然”的柔美,以及“月輝映照大地,與梅花相映成趣”的情景,才能領會詩句或詞句深邃的意蘊和含蓄的感情,獲得閱讀的愉悅和欣賞的享受。古詩詞傳達著作者的審美意趣,多借景抒情、憑物寫志、詠史寄興、即事感懷,又多用映襯渲染、虛實相生、動靜互見等表現(xiàn)手法,這些更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聯(lián)想、想象能力?!扒进B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敝挥蟹叛蹚V袤的天地。想象漫天飛雪、千山披白的寥廓凄清的背景烘托下的一葉孤舟、一竿魚釣和一個孤苦老頭,才能走進一個在宦海中雖幾遭打擊幾度浮沉,仍癡守節(jié)操、孤寂憤怨的靈魂深處,實現(xiàn)跨越千年的心靈對話。
(3)誦讀應是帶著情感的。誦讀時應引導學生的情感投入,使誦讀進入聲情并茂的境界。古詩詞是“緣情”而作的,所以訓練學生誦讀時,就要把誦讀技巧與對古詩詞意境的體味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體會到當時作者寫詩詞時的心情和環(huán)境,讓學生與作者產生心靈上的共鳴,使學生能夠較準確地表達出古詩詞的意境。只要學生體會到作者的情感,就能夠比較容易地進入古詩詞的特有境界,探得真諦,得到啟發(fā)。比如李白寫的《贈汪倫》浪漫而熱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弊寣W生反復誦讀這些古詩詞,從節(jié)奏韻律、畫面想象、情感領會方面去誦讀,體會他們的誠摯友情,古詩詞還何愁難學、難掌握?
應特別注意,課堂上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誦讀是十分必要。但學生誦讀古詩詞又不能僅限于課堂,因為那樣學習是極其有限而被動的。每一首古詩詞都是作者智慧及其人生經歷的結晶和寫照,都凝聚了文化的積淀。因此,古詩詞的學習還應該延伸到語文早讀課,更要延伸到課堂之外,引導、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多看、多讀古詩詞,讓自身沐浴在傳統(tǒng)文化中,使他們的性情得到陶冶,語文素養(yǎng)得到提高。與此同時,可在校園內定期舉辦古詩詞誦讀比賽活動(如國學朗誦比賽),由此營造校園內學習古詩詞乃至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濃厚氛圍,這就創(chuàng)設了一個學習古詩詞的大環(huán)境,對建設精神文明校園也有事半功倍之效。
正因為如此,對于教師的要求也就更高了。作為語文教師。要上好古詩詞課,就必須在課余時間努力學習,積極備課,提高自身素質,厚積而薄發(fā),真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范讀好一首哪怕只有一分多鐘的古詩詞,教師都必須做好準備——熟悉這首古詩詞作者的背景材料,研究這首古詩詞表達的意境,探討范讀時的節(jié)奏、停頓及表情等,缺一不可。做到“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边@樣教師在課堂上講授古詩詞時。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教師的人格魅力,受到優(yōu)秀古詩詞的感染,并為中國古代優(yōu)秀文化所感染,提高他們對學習古詩詞的興趣,愿意主動去接觸、去感受古詩詞,把課堂的45分鐘擴展到課外的一個小時、兩個小時甚至更多,才能真正達到學習、鑒賞古詩詞的目的,從而終身受用。
教師引導、鼓勵學生通過反復誦讀、深入誦讀,使學生能夠了解古詩詞的節(jié)奏韻律,想象古詩詞描繪的情景,理解古詩詞表達的情感,這是古詩詞鑒賞的必要準備。沒有對上述的用功,鑒賞也就成了無稽之談。錢理群說:“中國傳統(tǒng)文化根本上是一種感悟文化,而不同于偏于分析的西方文化?!泵绹膶W評論家馬爾科姆·考利斯曾經說過,“文學鑒賞是開著許多窗戶的一幢房子……”學生要想順著窗戶鑒賞古詩詞,如果不知如何開窗,鑒賞古詩詞也就無從談起。借助于流行歌曲的元素,為學生指明如何打開古詩詞學習、鑒賞的窗戶,或搭建一個開窗的平臺,這也許是所有中學語文教師所期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