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可說還是不可說

2016-01-11 21:06任玉昌
醒獅國學(xué) 2015年11期
關(guān)鍵詞:帛書觀照道德經(jīng)

任玉昌

編者按:北齊顏之推所著《顏氏家訓(xùn)》的《勉學(xué)》篇中,記載著當時的一則民間諺語:“博士買驢,書券三紙,未有驢字。”顏之推先生是南北朝時期的人,這諺語推算起來,已經(jīng)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了。據(jù)說這是當時眾所周知的笑話,有一個自以為是的文人,被人戲稱為博士,他買了一頭驢子,按當時的習慣,買家要給賣家寫一份合同。博士鋪紙揮毫,寫了三大張跟驢無關(guān)的廢話,賣驢人等得不耐煩就催他快點,他說,不急,還沒寫到“驢”字呢!

作者戲言,前面東拉西扯寫了四篇,此篇剛觸及《道德經(jīng)》的正文,也免不了“書券三紙,未有驢字”之譏了。

一到正文的詮釋,真是倍感艱難?!兜赖陆?jīng)》一書,意象渾融,理境深妙,每個讀者只要沉潛其中都會讀出自己獨有的心得。而且僅就形式而已,《道德經(jīng)》言簡意豐,韻律天成,被許多讀者以“哲理詩”看待。自古以來,學(xué)者們常說“詩無達詁”,也就是說詩歌很難有確切的訓(xùn)詁或解釋,何況老子這樣的高明人物所寫的哲理詩呢!其無達詁也必矣。

然而不拋引玉之磚,何以引連城之璧,這里只好膽大妄為,以備貽笑大方了。

《道德經(jīng)》正文的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從出土的竹簡帛書來看,早期的《道德經(jīng)》不分章,把《老子》分成八十一章?lián)f是從河上公注本最先開始,這樣還是比較便于閱讀,尤其是利于注釋解說,因此按照王弼本的分章次第去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從詞性來說,第一個和第三個“道”是名詞,第二個是動詞。三個“名”字,也是如此。作為名詞的“道”,在《道德經(jīng)》中簡單說有這幾種含義,一是宇宙中最元初、最精微的物質(zhì);二是“道”這種物質(zhì)運動的規(guī)律。三是人類應(yīng)當遵守的法則。四是體悟“道”的方法,也就是宋儒朱熹所說的“道,猶路也”。

作為動詞的“道”,一般認為,是“言說”的意思,后世依然沿用著。

再說三個“名”,第一、三個“名”,指事物的名稱。第二個是動詞,稱謂的意思。

在帛書中“非常道”“非常名”的“常”是寫作“恒”的。看來是后來為了避漢文帝劉恒的諱,改成了“?!?。這樣的話“?!笔怯篮愕囊馑肌?/p>

那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是,可以用言詞表達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文字表述的“名”,不是永恒的“名”。

關(guān)于“名”,著名學(xué)者杜國庠的一段論述是非常值得參考的,他說:事物都有他們的客觀的存在,但它們一旦反映于人們的頭腦中時,便次第形成人們的主觀觀念。這種觀念,用語言文字它們表示出來,便是所謂的“名”了。而形成這一個“名”的客觀事物,就叫作“實”。事物是變動不居的,因而“名”的內(nèi)容也必然跟著他們的運動而發(fā)生變化。可是“名”是采取語言或文字的形式的,所以頗為固定,這就使得“名”僵化了。所以,老子否定“常名”,是含有一定的辯證法因素的。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按照《說文解字》的解釋,“始”的意思是“女之處也”,也就是處女的意思。而“母”則是“象懷子形,一曰象乳子也”,指孕婦或者指在對孩子進行哺乳。

在帛書中“無名天地之始”中的“天地”寫作“萬物”。如果參考第四十章的“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那么始和母在程度上來說,前者更加具有本源性。

這句里,作者在說完道和名之后,接下來就提出兩個重要的概念——無和有。無和有是“道”的兩種存在形式,無形質(zhì)的形式和有形質(zhì)的形式,如果用現(xiàn)代可以比附的話,就像是場性物質(zhì)和普通的粒子組成的物質(zhì),這只是便于理解而做的比喻和附會,絕不是說“無”就是現(xiàn)代物理學(xué)所說的場。

這句的意思是,無是萬物的本始,有是萬物的根源。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這句自古以來爭論就非常多。首先是怎么斷句。有人認為,應(yīng)當讀作“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庇腥苏J為,應(yīng)當讀作“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p>

帛書里面,這句寫作“故恒無欲也以觀其妙;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噭。”

雖然帛書出土后還有人論證應(yīng)該按第一種讀法在“無”和“有”處斷句,但理由總讓人覺得牽強。古代沒有標點符號,“之乎者也已焉哉”在一定意義上就是當標點用的,所以我認為還是第二種讀法比較靠譜,“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p>

但一個問題初步解決后,第二個問題更棘手。通行本里面的“以觀其徼”,可在帛書里面是“以觀其所噭”。

“噭”是“吼”的意思,如果不是通假字,那就解釋不通了。所以學(xué)者們有的認為,“噭”是“徼”的通假字,意思是邊界。還有的認為,是通“噭”字,意思是求,引申為貪求不止。還有的認為,是通“皎”字,意思是明亮?!墩f文解字》里認為,這個字通“竅”字,意思是孔洞,引申為空。

對這一個字解釋不同,整個后半句的解釋也就千差萬別了。《說文解字》是東漢許慎所著,當時的學(xué)術(shù)界稱贊他是“《五經(jīng)》無雙徐叔重”,可見他的學(xué)問之淵博,而且東漢去古未遠,所以,我傾向于《說文》中的解釋。

妙的意思就是精妙。

這一句的各種解釋非常得多,雖然各自言之成理,清代出版的黃元吉所著《道德經(jīng)注釋》中解釋比較合理,他認為,無欲觀妙、有欲觀竅,是道家體悟道的兩類方法。

參看后面的“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fù)”的話,虛靜就是無欲之觀,觀復(fù)就是有欲之觀。無獨有偶,老子是出生于楚地的貴族知識分子,比老子稍晚的屈原同樣是楚地貴族,在屈原的《遠游》中,反映了當時的貴族中流行的修道悟道的社會風尚,“漠虛靜以恬愉兮,澹無為而自得”不就是“無欲觀妙”嗎?“內(nèi)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氣之所由”不就是“有欲觀竅”嗎?而以現(xiàn)代人的視角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或者西方哲學(xué)的概念去套老子的原文,不免有穿鑿臆斷之嫌。

老子說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既然“道”具有“無”和“有”兩種存在形式,作為人,要體悟“道”,順應(yīng)“道”,自然就有“無欲”“有欲”兩種狀態(tài)。

這句已經(jīng)是眾說紛紜,這里姑備一說,以俟達者有以教我。

所以這句的意思大致就是,所以常處在恬淡虛無的心態(tài)中,去觀照道的微妙變化;常在靜極生動的靈覺狀態(tài)下,去觀照那道的玄關(guān)妙竅。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有和無,是同一個來源的,只是稱謂不一樣,都可以說是很玄妙幽深的,幽深而又幽深,是一切精妙的門徑。

可以說,老子開篇就把一定程度上把自己所寫的文字否定了,他似乎是在告訴后世讀者,不要執(zhí)著于文字、語言來體悟道,道靠語言文字來承載,但不是語言文字本身,可不能尋章摘句死于句下。(后世所謂的“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若從紙上求妙法,筆尖醮干洞庭湖”,思想淵源應(yīng)該就是這一章吧!由此可見中國禪宗受道家思想影響之深。)道又是很玄妙幽深的,但并非不可知,人可以通過無欲和有欲兩種方法去觀照道的妙和竅,由此深入便可以開啟修道悟道之門,逐步明了道的精微玄奧。

猜你喜歡
帛書觀照道德經(jīng)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覺醒》與《大地》中的共同體觀照
帛書《黃帝四經(jīng)》之“道”的“入世”特征
《道德經(jīng)》的“中和”思想探究
梁潮印簵·鐘鼎文帛書人物傳寫
《堂吉訶德》整本書閱讀導(dǎo)讀課實錄——對一部名著的多元觀照
中國簡帛書對隸書發(fā)展的現(xiàn)實影響
《道德經(jīng)》“雞犬之聲相聞”與《桃花源記》“雞犬相聞”
創(chuàng)作札記:在日常生活的觀照中采擷詩意
《馬王堆漢墓帛書[叁]》釋文補正四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