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鵬
(河北省青縣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 河北 滄州 062650)
高血壓腦出血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致殘率及致死率均較高的疾病,可對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1]。因此,如何采用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本次研究中,為了對比分析用小骨窗開顱術與鉆孔引流術治療腦出血的臨床效果,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3年3月~2015年2月間我院神經(jīng)內科收治的8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他們的入選標準是:①臨床表現(xiàn)及各項檢查結果均符合高血壓腦出血臨床診斷標準[2]的患者。②發(fā)病時間≤72h的患者。③年齡在20~70歲之間的患者。④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我們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將這8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40例)和研究組(40例)。在對照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4例,女性患者有16例,他們的年齡為34~78歲,平均年齡為(59.14±5.17)歲;在研究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6例,女性患者有14例,他們的年齡為36~81歲,平均年齡為(60.47±7.12)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為對照組患者實施鉆孔引流術,為研究組患者實施小骨窗開顱術,然后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并將對比的結果及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
1.2.1 對照組 為對照組患者實施鉆孔引流術,具體的方法是:①對患者進行局部浸潤麻醉,在頭顱CT的輔助下對血腫進行定位,然后在血腫距頭皮最近的位置進行穿刺。②在穿刺時,應注意避開重要的功能區(qū)及血管。③鉆孔后,以“十”字形將硬膜切開。④使用帶有針芯的硅膠引流管(型號為14號)進行深度穿刺,穿刺成功后拔出針芯、連接注射器,然后對血腫進行緩慢的抽吸。⑤術畢1d后,對患者進行CT檢查,觀察引流管的位置及是否存在持續(xù)出血的情況。⑥經(jīng)引流管注入適量的尿激酶,對血腫進行溶解引流[4]。
1.2.2 研究組 為研究組患者實施小骨窗開顱術,具體的方法是:①對患者進行全麻或局部浸潤麻醉,在頭顱CT的輔助下對血腫進行定位,然后在血腫距頭皮最近的位置或最大的層面作一個弧形切口或直切口,同時注意避開重要的功能區(qū)及血管。②鉆孔后,使用咬骨鉗將切口擴大至3.0cm左右,以“十”字形將硬膜切開。③對皮層進行電灼處理,然后使用腦穿針吸出部分血腫。④對血腫進行鈍性分離后,在顯微鏡下或直視下進行清除血腫的操作。⑤止血后,可使用止血海綿覆蓋創(chuàng)口,并常規(guī)留置引流管,關顱[3]。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手術情況,并采用COS評分法對兩組患者的遠期療效進行評價。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采用平均值±標準差(`X±S)表示,并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的手術均十分成功,并且均未出現(xiàn)任何嚴重的不良反應。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時間明顯短于研究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明顯低于研究組患者,住院時間明顯短于研究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的比較[n(%)]
兩組患者在遠期療效方面的差異不顯著(P>0.05),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遠期療效的比較
高血壓腦出血是神經(jīng)內科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危急重癥,多因患者長期處于高血壓的狀態(tài)或發(fā)生了腦動脈硬化所致。高血壓腦出血具有病情危重、起病急、病情進展迅速、致死率較高等特點,可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目前,臨床上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方法較多,如小骨窗開顱術和鉆孔引流術等。小骨窗開顱術的優(yōu)點是其清除血腫的效果較好,可有效降低患者的顱內壓,但止血效果較差。而鉆孔引流術的優(yōu)點是操作簡單、對患者造成的創(chuàng)傷較小,但清除血腫的效果較差,故不適用于血腫占位較為明顯,急需進行減壓處理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為了對比分析用小骨窗開顱術與鉆孔引流術治療腦出血的臨床效果,筆者為對照組患者實施鉆孔引流術,為研究組患者實施小骨窗開顱術,然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回顧性的分析。分析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的手術均十分成功,并且均未出現(xiàn)任何嚴重的不良反應。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時間明顯短于研究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明顯低于研究組患者,住院時間明顯短于研究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患者在遠期療效方面的差異不顯著(P>0.05),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用骨窗開顱術與鉆孔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遠期療效比較接近,但這兩種術式各具優(yōu)缺點,臨床上可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理的手術方式對其進行治療。
[1] 張騰,鄒華山,陳偉強等.小骨窗開顱術與骨瓣開顱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療效比較[J].中華神經(jīng)醫(yī)學雜志,2011,10(9):953-955.
[2] 王贛江.小骨窗開顱術與大骨瓣開顱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療效比較[J].山東醫(yī)藥,2011,51(26):58-59.
[3] 馬濤,張玉磊,孫政等.微創(chuàng)鉆孔引流術與小骨窗開顱術治療中等量基底節(jié)區(qū)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比較[J].安徽醫(yī)藥,2013,17(12):2114-2115.
[4] 易殿強.微創(chuàng)鉆孔引流術與小骨窗開顱術治療中等量基底核區(qū)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比較[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3,38(8):972-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