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颙
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突然冒個泡,就有了石破天驚的感覺,為最具殺傷力的新聞。
作為本報首席記者,我相當清楚,其中“突然”一詞,乃分量特重的要素。不管何等古怪稀奇的消息,若半遮半露,反復折騰,一旦掀開蓋頭,多半失去了吸引眼球的新鮮感。
我,一臉淑女相,筆挺端坐,凝望著桌子對面的主編,聚精會神,傾聽他下達任務。心中翻騰的,卻是上述飄忽的念頭。
“去母校跑一趟吧,才女施!”只要單獨談話,主編就收起了領(lǐng)導的腔調(diào),言語中,不再夾帶長長的拖音,變得直截了當;且眉宇閑散,情緒非常輕松。他是高我兩年的大學校友,喜歡搬出我的綽號,是當年男生們不懷好意的惡作劇。我姓施,起初,他們發(fā)明的稱呼是“才女西施”。我聽著,怪怪的,那幾個字眼,讓人聯(lián)想到“豆腐西施”,幾次怒目相對,他們才簡化為“才女施”。我奈何不得,不至于為個綽號老是發(fā)火,只能不予理睬,由他們叫去。
主編笑瞇瞇地觀察著我,見我一臉疑惑,補充道:“采訪你的師兄啊,剛剛晉升的大校長,看他喂你點什么料!”主編乜著眼,話里藏話地調(diào)侃:“他是你永遠不變的傾慕者,不會讓你空手而歸!”
我討厭他曖昧的眼神。男人,哪怕身居高位,逮住機會,也喜歡意淫嗎?我沒有頂嘴,只是含糊地“嗯”了一聲。在男性權(quán)勢強大的地盤,裝聾作啞,常常是最好的自我保護。
窗外,嘩嘩地下著暴雨,把玻璃砸得噼里啪啦;窗戶被雨水洗得模糊不清,連對面的大樓,也只剩下高處殘缺的影子。這樣的鬼天氣,跑二十多公里路,就算自己開車,也夠嗆。
主編繼續(xù)神采飛揚地道:“莫校長腦子夠快,給你們古教授祝壽,熱鬧熱鬧罷了,竟然奇兵突起,搞一個哲學與金融的跨界論壇。眼下,金融危機,熱點,熱點啊,哲學傍上金融,高,絕對高手!”
古教授,我的導師,也是新任校長莫明的導師,海內(nèi)外知名的大學者。我心里想,主編耳朵夠長,他又不是哲學系的,我們系籌備的事情,他為何一清二楚?
按照本來的計劃,我明天才去母校參加活動。如果不是因為母校浸淫在奇特的新聞里,這樣的大雨天,我肯定懶得出發(fā)。想不去,對付主編——這個經(jīng)常把“校友”掛在嘴邊的領(lǐng)導,有的是推脫賴皮的辦法。我心里竊竊私語,主編還不曉得母校剛爆發(fā)的特大新聞哩,否則,他的興奮點八成會大轉(zhuǎn)移。此事件,突然性十足,不折不扣,屬爆炸性新聞!
我站起身,走近窗臺,裝模作樣,瞧瞧外面的天色,長長地吐出氣來,雙腳在橙黃色的地板上磨蹭,一臉老大的不情愿。心里尋思:母校,特別是我們哲學系,眼下肯定亂成一鍋粥。我不妨跑去近距離觀察,很有意思的,這樣,與主編派下的任務一拍兩合。莫校長么,正處于漩渦中心,很想看看他如何表演。至于采訪,即使他榮升校長,也引不起我多大興趣。距離產(chǎn)生神秘感,對大人物,或不大不小的人物而言,絕對真理!莫明校長,太熟悉了:白白凈凈的圓臉,經(jīng)常洋溢著溫和的微笑;精致的金絲邊眼鏡,顯示出脫俗的身份;說話不慌不忙,實乃標準的知識型干部。我坐在報社里,大體猜得出他會說點啥道道,誰讓我們是師兄妹呢!莫明最大的優(yōu)勢,口才出眾。我的先生,妒忌地形容過莫明的嘴唇。說它們像東北人的手搟餃子皮,薄薄的,卻彈性十足;天下新出爐的話語,凡被這兩片嘴唇抓到,加進學術(shù)和政治的高湯,輔之以抑揚頓挫的演說,必然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座談改革,他能由商鞅變法講到康梁上書;討論法治,他會從大秦律法扯到美國憲章。這是一種難得的本事,若非學富五車,實難仿造。從多如牛毛的書呆子中,莫明脫穎而出,自有不二法門。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那風采,那才氣,在我還是研究生女娃時,頗有幾分魅惑力。現(xiàn)在整天跑東跑西,見過的優(yōu)秀男人多了去,耍嘴皮的功夫,未免看淡了些。
我回轉(zhuǎn)身,看看主編,很認真地抱怨:“下這么大雨,二十幾公里的苦差事,你單挑我?。靠傇摻o點獎勵吧。”窗外的風,正把樹葉刮得嘩嘩響,樹枝黑乎乎地搖曳,產(chǎn)生呼嘯山莊的感覺。我的視線定格在窗玻璃上,自言自語道,“路不好走,估計今天趕不回來了!”
主編雙手一攤,背脊舒適地靠在高高的椅背上,哼哼笑道:“不回來?打算徹夜長談??!行啰,你不必趕回報社,我批準,有稿子,發(fā)回來就行。也算配合莫校長搞的講壇。至于獎勵,”他歪歪嘴,甜膩膩地道:“我給你評首席記者,對得起小師妹啦。這次,讓你師兄好生招待,徹夜長談,美死他!”
我瞪他一眼,懶得接口,討厭他沒完沒了的無聊。我正處于情感的靜默期,對任何男人沒有感覺。延續(xù)了十來年的婚姻,面臨無疾而終的境遇,心中是狼藉遍地的空虛。
雨點,急速地打向擋風玻璃。車內(nèi)車外溫差明顯,密密的白霧升起來,彌漫到車窗玻璃的角角落落,像涂了層薄薄的乳漆;雨刷忙亂地刮動,發(fā)出辛苦的咕咕聲響,還是不頂用,刮得落水花,仍去不掉霧罩。霧氣粘在玻璃的內(nèi)側(cè),越積越厚,視線模糊起來。我趕緊打開車輛的去霧鍵,一股股溫暖的氣流,徐徐噴出,由下而上擴展,漸漸把白霧驅(qū)散開去。道路前方,全部在暴雨籠罩之下,灰蒙蒙的,雨區(qū)無邊無際。近處的道路,好歹看清了。
這條路,讀研究生時,走過無數(shù)次,一直是擠在人肉罐頭似的公交車里。炎熱的夏季,車廂內(nèi)充溢著汗水的酸臭,熏得想吐,卻沒法閃躲?,F(xiàn)在,開著帕薩特,屁股坐在柔軟的皮椅上,當然舒服。在風雨交加的時刻,外面的世界變得猙獰恐怖,躲進密封度甚高的車廂內(nèi),與狂暴的自然隔離開;放一點莫扎特的音樂,營造純屬個人的小圈圈,情緒頓時松弛,把著方向盤的雙手,也不那么緊張了。
這輛車是先生——日益離我遠去的先生——送我的禮物,同時,也是我們矛盾逐步尖銳起來的見證。他是我研究生時的同學,一起師從古教授。先生取得碩士學位后,多年在社會科學院工作。當然是清貧的差事,哪里有錢買車?他經(jīng)常抱怨,窮得“亞歷山大”,在父母親戚面前沒臉面。種種嘮叨,讓我的耳朵起繭,說碩士選讀哲學,是人生最大的錯誤,說我們的學科被社會邊緣到極點,一點花頭沒有。我不愛聽他嘆苦經(jīng)。男人喜歡抱怨,是沒出息、沒定力的表現(xiàn)。我說,錢多錢少,夠用就行。他不以為然地反駁,那你一門心思跟著古教授啃書本啊,何必跑到報社搞新聞,還不是因為做記者收入高?這話實屬小心眼!當初,因為常寫點思辨類的小文章,我被報社看中,誠意邀請我加盟。我猶豫不決,正是古教授極力鼓動,才幫我拿定主意。他批評我人生閱歷淺薄,從小學讀書開始,中學大學一路上來,社會經(jīng)驗接近于零。哲學,是對世界高度抽象的學問。視野狹窄,生活單純,是哲學研究者之大忌。他說,像費爾巴哈那樣,躲在鄉(xiāng)下,做不知人間精彩的哲學家,怕是難了。行千里路,讀萬卷書,缺一不可。他認為,搞搞報業(yè)不錯,四處跑跑,多看看塵世,多接觸各色人等,絕對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