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霞
雖然從小就離開家鄉(xiāng)參軍到部隊,也早已有了自己的小家和孩子,但每次有人問:是哪里人,家在哪兒?我都會習慣地回答:河北保定。
每次的回答都毫不掩飾心里那份對家鄉(xiāng)的情思和無以釋懷的眷念。這或許是軍人共有的情懷吧。
我的故鄉(xiāng)河北保定位于太行山脈燕趙大地。在這片土地上,傳誦著著名的白洋淀抗日雁翎隊、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傳奇故事,也養(yǎng)育著冀中平原世世代代兒女。保定也是一座有著3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一次偶然的機會,大概是在我讀軍校放假回家,看到保定電視臺播放的紀錄片《保定作家群》,才發(fā)現(xiàn)這座人口千萬的古城,竟有這樣多的全國知名作家,《荷花淀》《地道戰(zhàn)》《野火春風斗古城》《青春之歌》《小兵張嘎》等等,作家筆下飛揚著鮮明的氣節(jié)與個性,流淌著故鄉(xiāng)的溪流與情懷。有時在想,是這些作家平添了中國文壇不勝枚舉的不朽英雄篇章,還是英雄文化的滋養(yǎng),造就了這樣精彩的作家。
故鄉(xiāng)保定,城市與郊縣的分界不是很明顯,我們家的庭院位于城北。父親8歲時,爺爺去世,奶奶不愿意離開老宅,所以爸爸。后來的我們,陪著奶奶住在這里。一直到奶奶去世。我們家的庭院很普通,與鄰居家的沒有什區(qū)別,但我們卻把它視為珍寶.因為,那里有我們的成長,有父母的愛,有兄妹之情。
不久前,哥哥告訴我們說老宅的庭院被劃歸城市建設之列。哥哥說按有關規(guī)定房屋拆遷后將給我們房屋置換或一定的貨幣補償。坦率地講,不論何種方式,我的心里都是大大的失落傷感,我們兄妹各自有自己的住處,這些房子并不是急需,甚至是多余。如果不是市政建設需要,我寧愿老宅沒有人打擾。特別是父母相繼去世后,那老宅是牽著我們親情,凝聚我們記憶的真實存在,人生的成長多少記憶都儲存在那院落里,直到我參軍入伍。
再去看看老宅,成為我們兄妹三人共同的愿望。借休假之機,哥哥、妹妹、我,我們兄妹三人去了老宅。
故鄉(xiāng)的庭院很美。推開很久未見的庭院,一股熟悉的味道撲入眼簾:那是嗅得到的滿院子的生機盎然,樹上的棗花有的已掛果,石榴花在枝頭競相開放,看著滿院子黃的棗花,紅的石榴花,還有那大大小小若隱若現(xiàn)的果子雛形,我的眼里頓時漲滿了淚花,哦,那感覺難以用言語表達,那是內(nèi)心久存的美好和情愫被撥動、蕩漾。雖然我們家早已離開老宅搬進父親單位分配的新院。但我們常來老宅.特別是我參軍入伍后,每次探親回保定,一定要到老宅來,老宅也總有美景迎接我:初春,滿園的姹紫嫣紅,雖然并不是名貴之花,但在這大大的庭院里任由的開放、爭奇斗艷,還有一棵一人多高的香椿樹,有嫩芽已經(jīng)可以掰下吃了,院墻邊的三棵老榆樹,歷經(jīng)年輪,安詳?shù)卮A⒅2贿^,我們家的老榆樹可是立過大功的,20世紀糧食還是定量供給制的年代,我們常摘下榆錢充實餐桌,鄰居也趕著季節(jié)來我們家采摘,隨時來隨意摘,有時哥哥還爬上樹幫忙。秋天,庭院里是真正的滿園果實,院子里有5棵棗樹,每一棵都有老式大瓷碗口粗,棗樹上已是果實累累,壓彎枝頭。每年深秋季節(jié),棗長到最大最甜,一定是熟透的時候,到該采摘了,家長會選擇一個朗晴的早上,全家一起出動打棗,這也是讓我們興奮的事:哥哥全副武裝,戴上草帽,穿上長袖衣褲,以防被樹上洋喇子蟄,拿著長長的竹竿爬上樹,我們在樹下,盡可能地把一些現(xiàn)有的軟的布之類的東西鋪墊在院子里,準備接打的棗。打棗也叫棒棗,棗樹枝被棒一棒,來年結的果子會更多。哥哥在樹上喊:“準備好了嗎,開始棒了”,就聽噼里啪啦一浪高過一浪,樹上的棗落的最密集的時候,我會跑到樹下感受棗砸在頭上的快樂和美妙。按家里的祖?zhèn)?,個頭大均勻的,沒有裂縫的棗要做成醉棗,棗,醉前是不能用水洗的,否則會爛掉。只需要在酒里滾上幾下蘸均勻,然后放在干爽的壇子里密封好即可,到春節(jié)打開,就是一壇壇沁著酒香,醉得火一樣紅的醉棗,好吃極了。新鮮的大棗無論煮蒸都別有一番好吃的滋味。打下來的棗在院子里多的可以堆成好幾堆,我的任務是端上一盆又一盆剛打下的棗送往左鄰右舍,余下的棗就曬在院子里,成了一處隨時可觀又可吃的風景。院子里還有一棵老資格的、誘人的秋桃樹,那是從入秋不久可以吃到晚秋的桃子。桃子個頭不大,脆甜脆甜的。特別是雨過后。隨手摘幾個帶上去晚自習,分給同學吃是我最愜意的事。自家的桃子是從下往上摘著吃的,從隨手可摘,吃到請哥哥爬上樹幫著用竹竿套桃子,我們在樹下仰頭張著雙臂接桃子,當然.也一定有一些掛在高高的樹頂上的桃子,我們不去摘,也不想摘,寧愿看著它堅持到初冬來臨。那些樹尖上的桃子,成就了庭院一道美景。也許是習慣老宅桃子的味道,至今我都不喜歡吃買來的桃子。無論它有多甜多新鮮。
當然,桃樹還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它記錄著哥哥的成長,哥哥長到十三四歲,也正是淘氣的年齡,只要讓父親知道被鄰居告狀,桃樹底下,哥哥是少不了被父親教訓或者一頓打。有時候想,男孩子成為男子漢恐怕都少不了這樣的訓斥的。
故鄉(xiāng)的庭院,是一段人生歲月,是記憶和留戀的地方,留著老宅,也是留著記憶。
有時候想,為什么這樣留意老宅,這樣不舍,是父母親情,是成長記憶。其實就是一種質(zhì)樸的情愫,但又是那樣影響著一個人的成長方向。
媽媽是位醫(yī)生。也因此我們家的庭院常常比別人家更熱鬧些。早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醫(yī)療條件還沒有現(xiàn)在這樣便捷。于是,每當晚飯時分,我們放學回來,等著父母下班吃晚飯的時候,我們家的院子就開始熱鬧起來,周圍的鄰居或孩子有個頭痛腦熱的,總是到家里找媽媽尋醫(yī)問藥,有的問了忘了折回來再問,母親總是不厭其煩地講啊,看啊。提供所能給予的幫助。我們的晚飯常常推遲。記憶中,從主路到我們家的院子有幾百米距離。只要媽媽下班,路上自行車鈴一響,有鄰居聽到,常常是一家傳一家,有需要找媽媽看病的就會到我家院子里來,庭院每晚都是熱鬧的,絡繹不絕。后來。每到父母快下班或是星期天,我們干脆把大門敞開。夏天,我們常把飯桌搬到院子里,盛好飯等爸爸媽媽下班回來,一次,鄰居奶奶抱著哭鬧的孫子來找媽媽看病,說孩子父母不在家,媽媽拿出體溫計.一邊試體溫一邊查看孩子喉嚨,孩子嗓子紅腫,燒到39攝氏度。媽媽拿出平時家里常備退燒藥和消炎藥,并叮囑孩子奶奶第二天一定要去醫(yī)院,夜里要有情況就來找媽媽。隨手還把我們盛好的每人一碗綠豆冰糖粥讓奶奶給孫子端上一碗。每當園子里有果子吃的時候,鄰里街坊只要來找媽媽的,走時,媽媽還要摘上一些熟了的紅棗或桃子讓鄰里帶上。其實,鄰里孩子只要在我家院墻外看上掛在樹上的果子,可以隨意到院子里來摘,如愿地帶回家去。最初我唯一不大習慣的是,最怕吃飯時有鄰里抱著哭鬧的孩子來,特別是流著鼻涕的小孩子,我是一定等媽媽把家長和孩子送出大門口,才回到飯桌上吃飯。后來,這樣的場景也就習慣了。
小院也有寂靜的時候,那是媽媽上夜班或者晚上參加夜校學習的時候。院子會很安靜。特別是冬天,各家都早早入睡。有時寂靜的甚至希望有人來才好。尤其是大人們都不在家的時候。
記得一個冬天的晚上,我和妹妹關上院子的大門,在客廳里把門鎖好,等著大人回來。外面一聲狗叫,頃刻連成一片,妹妹睜大眼睛,害怕地盯著我,我就更加害怕,院子里的一丁點聲音都會讓我們更加的恐懼害怕,盼望爸爸媽媽或者哥哥快點回來,或者來個鄰居也好。當時,很難理解,媽媽已經(jīng)是主治醫(yī)生,醫(yī)院的骨干力量,工作非常辛苦勞累,值夜班還常出急診,干嗎還要晚上上夜校進修。尤其是只要上解剖課,回家滿身的來蘇兒水味特濃,甚至搞的姥姥一到我家來就說我們家的飯菜都有來蘇水兒味。
媽媽還不到63歲就離開了我們,先于爸爸8年去世。每到清明,我們兄妹去墓地祭掃,總會在父母墓前遇到不熟悉的面孔,有說:是媽媽醫(yī)院的同事,晚輩、朋友,有講:是爸爸的老朋友。有一次看到一位年邁的老人在墓前念叨著,我們沒去驚擾,當她發(fā)現(xiàn)我們,不斷地說著對媽媽的懷念:陳大夫是個好醫(yī)生,不僅醫(yī)術好,對我們病人更好。我常想她,想和她多說說話,可惜她走得太早了……我又何嘗不遺憾。當兵在外,回家的機會并不多,與媽媽交流也就更少。當然,也有很多生活片段卻記憶猶新,溫暖著我的人生。
記得兒子從上幼兒園的時候,還沒等放假,媽媽就提前準備就緒,只要放假就被姥爺姥姥接回老家。對我們子女要求甚嚴的父母,對外孫卻特別偏愛。孩子從小體質(zhì)偏瘦,當醫(yī)生的媽媽說要好好調(diào)理一下孩子的體質(zhì)??珊⒆右恢睕]胖起來,但是,有一次我卻無不得意地對媽媽說:你的外孫把好吃的都讓給同學吃了。于是,我給媽媽講起參加兒子學校組織的家長會:女校長嚴肅地指出現(xiàn)在獨生子女教育問題,其中,講到當天中午,學校食堂吃炸雞腿,孩子們吵吵嚷嚷要伙房叔叔找大個的炸雞腿,校長看到打飯的隊列里有一個同學,主動把大的雞腿讓給后邊的同學。校長表揚的這位同學,就是三年級一班的大隊長,媽媽的外孫,我的孩子。媽媽聽后臉上透著驕傲,逢家里來客人,媽媽準講給客人聽。外孫子的一點閃光點,即使哪次吃飯吃的好吃的多,都會被母親放大表揚,鼓勵。
媽媽把我的孩子調(diào)理成長大后一個熱愛體育運動的青少年。記得,平時晚飯時分,站在我家陽臺就能聽到孩子從操場回來的路上一路走一路墊著籃球?;@球在他手里玩的溜溜的,竟成為一道可愛的風景?;氐郊乙渤Ed奮地說。他能摸到籃板了,能抓到籃筐了,中投,十投八中了,那時兒子十三四歲。上中學時參加學校運動會還拿到中長跑項目冠軍。讀初中時,竟讓我第一次親眼見到他跑步的矯健有力所展現(xiàn)出的小男子漢的稚氣。記得,一次我陪他去同學家送學習資料,同在軍營大院的家屬區(qū),正走著聊著,忽然一輛救護車里跳下兩個穿白大褂的醫(yī)護人員,著急地問一個急救病人住的樓棟號,我還沒有反應過來。孩子噌的撒腿就跑去問正要去的同學家,事后,我問他跑得那么快?他對我說:“快一點醫(yī)生早到一點,沒準還能救好一個病人呢?!蹦菃渭?、自然的回答,還略帶著為急救病人擔憂的語氣令我備感欣慰。時光如梭,孩子在成長,考入了大學,還被評為優(yōu)秀學員……這一切,我只能在父母墓前講給天堂的媽媽聽。我從沒有直接問過媽媽,但從孩子身上,我知道媽媽在世時不僅幫助我們帶孩子,也一定在用心地幫助我們教育下一代。
我們想念父母,那是內(nèi)心不可觸碰的親情和無法釋然的疼痛。父輩對職業(yè)的敬重,對我們的嚴厲。母親,一位普通醫(yī)生對自己工作的極端負責態(tài)度和熱愛,與病人建立起的特殊醫(yī)患關系和友情.都給子女留下很深的烙印和記憶,甚至影響著我的人生態(tài)度。
有哥真好。這一點從很小的時候我就感受著。我們兄妹三個各相差七歲,哥從小膽大、仗義.有一群好伙伴,當然也沒少因調(diào)皮搗蛋的事受到父親的訓斥。但他是我們的保護神。小時候哥背著我們?nèi)タ措娪?,當時,我們家到放映場要經(jīng)過市醫(yī)院后面很長一段圍墻。母親叮囑,妹妹膽小要背著走過那段圍墻,哥哥常常是一直背到電影場才放下。
有一次,放學回來的路上,碰到一家6姊妹找碴兒,哥聽說后,瞪著大大的眼睛沖進那6姊妹家,把那一家姊妹6個連同他們家長教訓一頓。我們可漲氣勢了,可回家父親早已站在院門口,命令哥哥先不能吃飯,站在桃樹底下反思,當然哥少不了一頓挨打。我們不敢向威嚴的父親求情。但心里又害怕又心疼哥哥。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物質(zhì)生活遠遠沒有現(xiàn)在這樣豐富富足,哥哥正是少年長身體的時候,媽媽總是想辦法調(diào)劑家里伙食,蒸饅頭,會特地給哥哥做幾個棗卷,可哥哥卻拋下一句:不吃帶棗的,吐核太麻煩。急脾氣至今不改,這句話也成了我們欣賞哥哥的笑話和美談。哥哥長成1米8的大個子,我們跟在后邊,走在路上,總有一種驕傲和炫耀。俗話說棍棒底下出孝子,從哥哥身上我也深切體會到長兄如父,特別是父母去世后,感觸更深。雖然妹妹們都成家了,生活衣食無憂,但哥哥關心著我們每一個人,甚至我們的下一代。隨著年齡的增長,那個風度翩翩天不怕地不怕的哥,雖然還是那個樣子,但內(nèi)心卻變得細膩,善感。每次兄妹三個聚在一起,我們總是講起我們家院子里的故事,一遍一遍地講起:每年三十晚上,爸爸親手寫的春聯(lián),和哥哥一起貼在大門上、客廳里。媽媽率領田姓氏以外的兒媳、姑爺進廚房。我們兄妹三被父親召集在一起,匯報一年的思想,學習、工作。父親聽著。年夜飯從廚房飄滿整個庭院,飄進我們的心里和父親的教誨里。我匯報的多是考入軍校的學習生活,下部隊到基層的感受,赴邊防一線聽到看到官兵的事跡和故事。記憶最深的是有一年我報告自己在軍校第一批加入了黨組織,平時一臉嚴肅的爸爸,面帶笑容連說好。媽媽從廚房走過來,端著一個小拖盤,托盤上夾著一塊冒著熱氣的燉魚,邊往我嘴邊送邊說:嘗嘗燉好沒有?我知道媽媽是為我加入黨組織而高興,這是媽媽一貫的愛的表達方式。哥哥匯報的多是對一些社會現(xiàn)象的看法,也有工作得意的炫耀。爸爸聽得尤其認真,對哥哥總是表揚極少,提醒,甚至是批評教育多。有時,我們都覺得父母囑咐太多,的確。有些都已重復多遍。但現(xiàn)在想來。那是多么幸福的時光和擁有啊!那滿園的清香。甚至父母的訓斥,提醒、批評,再也找不回來。我們?nèi)匀恢貜偷貞浧穑嗷プ窇浿贿z忘的細節(jié),盡管很多是同樣的重復,但那是兄妹在一起的無數(shù)幸??鞓窌r光。
親情是我人生的珍藏和富有,或許是很早就離開家在軍營,或許是部隊特殊的環(huán)境,戰(zhàn)友們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筑就起軍人對情感別樣的感受和表達。想念家鄉(xiāng),依戀親人,感懷戰(zhàn)友,每當這樣的情感涌上心頭,都猶如經(jīng)歷一場心靈滴血般疼痛,然而卻是一種難以名狀的幸福與酣暢,這樣的情愫與我人生相伴,如影相隨。在我內(nèi)心里最不能容忍任何世俗的東西觸碰的是親情,真情還有那只有在軍營才會有的戰(zhàn)友深情.因為,那是我最美好的擁有與珍藏。
離開老宅時,我忽然看見庭院的一角,那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一個偌大魚缸,那里曾經(jīng)養(yǎng)過很多品種的魚,后來種上了荷花,種荷花是媽媽建議爸爸為我們的庭院也是為我的好奇。那是我上初中后,第一次寫的作文被作為范文在全班朗讀,回到家,拿著語文老師寫的評語興奮地站在院子中央等著下班回來的父母。媽媽沒有掩飾欣賞,并答應星期天帶我去公園玩。于是我穿上白襯衣,粉色小裙子。系上紅領巾,去了保定古蓮池。說起古蓮池,老保定人都知道,古蓮池最吸引我的是有一池的蓮。池塘上有一座橋,橋的一邊是長長的回廊有碑石林,另一邊是一座假石山,可以玩上大半天。出古蓮池.對面有老字號的白運章包子鋪,還有金黃色的黃米炸糕賣。玩夠了,媽媽給買上剛從油鍋里取出來,還冒著小油泡吱吱作響的紅豆沙餡炸糕,邊走邊拿著給我吃。當然,也一定會多買些帶回家的。我從沒有告訴過媽媽,當我上中學,第一次讀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那種意境和優(yōu)美的文字是怎樣令我著迷,我一遍遍朗讀,并堅持認為它就是我的家鄉(xiāng),寫的就是媽媽帶我去的保定古蓮池。
那以后,我們家的魚缸里也種上幾株荷,從初秋含苞待放,一直盛開到深秋。這是媽媽給我們的愛。后來,我考入軍隊院校的軍事新聞系,畢業(yè)后在部隊從事新聞宣傳工作。其間,曾經(jīng)數(shù)次參加巡回演講,也作為報告團成員到機關部隊做主題報告演講發(fā)言。這樣的歷練延續(xù)著我的熱愛。也豐富著我所從事的新聞宣傳工作。使我能夠在履行既是一名戰(zhàn)斗員又是一線指揮員的新聞宣傳中,順利完成任務并立功且數(shù)次獲得新聞獎。每當此時,我都會想,那時媽媽是有心還是無意?我不得知,但是媽媽為我呈現(xiàn)了這樣的景致。
離開老宅就在關上大門的一刻,我眼前恍惚再現(xiàn),每年年三十家家戶戶都期盼的瑞雪,紛紛揚揚下了起來,撒滿我家整個庭院,一個小姑娘扎著兩條小辮子拽著爸爸的衣角在院子里滑雪,一邊滑一邊喊:“爸爸??禳c。再快點?!睗M院子里是爸爸的腳印還有小姑娘滑過的兩行窄窄的印痕,不一會兒,就被紛紛揚揚的大雪覆蓋,女孩拽著爸爸的衣角,很快,院子里又滑出爸爸的大腳印和兩行窄窄的印痕。就這樣,嗅著過年的飄香,聞著年夜的鞭炮聲。稚嫩的童音和歡笑,伴著小腳印在院子里滑呀滑,那個拽著爸爸衣角,幸福的小姑娘就是我。
責任編輯/蘭寧遠
插圖/張晗